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滑移线法作为一种求解塑性成形应力状态的常用方法而被广泛应用。而在板材弯曲中一般采用主应力法求解变形区的应力状态。通过对板料弯曲变形区应力分析 ,根据滑移线理论 ,推导出了变形区的应力分布规律 ,与主应力法求解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金属成形工艺”1987年第2期上见到张程勇同志对我们所编“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上的反挤压力公式提出的不同意见以及他所推导的反挤压力公式。我们非常感谢他的求实态度。他提到的上述公式推导中逻辑上的问题确实是个问题,但张文所建议的修正公式其实用性尚可进一步研究,本着客观探索的态度,本文想从收集的部分资料和最近做的实验,对现有的几个反挤压力公式作一点分析,希望对找到合适的反挤压力公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联合上限法(Upper Bound Method)和主应力法(Slab Method)确定模具与金属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利用上限法确定金属流动和变形区,然后根据主应力法原理计算接触面压力分布的方法,简称UBM/SM联合法.这种方法较其它方法简便,而且能给出计算压力分布的解析式.本文阐述该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它计算杯形件反挤时凸凹模表面的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4.
此文介绍了一种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新方法——简化滑移线法,并得到了轴对称杯形件反挤压变形力的简化滑移线解.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滑移线解高于限解,更接近真实载荷,是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此文对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的通用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三通挤胀成形实验。此研究给出了影响成形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非对称径向挤压时金属流动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主应力法与上限法联合求解,得出了挤压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低于16%。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杯形件在常规反挤和积极摩擦反挤初始阶段的金属流动规律,采用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求出了等效应变场、应力场及冲头端面的压力分布,描述了变形初始阶段的塑性区扩展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用密栅云纹法和上限法所得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改进冷锻工艺方法为主,在国产的630吨精冲压力机上,以汽车同步器齿环为例,对带突缘的空心齿形零件作了精密冷锻试验和研究。试验证明,精冲和镦挤相复合的冷成形工艺,有利于提高金属的流动性能和降低金属变形抗力,因此一次成形能获得具有一定精度的复杂结构零件,使普通精冲工艺进入到了铸、锻件精冲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模具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一般而言,模具在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被忽略,将之视为刚性体。然而在金属精密成形中,模具的变形对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SuperForm软件针对模具在工件挤压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工厂实际生产的工艺制定、模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板料超塑性成形是一种全新的成形方法。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Zn 2 2Al合金U形拉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工件的应力、应变、摩擦和厚度分布 ,揭示了成形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 ,为成形工艺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1.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中用主应力法求得的反挤压时的单位流动压力 p=s[_(d~2)~(D~2)ln(D~2)/(D~2+d~2)+(1+ln(D~2)/(D~2-d~2)(1+M/3-d/h)],由于在推导假设中,应用边界条件时已包含了金属被挤入凸模与凹模之间的环状间隙所需的变形力,该式又另加上这部分变形力,显然是不适当的。采用该书正挤压实心件时的解析法来推导,反挤压时的单位流动压力应为:p=s(1+ln(D~2)/(D~2-d~2)(1+(Md/3h))。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超塑性S_(ij)=2/3K(■_i)~(m-1)ε_(ij)圆柱形材料在计入横向变形速度时,用主应力和能量法求得压缩变形力公式。  相似文献   

13.
旋转成形是用小的变形力成形轴对称形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选择生产加工条件时为了估算成形力并预测其它变形的可能,从理论上分析变形过程是必要的。存在着许多要克服的困难。因此,阐明分析旋转成形复杂的变形过程是有用的,推荐了两种基本变形过程的理论分析方法,例如给出了楔形模横轧的计算结果,也介绍了理论分析这种工艺缺陷的方法。此外,叙述了旋转锻造(摆辗)的特征,并给出了该工艺的理论分析准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上限法对正挤压圆形坯料成多边形截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中在变形区采用球形速度场导出了计算单位挤压力的解析式和计算最佳凹模角的公式,并根据实验研究对理论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证实了截面几何形状对挤压变形规律和单位压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钨合金棒材无模流变成形变形区速度场、应力场及变形力。收敛条件采用总能量泛函收敛准则、速度收敛准则、节点力不平衡量收敛准则的 3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收敛判定。给出钨合金棒材无模流变成形力能参数的数值解。变形力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对误差小于 10 %。  相似文献   

16.
滑移线理论是求解平面塑性应变问题的重要工具。滑移线方法已被广泛用来求解构件的塑性设计和金属的塑性成形(如锻造、冲压、挤压、拉拔及轧制等)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几年来所进行的或参加进行的滑移线应力场理论方面的部份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三部份: 1.滑移线的一条补充性质; 2.利用几何关系类推法求塑性极限载荷; 3.厚壁圆筒塑性变形时所需内压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网格实验法—记忆光塑性法。该方法利用光塑性材料在塑性变形后,经高温退火可以恢复到原坯形状尺寸的一次性记忆性质,研究变形体内的塑性应变分布和材料在塑变过程中的流变特征等。综合分析光塑性测试分析结果和记忆光塑性法试验结果,可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的研究(如毛坯设计、模具设计等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文章列举了记忆光塑性法在模锻工艺、旋压工艺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缩径成形和旋压过程 ,建立了薄壁管缩径旋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旋压力的计算公式 ,并对旋压方式、道次压下量Δ及旋轮进给比 f等成形工艺参数对滚珠旋压成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与各种研究塑性成形力学问题的方法比较,滑移线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求出塑性区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和金属质点流动速度。但是除特殊情况(例如滑移线场为简单场、对数螺线场或摆线场)外,塑性区的应力场和速度场一般都不存在闭合解。各点的应力与速度,必须根据 Geiringer 速度方程和 He-ncky 应力方程的差分形式,用数值方法逐点计算。其计算过程极为繁琐。如果用图解方法,则求解过程可大大简化,求得的结果也直观清晰。一目了然。速端图(Hodograph)作为图解速度场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所熟悉。应力图解法由于图解过程仍较复杂,作图也较困难,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如何简化应力图解过程,改进作图方法,提高求解效率等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明了金属塑性成形件质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对平砧径向压缩圆断面工件的横锻工艺质量问题以及镦挤成形中的充填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