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絮凝剂和助凝剂,对聚合物驱采油污水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实验。通过絮凝效果的比较,筛选出两种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XN-Ⅲ和XN-Ⅳ。实验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沉降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不同去除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最优去除方法,为现场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脱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复合絮凝剂PSC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硅酸(PSA)、硫酸铝(AS)、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SCM。考察了投药量、铝与硅摩尔比、水样pH值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N—PAM有助于改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与聚合硫酸铝硅(PSAS)相比,PSCM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絮体颗粒粗大、密实,沉降速度快,剩余浊度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油田措施废液为研究对象,开展絮凝处理实验,筛选出最佳絮凝剂体系,并对絮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絮凝剂体系H3+X5最佳工艺条件为:H3+X5用量(300+100)mg/L、pH值7.4~8.2、温度25~35℃、混合强度1 300~1 500s~(-1)、混合时间20~30s,优化后斜板直接出水SS由34.71mg/L降至1.77mg/L,去除效果明显,同时药剂加量减少60%,处理成本降低20.5%。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絮凝活性絮凝剂产生菌,TS-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通过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设计实验,探讨了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为乳糖2%、蛋白胨1%、KH2PO4 0.2%、K2HPO4 0.2%、NaCl 0.05%、(NH4)2SO4 0.05%、MgSO4·7H2O 0.05%、pH 6.0、34℃、180r/min、摇床培养40h下,所产絮凝剂对4‰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为91.3%.  相似文献   

5.
生物吸附法是染料废水处理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培养的无花果曲霉菌丝球用于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转速、pH值及盐浓度、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对菌丝球脱色的影响;比较了活菌与死菌的脱色效果;探讨了菌丝球重复利用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72h,温度为33℃,转速为150rpm,pH值为6.0,盐浓度为0.5%,以乳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时,菌丝球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效果最好:活菌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比死菌好;菌丝球在重复利用了四次后,脱色率仍达85.7%。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晓华  董新姣 《四川环境》2002,21(4):5-7,12
采用梯度平板筛选法,从染布厂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蒽醌染料KN-R有较强脱色能力的青霉菌X5(Penicillium sp.),并考察该菌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染料浓度,菌量及不同碳源氮源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情况,结果表明,在20-40℃温度范围内该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均在95%以上,其最佳脱色温度为25℃,pH为4.0,培养时间为48h,染料浓度,菌量对染料脱色有一定影响,该菌对碳源、氮源具有较宽适应范围,在最佳条件下,该菌对染料的脱色率达99.3%。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絮凝剂而言,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范围广、絮凝活性高、安全无害、无二次污染、可为生物降解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影响因素,指出被絮凝物质的性能、温度、pH值、金属离子、絮凝剂的浓度及附位点均对微生物的絮凝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指出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侧重点,对开展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在洗涤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絮凝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PAC和PAM复合絮凝剂是处理洗涤剂废水的理想絮凝剂,采用该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时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PAC用量为1.5g/L,PAM用量为10mg/L,pH值约为7.0,絮凝搅拌速度60r/min,絮凝搅拌时间30min,沉淀池沉淀时间为30min。该实验结果在中试规模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中试试验研究表明采用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CODCr和LAS(直链烷基苯璜酸钠)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7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LAS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时间等各种因素对金针菇分泌漆酶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条件为:pH在5.0-6.0范围内有利于金针菇漆酶的分泌,且以pH5.5为最佳;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尿素为最佳氮源,Cu2+浓度为60μmol/L有利于漆酶的分泌.正交试验表明,葡萄糖20g/L、尿素2g/L、250mL容量瓶中装液量50mL、pH5.5,以邻联甲苯胺作底物,经7d培养,金针菇漆酶酶活达最高峰,峰值酶活为328U/mL.  相似文献   

10.
絮凝剂的开发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MBF)和其他絮凝剂进行了介绍,综述了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对以上几种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比较了几种絮凝剂的特点,并对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