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庆水质自动监测TOC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有机碳(TOC)相对于高锰酸盐指数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用TOC监测代替高锰酸盐指数(CODMn)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通过对地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TOC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理论值范围方程,为地表水体的TOC监测代替高锰酸盐指数(CODMn)监测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和叶绿素a五项,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马踏湖富营养化程度,并选取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指标年均值的比值作图分析,得出马踏湖污染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马踏湖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并提出降低马踏湖富营养化现象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锰酸盐指数是地面水及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常用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与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通常被作为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同的氧化剂,即重铬酸钾(K2Cr2O7)和高锰酸钾(KMnO4)氧化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二者均是条件性指标。通过选取北京市北运河水系原宣武区内西便门、右安门两个监测断面,对其进行了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及F检验,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化学需氧量显著相关。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虽然同为一条水系,但由于这两个监测断面受污染的程度不同,其高锰酸盐指数与CODcr的线性关系并不完全相同,但差异不大。因此可以用高锰酸盐指数估算CODcr结果,可以减少CODcr监测频次,降低分析产生的Cr6+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洱海富营养化状况,通过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研究了洱海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叶绿素a (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的相关性及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8—2017年,洱海TP、TN、CODMn、chla、TLI (∑)总体呈上升趋势,氮、磷是主要污染因子;②洱海chla、TN、TP、CODMn与TLI (∑)呈显著正相关;③洱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上升趋势,富营养化有加重的趋势,必须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遏制富营养化发展。关键词富营养化;评价;影响因素;建议;洱海: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通过实验确定了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并分别采用水浴法和电热板加热法对应急样品进行了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两种测定方法的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监测时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耗时更短,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没有显著差异,是可行且有效的应急监测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市十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呼和浩特市十年来河流水质监测数据,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挥发酚、汞、铅和石油类七项指标,运用水质综合指数法(P法),分析呼和浩特市地表水十年来的变化趋势及污染特点,提出了治理地表水污染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水环境污染逐渐趋于严重的今天,酸性法等水质测定方法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酸性法水质测定中最为关键的指标之一,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同样变得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对酸性法测定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现行的BOD5、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所测结果常不能真实反映其污染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在评价黄河水质时,不采用COD、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的实测值,而采用经分别校正的数值,对COD和高锰酸盐指数而言,应从实测值中扣除由泥沙有机质本底量所产生的那部分数值.对BOD5而言,既可通过改进测试操作解决,也可通过乘以校正系数以恢复测量过程中受泥沙沉淀影响而降低的那部分数值.应用校正公式,通过案例研究,对校正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
辽河水质中CODMn与TOC的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CODMn)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也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同样都是作为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指标,TOC与CODMn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同一水体在不同时期,相关关系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同江断面溶解氧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松花江同江断面3年自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断面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并分别总结出不同年度、不同水温下的回归方程。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的含量与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chemiluminescence (CL)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permanganate index (CODMn) combined with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chemiluminescent reaction of luminol-KMnO4 system, light emission caused by luminol-KMnO4 system was detected by the photomultiplier tube, and its intensity caused by the appearance of KMnO4 after sample digestion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CODMn. Effects for CODMn determining such as pH, concentrations and interfere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 detection limit of 0.3 mg/L CODMn with a linear range of 0.3-200 mg/L for its theoretical CODMn was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4.3% for 5.0 mg/L CODMn (n = 11). This CL flow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ODMn was simple, rapid, and suitable for automatic analysis.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were fair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standard titrimetric method. It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real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孟丽红  夏星辉 《环境科学》2004,25(6):132-135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黄河泥沙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浑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但水样未加酸处理水相的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只呈微上升趋势;②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浑水生化需氧量(BOD5)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浑水CODMn和加酸处理条件下的水相CODMn的增长率;③黄土中含量仅为0.76%的腐殖质对含泥沙浑水CODMn的贡献较大,当泥沙含量为7.5g/L和15g/L时,腐殖质对浑水CODMn的贡献分别为15.9%和 21.7%;④泥沙中腐殖质的主要组成之一富里酸溶于酸,当泥沙含量为7.5g/L和15g/L时,富里酸对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的贡献分别为23.6%和50.6%.由于富里酸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生物降解,因此,目前黄河水质监测中的CODMn夸大了黄河耗氧性有机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天津引滦1号监测点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于桥水库上游,负责对入境饮用水水质实施监测。通过对1号点位2012年-2013年TOC和CODMn相关关系的分析研究,得出该时期TOC和CODMn之间显著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CODMn=0.62 TOC+1.15。这也说明2012年-2013年天津引滦水源水质基本稳定。对TOC与CODMn相关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水源地TOC在线监测逐步代替CODMn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子pH、DO、高锰酸盐指数、NH3-N,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模型对长江流域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长江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NH3-N和高锰酸盐指数;定量综合评价显示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为Ⅱ类水,但有恶化为Ⅲ类水的趋势。据此,揭示了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监测数据和水质报告,采用灰色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长江流域各类水质比例,预测表明,Ⅲ类以上可饮用水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嫩江齐齐哈尔段CODMn和CODcr值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CODMn与CODcr显著相关,可以用CODMn值推算CODcr结果,减少CODcr的监测次数,降低分析中产生的Cr6+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组合系统的运行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组合,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前,先经MF过滤,去除能被O3氧化的固体颗粒状有机物,减轻BAC的有机负荷,再对BAC出水进行UF过滤,能有效地防止由BAC表面脱落的微生物进入水中,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60%-85%,CODMn值全部在1.2-17mg/L之间,平均为1.3mg/L能确保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洱海湖滨带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洱海全湖128km湖滨带及其外围敞水区水质进行了为期1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湖滨带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处于Ⅲ类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氮和总磷;湖滨带水质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水质污染重于冬、春季,最重时期是11月.水质空间变化表现为北部污染重于南部,西部重于东部;临近村落、农田区湖滨带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临近林地、山地区湖滨带;强风浪水动力扰动下,湖滨带近岸(离岸0~60m范围,水深£2.5m)区域水体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远岸(离岸70~190m范围,水深3.0~8.0m)区域,而在弱风浪下,离岸远近水质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新型絮凝剂PPFS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固体聚硫酸铁(PFS)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固体聚磷硫酸铁-PPFS-的实验室制法,并对比了PPFS、PAS-聚硫酸铝-、PFS对Cu2+、CODM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条件下,P/Fe 为0.3:1的PPFS溶解性好,对Cu2+、CODMn的去除率明显优于PFS、PAS;P/Fe为0.4:1的PPFS 总Fe量、碱度及对Cu2+、CODMn的去除率均低于P/Fe为0.3:1的P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