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体水质污染普遍,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不高,水质型缺水现象日益严重。分析了上海地区水资源的组成和总量状况,进一步论述了目前上海水资源利用面临水质污染严重、供需矛盾突出和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强化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两江并举的水源格局,完善水资源经济调控手段,加强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等对策措施实现上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基础单元,在"三生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内涵,筛选出与四大空间功能类型相对应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2~2014年福建省84县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静态效率进行测算。其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14年福建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各维度综合静态效率平均值达0.682。(2)福建省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效率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发展格局。(3)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皆存在明显的差异,优化开发区的国土发展空间和可持续保障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较高;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空间综合效率较高;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空间开发利用效率普遍较高且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和定性分析考察南京市靖安街道“万顷良田建设”实践,科学界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协调和处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出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探索城乡统筹的新路径。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包含田、水、路、林、村等建设工程,更重要的通过制度安排协调和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用地整理等重大工程,实施耕地资源集聚、建设用地资源集聚、劳动力资源集聚、市场需求与服务资源集聚,实现资源失配格局、传统农耕作业方式、农村固有散居模式和既往城乡发展路径的转变。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政策供给,主要包括多元化融资、资金管理制度、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培训就业、权属调整、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安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背景下,科学界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探讨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和评估整治工作绩效。针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特征,采用系统分析和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指标1项、准则层指标3项、评价层指标10项以及调查监测指标层15项,共4个层次。将建立的评价方法应用于2012年3~10月宁波市11条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的评价,获得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效果评分值在48.4~91.4,评价结果可定量描述治理工程取得的环境效果,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取数理统计和重心模型法分析1998~2017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整治强度、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等土地整治实施的核心指标,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评判1998~2017年湖北省土地整治实施的协调性。结果表明:(1)1998~2017年湖北省土地整治总体呈现出上升的发展态势,投资规模、建设规模、新增耕地规模和项目数量均表现为先快速增长后有所回落最后趋于平稳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鄂中平原地区高,鄂东和鄂西地区较低的格局特征。(2)1998~2017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各实施要素的重心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并在天门市-钟祥市-京山县一带呈波动式变化。(3)1998~2017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协调度呈现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和高度耦合协调3种状态,低度耦合协调状态主要集中在鄂北和鄂东低丘岗地区,高度耦合协调状态主要分布在鄂中平原地区,中度耦合协调状态分布较广,全省范围内均有覆盖。对区域土地整治项目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实施协调性研究可为新时期我国统筹区域土地整治事业发展及实施差别化管控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自设立以来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约37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在推动各地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加快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一直以来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实施成效却未得到有效评价。因此,全面开展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不仅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而且是一项能够起到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和促进项目实施成效的工作。经过大量研究、分析总结以及论证,并将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自身管理、运行等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从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角度构建了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该指标体系,对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并为完善相关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政策和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标准地域单元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进行空间评价的基础。为了给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更好的单元服务,在借鉴欧盟NUTS划分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评价单元模式——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NUTSP)理念,构建了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技术路线,并结合湖南省对省级尺度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NUTSP划分原则与方法,结合湖南省域内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并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相衔接,对全省现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适当合并与拆分,重新划定135个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能从最大限度上满足未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同质性与异质性的表达需求,对未来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探索"多规合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存在的的湖泊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质全面恶化、洪涝灾害加剧、湖泊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破坏和底质污染严重。造成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与流域地势平缓、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面沉降有关;人为因素如围垦、污水排入湖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湖泊淤积加剧了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湖泊水环境问题,提出湖泊水环境整治对策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流域污染源的控制;重视湖泊水环境的科学研究;加强湖泊水环境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因地制宜地实施湖泊水环境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9.
以肥城市陶阳村和涧北村为研究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原地整治与异地搬迁2种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农户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整治模式综合评价结果均为满意,满意和较满意的满意度值和分别为77.09%和77.46%。指标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基本设施、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和收支状况。不同整治模式在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收入等方面对农户生活影响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设计空间、发展产业及增加就业机会等完善居民点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9个,13个地区的技术效率有效,9个地区的规模效率有效,三个效率均值依次是0.912 9,0.949 5,0.962 0,且该工程模式区的西、中、东三个片区农地整治的效率均值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明显态势;农地整治DEA无效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江夏区等5个地区单位面积投资冗余率超过了10%,武穴市等4个地区的平均建设规模的冗余率超过20%,土地纠纷减少率、田块规整变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3个指标不足率较高,江夏区土地纠纷减少和田块规整变化不足率均最高,分别达到28.31%和15.79%。在未来的项目中,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应注意其投入规模,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综合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概况,指出了耕地减少,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水灾频繁,土壤和水域污染等将是该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结合后备资源潜力,现有耕地再发挥潜力,坡耕地改造潜力和种植制度改革,分析了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脆弱生态环境刍论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北部。该地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该区域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被列为南方山地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地貌状况和地面组成物质的脆弱性以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人为因素:土地的过度垦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草场的过度放牧等,提出了改善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对策。结果表明,科学利用与发展林草植被,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合理利用土地、重视干旱河谷的治理、聚落的重建与迁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既可改善该区生态环境,又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最终使该区甚至整个川西地区的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五年研究,澄清了江汉平原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微地貌特点和涝渍状况将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分为7种类型:洲滩平地季节性洪涝地域,淤高平地季节性暗渍地域,中间平地季节性渍害地域,低湿平地渍害地域,滨湖平地涝渍地域,湖泊水面调蓄地域,碟形洼地涝渍圈。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分异和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在平面上与河流呈水平带状分布;(2)在空间上呈梯度分布;(3)碟形洼地涝渍特征呈同心圆分布;(4)涝渍微地域随时间推移发生有序地演变;(5)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6)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与涝渍灾害呈显著的相关性。根据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涝渍发生特征,提出了因地制宜、分区开发的指导思想,并选点进行了实证开发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好四川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水土资源与生态保护现状,针对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土地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利用率低、旱灾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确定退耕还林规模,稳定和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5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动态变化以及障碍因素。研究表明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已进入基本可持续状态 ,但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建设用地比重增大、耕地面积下降等问题。针对诊断结果 ,提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土地资源减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城市建设无度占用土地和耕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和利用率低下等土地资源减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20年江苏省耕地总量45449×104 hm2,人均耕地0053 hm2;要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江苏省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8.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建设用地、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田、旱地、滩地、林地和盐田呈减少趋势。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由0.245 km2降至0.173 km2,斑块密度则由4.081个/km2提高到5.781个/km2,斑块数量增加了42%。由于斑块的破碎化,大部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边界密度、形态指数、分维数和斑块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格局指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产业带的腹地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屡屡成灾,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洪水位、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等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论述了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特别是围湖造田、围垦江洲、分蓄洪区的开发等,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指出长江中游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河湖调蓄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中游地区减轻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对策,如编制易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战略、发展“避洪农业”、建设分蓄洪区、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最后,分析了实施这些措施的可能性及实施过程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