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边安 《劳动保护》2009,(1):113-115
1.什么是职业危害与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2.
职业危害监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区域职业危害总体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为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区域职业危害总体状况AHP(层次分析法)模型并确定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排序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相关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内的职业危害状况是影响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危害管理状况和职业危害临管资源状况,最后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状况.计算结果符合当前职业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危害研究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职业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卫职技字(2005)第A-003。本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危害研究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职业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卫职技字(2005)第A-003。本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先管理高危职业危害,建立高危职业危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关键.通过职业危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预警等术语阐述高危职业危害监测的内涵,并探讨建立利用现有技术平台、重点监控、多部门合作、多层次的纵向多维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本世纪初以来,江苏省职业危害事件多发的趋势引起了江苏省总工会的高度重视,江苏省总工会党组把工会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2003年,江苏省总工会组织开展调查,形成了《关于我省职业危害情况的调查报告》,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也作了"对职工的职业危害问题要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以及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以及人群分布,从目前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社会保障体制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我国职业危害严重的原因,并试图探索遏制我国职业危害严重势头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政府版)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监管需求,分析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开发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政府版)。系统采用三层B/W/S模式,分为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用户,包括数据管理、监督管理、统计分析、风险评估与分级、应急救援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咨询、系统管理和帮助等功能模块。本系统将WebGIS技术应用于职业危害监管领域,实现了系统抽象数据的直观化、可视化,为职业危害监管决策提供了帮助和支持。系统的应用将有效地改善职业危害监管的手段,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版)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以及职业危害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分析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在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版),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职业卫生管理、事故与应急管理、报表管理、辅助决策、专家咨询、系统管理和帮助等功能模块。系统规范了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的职业危害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建立了连接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网络体系,为改善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手段和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我国目前职业危害严重情况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7项改变当前职业危害严重局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TOPSIS法在职业危害综合控制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职业危害控制方案决策属于多属性决策,应用Topsis法对职业危害控制方案进行决策,可以满足不同工艺、不同作业条件、不同经济、技术水平企业选择适宜的职业危害控制方案的需求,以达到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的目的。Topsis法用于企业职业危害控制方案进行决策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实用性,是一种较易于操作、客观的综合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职业危害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本文陈述了我国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多、涉及面广、职业病患者多的现状,阐述了职业病防治技术和能力落后、有毒有害工种和工序转移、预防性工作审核不严等产生职业危害的原因;论述了职业病危害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由大企业向小企业的转移倾向和职业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及新兴职业相关疾病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针对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缺乏的实际,为夯实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普及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1月7日印发通知,将对全省煤矿职业危害管理人员、检测人员、从业人员分别开展不少于32学时、90学时和32学时的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将煤矿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煤矿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知法、守法、知防、会防,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全面夯实基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引入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指标研究粉尘、毒物和噪声作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致病风险的差异,职业危害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建立了多种类型职业危害因素并存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管理部门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以及企业自我分级管理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加强职业病危害重点防治场所的监测与管理要求,本文研究基于物联网DCM体系架构,设计了一套职业健康智能化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在线监测、预警及管理。实现企业及监管机构对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的全过程监测、预警及管理,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保障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概略描述了徐州市职业安全卫生各组成部门的工作情况。指出职业病危害存在患者待遇不落实、职业危害项目转移、职业健康检查滞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不健全的状况。调查发现,职业卫生工作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现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加强;执法监督力量不足;企业法制意识淡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华东、东北、华北、西南4个地区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的调查,了解我国地方国有煤矿的职业危害现状。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对其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职业危害监测、职业危害防护及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地方国有煤矿47.06%有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采煤工作面总尘浓度平均超标10.7倍,呼尘浓度平均超标4.6倍;职业健康监护岗前体检100%,离岗体检为0,专家抽检尘肺病检出率5.12%。结论:我国地方国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尘肺病危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准确了解某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现状,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模式,对实际职业危害防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靖江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状况尤其是重点行业企业在选址、布局,工艺流程与车间设计、工程防护技术、管理等情况,同时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结合国内外职业病流行病学状况与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出职业卫生监管模式,指导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践,本文对其他地区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简洁、有效、便利的职业危害统计指标不仅能够提高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能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对职业危害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电焊条生产行业的特点,通过相关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几个典型企业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了最能直接判断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状况的统计指标。入选的指标独立性好,适合进一步拟合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监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大量应用,随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正逐渐被人们认知。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针对热点的、潜在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从2013年1期开始,开辟“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专栏约请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专家及该院推荐的职业卫生方面的专家对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让更多的职业健康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所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