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震 《环境教育》2009,(8):68-70
生态环境建设要走出误区 近年来,“环境兴市”、“生态立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与环保、生态有关的时髦词汇在一些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施政纲领”中频频出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需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但当前不少地方“填经”、“好经”已被歪嘴和尚念歪,一些地方打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借着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依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取得了研究所需的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西安入境旅游的驱力因素,推—拉力和阻力,最终确定出3个推力因子:“能力和情感”、“逃逸和放松”、“求知和猎奇”;3个拉力因子:“人文环境”、“通达性”和“旅游资源”;2个阻力因子:“沟通服务”和“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对西安市深化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硕放街道南星苑二社区是一个农民安居社区,建筑面积约34.5万m2,共有居民3582户。硕放街道办事处紧紧抓住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契机,以“构建和谐社区,树立文明形象”为宗旨,围绕“在创建中提高人的素质,在提高人的素质中推进创建”主题,  相似文献   

4.
包存宽 《绿叶》2013,(1):43-51
未来十年。“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为此,需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探索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新模式.推动环境政策超越传统的、部门性”环境保护”,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或至少是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实现环保从“末端”、“结点”治理转向“源头”、“各方面”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与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协同治理”政策体系需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上嵌入“降碳”政策目标,“降碳”和“减污”涉及的规范、资源和工具等制度性要素将在“协同增效”目标下重新协调整合。“减污降碳”在政策理念、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等层面均对传统污染防治政策系统存在路径依赖,可能导致决策科学性不足、规制失灵、政策可持续性较差、政策僵化、市场主体投入不足等问题。故此,需加快完善“协同增效”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多元政策工具统筹协同、优化差异性政策的管理协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鉴湖水域保护工作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构筑“三大组团、绿色空间”城市框架中,加快鉴湖两岸城中村改造,建设“鉴湖生态林带”,形成联结越城、柯桥两大组团的“绿色生态走廊”的建议,重现“山阴道上走,如在镜中游”。  相似文献   

7.
“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在规划设计上,它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环保建材,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并循环利用,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居住区建设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生态小区”、“环保小区”等绿色概念新楼盘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些“绿色”、“环保”、“生态”住宅无统一标准、存在着名不符实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最近透露,我国将推行“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地球日。这天,吉林大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写有“地球已伤痕累累”、“保护地球、热爱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标语。各地在当地环保局的组织安排下,以各种形式在公园、广场、街道市区、厂矿企业等地进行了关于“地球日”、“环保知识”的宣传。吉林市开展了“我们为地球洗洗脸”的活动,4月22日这天有6000余名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在主要街道进行环境  相似文献   

9.
郭刚  陈雪东 《环境教育》2000,(5):17-17,14
80年代以来,学校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潜能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教学质量的持续增长”的坚实保障,致力环境教育“三个三工程”。市教委、市环保局先后授予“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和“绿色学校”称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学校准备在“绿色管理”、“绿色队伍”、“绿色教育”、“绿色观念”、“绿色课程”、“绿色行动”、“绿色校园”等方面分阶段实施,切实抓好环境教育。 认真学习,加强“绿色管理”   全体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环境知识、法规,深刻…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生态保护启新程,环境教育润无声。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以“美丽滨州·绿行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力保蓝天的“军令状”,在一些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铁腕”“最严格”等强硬措辞屡见不鲜。然而一年过去了,除个别省市对目标没完成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此避而不谈,甚至沉默失语。相比言犹在耳的“军令状”,一年的时间让承诺没了“底气”。“军令状”,既是鼓舞士气、表达决心的宣言书,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状、承诺书。  相似文献   

