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方元 《环境工程》1994,12(5):49-51
一种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农用地膜吴方元(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1前言今天塑料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就是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自行分解,塑料垃圾正在严重地危害生态环境。生态学家们提供的报告指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鸟、动物等吃了被废弃的塑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塑料用途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量的日益增大,塑料废弃物已成为全球性严重污染源之一。为此,本文针对塑料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防止污染及其有效利用能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禁用发泡塑料餐具 防治“白色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发泡塑料在环境中的不降解,对土壤、水域和景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替代发泡塑料餐具已势在必行。本文叙述了替述发泡塑料餐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禁用的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宏升 《环境科技》1990,3(1):38-40
废弃塑料随着塑料应用的日益广泛而日趋增多,而废弃塑料的处理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外近期对废弃塑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对策,包括回收加工和利用废弃塑料;用废塑料制造垃圾袋、防噪音屏障或增强堤防;制作其它化工原料;废塑料作能源的利用以及新一代塑料——生物塑料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5.
杨伟利 《环境》2006,(10):54-55
塑料作为四大基础材料之一,因其质地轻、加工方便、美观实用,深受人们青睐,广泛用于各行各业。2005年中国的塑料产量达到4500万吨,居世界前列。塑料的出现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因塑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一边是塑料制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深度渗透,一边是历经千年而无法降解的“白色污染”。在环保呼声高涨、市场需求渐旺的情况下,各种可降解塑料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逐步问世,“玉米塑料”就是市场前景较为乐观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对近岸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结构及其降解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岸微塑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积累,而有关微塑料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还很少.本文针对受微塑料影响较严重的近岸环境,从受石油污染的近岸水体中富集驯化得到功能菌群菲降解菌群MB1,探究微塑料对近岸菲降解菌群结构及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菲的降解;SEM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显示微生物附着在微塑料上并分泌丝状物质;采用Illumina序列分析添加微塑料后菌群结构的变化,发现培养6 d后在有添加微塑料的体系中优势菌属以Glaciecola为主,而未添加的对照组中优势菌属是Rhdovulum,说明微塑料的添加可明显改变降解多环芳烃的菌群结构,进而影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塑料垃圾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塑料的使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人们好象生活在塑料的合成世界里,而回收塑料的工作也日益重要起来,国外在这方面有相当先进的技术,可供参考:请君入炉 热能回收塑料的成分大部分是碳氢化合物,由石油炼制而成,所以可以燃烧,有些塑料如PS燃烧的热量比燃料油还高,把垃圾送入焚化炉燃烧,可以提供暖气或发电的热量。化工专家称这个步骤是热能回收法。德国拜尔化学厂部门主管莱恩博士便支持焚烧法,他说:“石油燃料86%都直接燃烧掉了,其中4%制成了塑料制品,用完以后再送去当燃料烧掉,请问有什么不好,大家不要大惊小…  相似文献   

8.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对海洋的塑料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世界各地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状况,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动物、渔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塑料放弃物污染的防治等问题研究的概况。详细讨论了有关研究方法、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废塑料回收利用中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球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废塑料的污染即是主要问题之一。从资源角度看,其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塑料分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热塑性塑料占80%以上,其余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如酚醛、脲醛塑料等也可以回收利用,目前的方法是粉碎后作同种塑料的填料或建筑材料,如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用30%的废酚醛塑料作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加强微塑料及其次生来源塑料垃圾的控制,是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手段。为完善我国塑料和微塑料管理的立法工作,对国内外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管理立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涉及塑料垃圾管理的立法较多,但针对性较弱;而关于微塑料管理的立法较少,且主要侧重于对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的限制性规定。借鉴国际经验,建议我国在立法中尽快出台个人护理品中微塑料的限制性规定,在环境税中补充塑料垃圾税,完善塑料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完善海洋微塑料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白色污染”二十一世纪的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色污染”二十一世纪的难题邹德萍江苏省射阳电视台新闻中心白色,美丽和纯洁的象征。可是,谁也没想到,被世界公认为“白色革命”的塑料,仅问世一个多世纪,却成了令人类头疼的“白色污染”,并且这种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但影响生态和生活环境,而且成为下个世纪亟待...  相似文献   

