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百项科技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它以普及、育人为主,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意念,是青少年成才的契机和激发点,是培养跨世纪生命科学人才的基础活动。梅州市梅江区虽然地处粤东边远山区,但从一九九一年春起,就开始贯彻、落实中国科协青少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命学部、中国科辅协  相似文献   

2.
1991年以来,中国科协、国家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在全国开展了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4年来,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参加了这项活动。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引发青少年的好奇与兴趣,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求实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通过4年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1.积极依靠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指导生物百项活动,涉及到农、林、昆虫、动物、植物、环境等许多学科。中国科协有近200个自然科学学会,其中大体有占总数四分之一以上的学会常年开展面和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相似文献   

3.
热爱祖国的大自然,热爱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内容。保护水源,合理开发,治理污染,净化空气,植树造林,保护珍禽异兽,爱护益鸟益虫,保护人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环境保护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关心环境问题的同志们、朋友们,这就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符合你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在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时,环境工作者都应积极参加。让被污染的水净化,把噪音踩在脚下,让祖国的兰天常在,让大地盛开鲜花,要实现老一代革命家的遗愿,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要向他们宣传环境  相似文献   

4.
蒋继兰 《环境导报》2003,(14):21-21
小学生是学生中年龄最小,但也最纯洁最可爱的孩子,他们对动物充满着热爱,他们害怕植物受伤后会感到疼痛,他们会喜欢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但这些只是他们的纯真所至,他们并没有自主性的环境意识,因此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特别是节水意识,一直是我教学几年来苦苦思索和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我试着在教学和生活中采取下面的方法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并身体力行。了解调查苏州水资源学生生活在苏州,他们热爱苏州,为苏州的园林和水而自豪,但对苏州的水资源状况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飞速发展增加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健的身体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保证。但对于广大青少年自身来讲,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学业的压力没有时间或者忽视体育锻炼,这就导致我国的青少年在最近几年的普查中身体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除去语文、数学等主修科目之外,音乐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音乐是一门关乎于情感艺术的课程,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带给学生心灵上的愉悦,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人,同其他课程一道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重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工作动力就是来源于一个"爱"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喜爱自己的学生。"如果学生是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阳光里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8.
1986年以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在长宁区环保局的支持、帮助下,对青少年学生环境教育作了一些探索。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逐渐认识了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为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所需相应采取的部署。一、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方法与途径学生时代,是培养青少年品德和意识的基础阶段。在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可使学生具有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思想。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并通过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  相似文献   

9.
广大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黄秀军  王剑  张培杭 《环境》2012,(6):44-47
高高的南迦巴瓦,清清的雅鲁藏布,蓝天、雪峰下迎来了一批热情四射的中学生,他们就是来自广州赶赴美丽林芝参加"绿印计划——2012粤藏环保行动"的中学生环保志愿者.按照项目计划,他们将在林芝和拉萨启动两地科学考察及青少年科研项目,深入开展穗藏两地青少年环保公益项目和环保嘉年华活动,参加林芝地区环境发展青少年论坛.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知、认识整个世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内心体验,使他们热爱美好的生活,同时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则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很好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发展思维、积  相似文献   

12.
杨伟利 《环境》2006,(8):53
珠江横渡是一块“试金石”,能够很好地检验珠江广州河段的整治效果。其实,还有一群人,他们也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珠江泳者,因为热爱游泳、热爱珠江,这群人一年365日都没有离开过珠江。在滨江西路,在船锚雕塑旁边的江水里,他们就聚集在这里,或跳水激游,或带着宠物逡巡而行。珠江是一条航运通道,在没有安全防护和救生设备的情况下,广州市政府不提倡市民在江中游泳。当问及安全问题时,一位老伯告诉记者,他们也只是在近岸游一游,再加上从小在水边长大,应该不会有危险情况发生,记者在实地看到,这个地方是江流的岔道口,相对来说比较适宜游泳。因…  相似文献   

13.
刘东杰 《福建环境》1995,12(2):28-29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教育,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希望所在。本文就青少年的环境意义现状,抗好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6,(10)
正孩子是未来的公民,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环保意识、行为习惯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个公民,从小形成"善待地球、万物共生"的理念,养成"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综合素养、终身发展影响深远。青少年"环保领袖"夏令营,是东莞市多年来在坚持开展环境教育课程与活动的基础上,将形式和内容更好地结合,让青少年更乐于接受、效果更好的一次尝试。2014~2015年,东莞市环保局已举办了两届共5期环保公益夏令  相似文献   

15.
汪继峰 《环境导报》2003,(16):32-32
德国人十分重视环保问题,他们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为了从小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德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其中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每天记好环保日志在德国,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报名上学时,都会领到一本设计精美的环保记事本。于是德国的小学生便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多了一项课外作业———记好环保日志。环保记事本的封面上印着绿色的森林、草地和田野,在记事本第一页的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如此设计是为了告诉学生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优美环境,也热爱身边或大或…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是当今自媒体时代下最有"代表性"的载体,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即时、快速、自主的交流平台,特别受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热爱和追捧,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语言,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在高职院校课堂中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利用,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拓宽教学内容,延展课堂教学活动范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弥补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不足,迎合"碎片化"信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很幸运,从大学开始,我就可以和自己钟爱的美术教育伴随,热爱美术,陶醉于学生的成长过程。而对于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要让他们逐渐认识、了解这门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巨大改变的绘画科目,我们该怎么做?而他们又如何接受呢?我始终在摸索,在实践。一、重视我们的工作因为家长对美术学科的不支持,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欲望。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自己也慢慢松懈了呢?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美术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9,(5)
<正>"广东省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意大赛已经走到第六届了,我作为几乎每一届都参加的‘多朝元老’,见证着大赛变得越来越好,赛制不断优化,选手们参赛作品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我感到由衷的欣喜。希望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未来的栋梁们继续保持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和探索之心,创新思维,将所学所长灵活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在今后能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为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对于青少年道德思想的与时变迁的现实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大探究的力度。在巩固和加强对他们爱国、集体、社会"三大主义"理念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端正"三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球青少年行动起来,从不乱丢垃圾,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入手,为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奋斗。这是’98全球青少年峰会结束时发表的《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发出的号召,负责起草这个公约的是中国代表团的杨燕和董思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