12.
说“酷”     
《绿叶》2000,(4)
这两年,极为走俏的时髦用语之一是“酷”。就连近期中央电视台“五环夜话”节目主持人,在与乒坛少帅蔡振华笑谈中,也称蔡是“酷哥”。照新华字典释义,“酷”一指“残酷”,二指程度深(如酷热、酷爱等)。不过,时下流行语之“酷”字,源自英文COOL,意为“冷”、“冷却”,中文汉译难以准确表达,台湾地区译以“酷”字,力图音义两全。酷,传到大陆是近几年的事。如今,“酷”字已不仅仅是字面上注释之意,带有了形象与传神的色彩。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酷”是给予男人的专利性气质。陶杰的《无眠在世界末》一书中,认为“酷”是“伟岸之间,颇带一点冷酷。在玩世不恭之外,又藏有三分侠骨柔情,若是加上外貌英俊,更是锦上添花”。由此看来.这“酷”非但要“傲”、“冷”、“侠”,还得“柔和俊”。不过,现在的人多以貌取人,只要这个人“帅呆了”,就可称上“酷”。当然追星族们也有追“丑”星的历史。前些年,台湾“丑”星林峰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崇拜者。他那句“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实在是给我等其貌不扬的男人们的安慰。尔后,林峰的这一名言成了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也不足为怪了。话说回来,若按现代“酷”字之定义,“丑”星  相似文献   

13.
王喆 《环境教育》2014,(3):58-58
在多年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我馆环保化学组优化整合相关资源,于2011年底新推出了“善水行动”、“清风部落”、“净土世界”和“乐食天地”四大特色环境教育主题项目。  相似文献   

14.
大山深处     
近两年,中国正经历“原生态 热”,其源头是舞蹈家杨丽萍经多 年积累创作了原生态歌舞《云南 映象》,一公演便惊世骇俗,好评 如潮,于是带起了“原生态热”,大 家一窝蜂地搞起了“原生态”:“原 生态舞”、“原生态剧”、“原生态 歌”、“原生态营养品”,“原生态衣 服”、“原生态居住区”…… 我更期盼着出现“原生态森 林”、“原生态草场”、“原生态田 野”。记不得在一本什么刊物上读 过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引用德国 环保专家的话说:德国的环保堪 称世界第一,在原生林被彻底毁 灭后开始人工生态建设,到处都 是整齐划一、郁郁葱葱的人造林, 看上去很优美。可是在遇到火灾, 虫灾和酸雨袭击的时候,就不得 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保护,人 工林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生 态建设能力与自然林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南京城市森林游憩者的基础上,以森林价值取向为预测变量,对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民的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和消极取向五种类型;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对森林资源持“健康”、“文化”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市民对森林游憩的“基本服务”需求明显,更重视森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而持有“产品”和“消极”取向的市民,则希望森林游憩地能提供更多“拓展”和“个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技术》2008,(3):2-2
由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子机械分会、广东省电子学会等联合主办的《2008’第六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于6月1日5日在贵州安顺市召开,在当前地震和南方水灾的形势下,仍有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污染控制”、“电子产品三防对策”、“电子产品防电磁、静电、核辐射、电涌等对策”、“电子产品耐高温”、“安全性”等专题技术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7.
《青海环境》2011,(2):F0004-F0004
6月5日.我省围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行“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低碳环保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青药杯低碳45分钟绿色课堂讲义征集大赛”等省垣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拉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帷幕,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6,(3)
“环境友好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最小单位,套用生物学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把“环境友好工程”比喻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细胞”。只有准确把握“环境友好工程”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理解“环境友好社会”。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环境友好工程”有着不同的含义。按照历史阶段来划分,“环境友好工程”的含义有如下三个层次:环境无害工程。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环境友好”的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在此次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两百多处内容提及“无害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围绕今年环境日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宣传活动。第二届“芜湖环保杯”主持人大赛也在“六·五”期间正式启动。省、市领导出席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幕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仪式上,芜湖市环保局表彰了获得市级“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称号的单位。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还在全市开展了“生态知识”有奖竞赛暨“创模”满意率调查活动,环保宣传咨询活动,大气、噪声现场监测展示等多项活动。(王华)“芜湖环…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的概念出于董仲 舒,本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涉及本体 论的命题。在理学中,“天”既是“人” 的开始,也是“人”的终点,即从 “天”、“人”开始,经过主体自身的 认识与实践,以实现二者的合一。今 日环保主义者在新的视角下,重新 阐释了这一概念:“天”即自然界, “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 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于孔 子,发展于孟子,经董仲舒理论化、 系统化后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博采众长, 融各家学说于一炉,对“天人合一” 有其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