12.
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奥克兰大学高级合成材料研究中心成功将两种廉价废旧塑料合成为一种级新型塑料。他们用废旧的聚乙烯塑料和PET合成了一种新的聚合塑料。目前这种新型材料正在申请专利,进入商业化筹备阶段。  相似文献   

13.
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塑料处理与回用动态。其中投资最少的卫生填埋法因塑料无法生物降解而逐渐被淘汰;焚烧法可以回收大量热能用于供热或发电,但管道、设备腐蚀,尾气污染问题有待解决;目前一些再生技术可以变废为宝,以废弃塑料生产化工原料、燃油、涂料、建材等,而且产生的二次污染少,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废弃塑料的资源化过程中,废弃塑料的回收和预处理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塑料处理与回用动态。其中投资最少的卫生填埋法因塑料无法生物降解而逐渐被淘汰;焚烧法可以回收大量热能用于供热或发电,但管道、设备腐蚀,尾气污染问题有待解决;目前一些再生技术可以变废为宝,以废弃塑料生产化工原料、燃油、涂料、建材等,而且产生的二次污染少,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废弃塑料的资源化过程中,废弃塑料的回收和预处理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可降解共混塑料因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共混塑料在海水中的光降解和微塑料的形成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聚乙烯/碳酸钙(PE/CaCO3)和聚乙烯/热塑性淀粉(PE/TPS)共混塑料为研究对象,聚乙烯(PE)作为对照,通过机械研磨制备微塑料,研究微塑料在天然海水中阳光照射下的光降解.结果表明,相同风化条件下,共混塑料比PE更容易产生小粒径的颗粒.光降解后老化共混塑料表面的碎片、颗粒明显多于PE.光降解后PE的ATR-FTIR和C1s XPS光谱没有明显变化;PE/CaCO3因光氧化形成含氧官能团C—O;PE/TPS的TPS特征峰减弱,表明TPS光降解.结合3种微塑料接触角、表面电势的变化可知,老化共混塑料对亲水性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能比PE更强.综上所述,可降解共混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光降解程度高于PE,海洋环境风险可能更大,应谨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生物降解的性能评价方法介绍进一步探讨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和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宋怡玲  秦小燕 《环境科学》2007,28(5):1165-1168
塑料废弃物是目前最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它正以每年4 000万t的速度在环境中积累,而塑料在自然界几乎完全不能被生物降解和参加物质循环,所以从不同方式提高其生物降解效率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聚乙烯塑料的改性及降解预处理、生物降解途径、主要降解微生物及其酶,以及聚乙烯降解后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聚乙烯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开拓聚乙烯降解的生物研究种类,分离并克隆能产生活性基团的关键酶及其基因,以及加强无添加剂的聚乙烯降解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废旧冰箱已进入了一个报废高峰期,且大量废旧冰箱塑料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当今地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的国家,因此,对废旧冰箱塑料进行回收与再生利用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废旧冰箱塑料的物理再生利用、化学再生利用、生物降解、能源回收利用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以废塑料代替大宗燃料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的用途日益扩大而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尚未过关,可分解塑料虽开发成功但由于成本较高尚难推广,故解决了白色污染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废塑料的于生利用技术,有分类回收后用于原料;有经油化后回收油品的,亦有加入高炉水顺转窑代用燃料的;亦有和其他可燃废物混合制成垃圾固形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4国外再生塑料发展状况 4.1欧洲塑料回收情况 据报道,欧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塑料回收率达60%。再生塑料在环保意识强的德国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德国注重包装材料回收,许多超市都备有不同的容器,以便就地分类回收顾客不需要的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