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船舶油类运输日趋频繁,海洋油污事件也随之增多。海洋污染事件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直接财产损失,还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造成损害。国际公约和中国国内法都将环境损害作为赔偿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对于环境损害的具体范围存在不一致见解,赔偿的司法认定实践仍然存在一定混乱之处。究其根本,是由海洋环境作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综合体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和难以估量的性质导致的。明确油污损害赔偿中的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和认定规则,对于减少实践中的争议,增强中国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船舶是海洋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船舶的正常作业、疏浚、海上倾废、海难事件等都可将大量污染物排入海洋。在船舶造成的各种污染中,油污是最主要的。目前,每年因为油轮事故、船舶排放含油压舱水、油田开发及沿海工业等排放入海的石油约有600多万吨。其中因船舶排放不当造成石汕入海的约占22%,因船舶意外事故造成石油入海的占30%。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日益重视海上船舶油污问题并认真求索,从技术、管理和法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船舶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若干船舶油污的国际公约已经问世,它们或是防止海上船舶油污的国际规定,或是关于处理油污损害事故和赔偿方面的国际规定。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并消除船舶排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海损事故造成的污染,1973年10月8日至11月2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会议,在《1954年国际海上油污公约》及其多项修正案的基础上制定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
埕岛油田事故性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中,事故性溢油属一种潜在的偶然事件。海上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必然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埕岛油田而言,致海上事故性溢油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未知地层情况突变及人员的误操作。1海上油田事故性溢油的风险分析海上油田溢油事故主要为井喷、输油管线破裂、油轮破裂及碰撞搁浅或沉没、海上流程失控、爆炸等。一旦发生溢油,大量的原油会漂浮在海面上,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1.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埕岛海区属风暴潮的多发区,造成风暴潮灾害主要原因是风暴潮增水。海冰也严重地影响该区。渤海每年…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非洲东部三千英里长的海岸沿线的海洋生物正受到工业排泄的废物和在海上冲洗油舱的油船的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说油类污染是由开往欧州或者远东经常路过莫桑比克海峡或者印度洋的油轮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海上焚烧是指在海上焚烧设施上有意燃烧废弃物或其它物质以将其热摧毁的行为。国外开展海上焚烧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主要处置伦敦倾废公约附件Ⅰ规定的不准倾倒的有毒物质。本文扼要介绍了国外海上焚烧的历史和现状,焚烧过程及焚烧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8.
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在海上保险领域已广泛存在,但是在我国,海上钻井平台却一直游离于这个制度之外。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殊法律性质,对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我国实施该强制保险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的现行法律环境,对构建我国海上钻井平台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海上石油勘探、开采业务的迅猛发展,海上石油泄漏引发的海洋环境污染风险也日益严峻。近期发生的较为严重的海上石油污染主要包括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引发的原油泄漏、2010年7月16日中国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引起的原油泄漏以及2011年6月渤海湾漏油事件,几起漏油事故都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  相似文献   

10.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上溢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突发性的溢油事件具有性质复杂、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处置困难等特性,不但给当地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海洋以及海岸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此国内外对海上突发性溢油事故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