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瓦斯事故在全国来说发生频率高、伤亡人数多而排在第一位,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5年2月底,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6%和92%.尤其是百人以上的特大死亡事故基本上都是瓦斯事故.福建是缺煤省份,产量低、井型小,而且都是低瓦斯矿井.《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 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min,该矿井确定为低瓦斯矿井.  相似文献   

2.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仙庄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部,属宿东煤田,是国有重点煤矿,年产能180万t。蕴藏的煤炭为良好的炼焦配煤,主要供应国内钢铁工业及其它工业用户。朱仙庄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0.3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0.47m^3/t,矿井可采煤层有7、8、10号煤层,主采煤层为8号煤层。8号煤层一水平各工作面瓦斯压力在0.3~1.7MPa,瓦斯含量在4~8m^3/t。二水平瓦斯压力达2.7~6.1MPa,瓦斯含量为10.54~15.07m^3/t。既有高瓦斯危害,又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针对一些高瓦斯和低瓦斯矿井相继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情况,要求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基础工作,立即组织开展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而开展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必须掌握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国政 《劳动保护》2009,(6):100-101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松藻煤电公司”)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现有6对生产矿井,矿区煤系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5~14层,所开采的煤田保有储量6亿多t。煤层瓦斯压力4.5~10.5MPa,矿井平均绝对瓦斯总涌出量85.26m^3/min、最大151.17m^3/min,矿井平均相对瓦斯总涌出量71.27m^3/t、最大108.7m^3/t,为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相似文献   

5.
用灰色建模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分析了传统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 ,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 ,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矿井瓦斯等级是以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来划分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定为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矿井瓦斯涌出量深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精度较高,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瓦斯涌出现象及分布规律,掌握瓦斯与地质相关因素,提供了矿井瓦斯预测的依据,防止了瓦斯积极及事故,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灰色建模法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瓦斯涌出量的常用预测方法 ,指出了各种预测方法的弊端 ,从矿山实际出发 ,把非等间距数列变为等间距数列 ,根据灰色理论提出的预测方法 ,利用不同采深瓦斯涌出量的原始数据建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动态GM(1,1)模型 ,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 ,选择了合理的误差检验模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GM(1,1)模型在预测瓦斯涌出量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预测程度较高。对矿井延深做好瓦斯涌出量预测并进行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源预测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但不适用于应用综放工作面的矿井。由于综放工作面矿井瓦斯涌出来源和涌出强度与一般综采工作面有所不同,矿井瓦斯涌出量差别较大。基于分源预测法,提出了综放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应用于山西大远煤业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并与实际观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符合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综放开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煤矿所属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绘制了邻水煤矿瓦斯含量及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图,初步掌握了该矿的瓦斯分布规律;同时对该矿瓦斯含量大小和瓦斯涌出量状况作出了有效的定量分析,为该矿的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数据,也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煤层开采时工作面回采速度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提高矿井采空区瓦斯治理能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回采速度采空区瓦斯涌出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回采速度下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回采速度下采空区相同深度的瓦斯浓度呈梯度增长;通过对现场采空区回采速度数据进行归类平均后,降低其他因素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与回采速度线性相关性从0.60提高至0.94,表明回采速度越快,采空区瓦斯涌出速度越快,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越大。研究结果揭示了煤层开采过程中回采速度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规律,为现场优化回采速度及抽采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算法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神经网络建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运用LLE算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样本进行数据挖掘,得到降维后的有效因子,再将这些有效因子作为ELM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训练和预测。利用某矿井的实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速度快,精度高,能够用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相似文献   

14.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动态无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对于煤矿瓦斯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以传统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构建动态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通过分析潞安矿区某矿2003—2010年的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预测2011—2012年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利用无偏灰色GM(1,1)模型代替传统灰色GM(1,1)模型,通过拟合得到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预测,并在此预测中进行原始数据更新,并对4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不但能够消除传统灰色GM(1,1)模型自身的固有偏差,而且能提高预测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3.2%,平均相对误差为2.59%,均低于传统灰色GM(1,1)模型与一般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动态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于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6.74%。  相似文献   

15.
位于山西东南部的阳城县共有各类煤矿87座,其中,高瓦斯矿井就有42座。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一些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达170立方米/吨,绝对涌出量达43立方米/分以上,是山西省的瓦斯重灾区之一。从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时间里,全县共发生瓦斯事故26起,死亡107人.经济损失上亿元,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正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对于指导矿井设计和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权重排序,并确定了关键因素。实际应用表明,预测模型可信,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瓦斯涌出现象及分布规律 ,掌握瓦斯与地质相关因素 ,提供了矿井瓦斯预测的依据 ,防止了瓦斯积聚及事故 ,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煤矿瓦斯抽放是瓦斯治理、降低瓦斯涌出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要充分发挥瓦斯抽放的效用就必须合理选择抽放方法。利用瓦斯分源涌出预测的结果,按照瓦斯分源治理的思想,研究一种选择瓦斯抽放源的分析方法,避免生产中单纯依靠经验选择瓦斯抽放方法的传统模式,以改善抽放效果,提高矿井瓦斯事故防治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矿井瓦斯涌出量随采深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精度较高,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建矿井地勘瓦斯含量测值偏低和井下实测瓦斯含量较少的特点,结合工程和科研实践,提出了利用大量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反演煤层原始瓦斯含量技术和基于探采对比的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方法。以邹庄井田32煤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瓦斯抽采情况下计算3204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并反演该工作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通过对比采掘过程中获得的瓦斯含量和地勘瓦斯含量,得到不同钻孔深度时的地勘瓦斯含量修正系数,并采用瓦斯地质研究方法对32煤层分3个单元进行瓦斯含量预测。结果表明:32煤层瓦斯含量整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的规律,与临近矿井具有相似的瓦斯赋存规律。这表明利用探采对比的方法预测煤层瓦斯含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