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共同体环境法的演生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共同体环境法是国际环境法重要而有物色的组成部分,它的成功经验对国际法特别是区域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欧洲共同体环境法是欧洲共同体法的组成部分,只有以整个欧洲共同体法发展为背影才能明察它的演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兴部门,它是由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规范所组成。目前,国际环境法之所以得到重视和发展,是因为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居住的星球正经受着来自三方面的威胁:(一)人口持续大量增长,居高不下;(二)对环境可能带来严重影响的新科技不断产生;(三)人类不受约束地损害环境的活动大量增加。这三方面的威胁正好说明经济、科技、法律三者相互依存、有机结合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体,它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法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国际法律人格者与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理区别是国际环境民间组织获得国际法律地位的前提,无论从实证,还是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原则、新措施、新问题。它对基本原则的内涵不断丰富和修正,环保与人权的结合紧密,软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际组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对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对国际环境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学术界对此问题观点各异.本文试图整合国际法、国际环境法、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通过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法的理念等问题的厘清,对国际环境法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整理并按照确立的标准分析,最后提出国家环境法的五大基本原则,希冀能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理论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秦天宝 《城市环境》2002,16(5):21-24
在国际环境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还是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渊源,即国际环境条约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习惯,随着国际社会组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国际法渊源以及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列举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国际(环境)法渊源的范围和种类扩大,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从以习惯法为主转向以成法为主的趋势不断加强;超国家的国际环境立法机构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7.
国际环境法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主要调整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国际法律关系。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被誉为国际环境法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催生各国起草和实施本国有关环境问题的立法,也促使国际环境条约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的中国环境法的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包括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和约翰内斯堡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在内的重大国际环保活动或重要国际环境会议,无不对中国环境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其环境法的发展与成就对推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法(简称:环境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是本世纪50~6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以独立法律部门的崭新姿态出现在法学领域的,到现在才不过20~30年的历史。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陈刚 《环境》1999,(10):34-34
环境立法按时代划分可分为古代环境立法和现代环境立法,现代环境法的产生,我国要比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晚一个世纪。而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市场和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国环境法之间以及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日益增强,国内环境法因越来越多地吸收国际环境法规范而出现了国内环境法国际化的现象,国际环境条约因越来越多地吸收传统上由国内环境法规调整的内容而出现了国际环境法国内化的现象,各国环境法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日趋加强而出现了相互协调的现象。本文将上述现象,简称为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在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的全球化、趋同化趋势,有着深刻的世界历史背景。目前,许多有关人类共同未来和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已超越国…  相似文献   

12.
廖红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9):409-411
阐述了国际环境法在近代和现代2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相关内容、地位及作用,提出国际环境法的2个发展趋势;提高已缔条约中承诺的兑现程度;关注环境保护条约与贸易法则的冲突,还述及了中国国际环境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市场和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国环境法之间以及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日益增强,各国环境法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日趋加强而出现了相互协调的现象。本文将这类现象,简称为当代环境法的“趋同化”。当代环境法的趋同化体现在环境法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表现是:强调只有一个地球的观点,承认环境问题的公害性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重视环境一体化或人类环境综合性的思想,突出共同关心环境问题、环境法的公益性和国际环境合作;强调和促进国际环境条约之间、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之间、各国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提倡各国自愿采纳国际通用的环境标准;遵循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原则,采取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律措施,建立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制度;在环境法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阿根廷与乌拉圭之间纸浆厂争端,是近年来国际环境法领域中跨界河流非航行使用争端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判决对国际环境法之发展及国内环境法之完善都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艳梅 《环境保护》2002,(12):10-12
非政府组织是国际环境法的参与者、监督者与促进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了国际环境法的编纂和逐步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实施,同时也对国际社会和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蔡守秋 《环境》1998,(10):30-31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常常给人一种“软法”的印象,环保部门、法院等执法机关对环境法的实施很不得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法的实施能力或可执行性较差。在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国纷纷加强环境执法、环境立法的有效实施和遵守,环境法实施能力和执法效率的迅速提高,这体现了环境法极强的规范能力和极高的社会价值,表明环境法不再是“软法”,而是一类具有  相似文献   

17.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 国际环境法,是指主权国家或者地区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而制定的国际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它是由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主权国家或者地区制定国际环境法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缔结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二是加入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和多边协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际环境法三个发展阶段的回顾与考察,阐述了国际环境法的特点,指出了国际环境法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探讨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肖隆安  李晓阳 《环境保护》1992,(11):26-28,22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状况的恶化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立法大量出现.伴随着国际环境法律调整实践的不断发展,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法律关系.什么是国际环境法律关系?国际环境法律关系具有哪些属性?构成这种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从理论上给予这些问题以明确、科学的回答,是摆在从事国际环境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特性以及这种法律关系的构成作些初步的探讨,以促进从事国际环境法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该书由罗典荣教授主编。是目前全国最新的一本环境法著作,已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地介绍了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环保机构及其职责、环境法制中的法律责任、环境司法、调解和仲裁;并对港、台和国际环境法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该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法律、环境系科的教材和从事环保、司法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