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树种花,绿化城市是人类用以“调节气候、防暑降温、净化空气、防风吸尘、减少噪音、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这一直接有益于人类生存的伟大“绿色工程”,并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综合国情合理绿化城市。目前世界上各具特色的花园式的绿化名城有莫斯科、华沙、新加坡、布达佩斯、华盛顿和维也纳。空气最好的花园城市——莫斯科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暴露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防灾功能不强。城市公园应是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应符合城市防灾规划要求。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出发,本文重点阐述了防灾公园的3个特点:规模、构造和设施;通过每平方公里公园数量、每万人公园数量、人均公园面积及公园占市区面积比例等多项关键指标,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完善防灾绿化网格,二是逐步实现现有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少数几个袖珍小国之一,是排列世界第六小的国家,面积仅16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万多人,其中外国人就有1万多人,约占33.5%。首都瓦杜兹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旅游中心。列支敦士登被夹在瑞士与奥地利两国之间。这个迄今仍维持君主立宪制的山区小国虽然土地狭小兼人口稀少,但却拥有异常高的国民所得水平,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万美元以上,她是个以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避税天堂与高生活水平而著称  相似文献   

4.
安娜 《民防苑》2009,(4):23-24
全球气候变暖让世界越来越热,城市更是遭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热岛。为了逐步解除城市中的热岛效应,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在城市中建设空中森林的设想。简单地说,就是在城市的大楼里种树。这些空中森林占地少、效率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03,(6):13-13
2003年10月16日,中国地震局宋瑞祥局长视察了元大都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并给予高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圈各城市的地震应急能力,促进城市建设与减灾应急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推广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03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为期半天的首都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观摩会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陈建民、刘玉辰及震灾应急救援司徐德诗司长、北京市地震局修济刚局长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各区(县)、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及各地地震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共80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585平方公里的岛国城市,人口却有400多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新加坡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经济发达,是亚洲金融及石油化工中心之一。根据新加坡国情组建的民防部队,肩负着城市灾害救援任务,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减轻了城市灾害破坏,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城市灾害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民防部队  相似文献   

7.
和众多城市相比,曼谷是世界上塞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原因是由于国家对个人购车的优惠比较多,因此,很多泰国家庭都有私家车,而且很多家庭还有好几辆。有限的地方,大量的车辆,严重的塞车,特别是到了上下班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正>行走在贵州省贵安新区的月亮湖公园,实际上是踩在了一块能吸水的大海绵上。公园的绿地看似平常,但在绿地下面数米深的地方,设置了蜂窝状的蓄水池,再加上步道和广场上的生态砂基透水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2015年6月,贵安新区获批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核心,探索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工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的减灾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下面,以北京市为例,就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效益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曹辉  宋峰  孙旻  卢振恒 《灾害学》2004,19(Z1):61-66
城市防震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同时应考虑火灾、危险物品的溢泄等次生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系统、生命线设施系统、物资交流系统、城市开阔空间、防灾活动中心体系建设和推进现有市区的改造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概括的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共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共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 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还存在626.46 km2的服务盲区,盲区所涉及的户籍人口为254.8万。另外,东城区所属的东四、朝阳门和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以及宣武区所属的椿树街道办事处所含的公共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仅分别为0.04%、21.22%、23.45%、25.61%,存在较大的服务盲区,人口服务辐射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刘秋锋  赵建  康慕谊 《灾害学》2005,20(4):39-42
阐述了济南市城市扩展历程和城市暴雨洪灾概况,分析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浅盆地形和多暴雨的气候条件是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自然致灾因素,而城市扩展后,城市雨岛效应增加了市区暴雨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城市外部排水变为内部排水,对下垫面性质及自然沟道、洼地的改造使城市洪量增大,滞时减小等,加剧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量级和频度.为应对严峻的城市暴雨洪灾,提出了排蓄结合的应对措施.即从源头上减少流经城区的洪水量,加强排水系统的整治,建立健全雨情、水情遥测网和城市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过后,这座城市的恢复,是在原地呢,还是在异地呢?制定重建规划时,首先要考虑这一问题。这是城市建设历史性的重大选择。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大地震,使冀东工业重镇唐山毁于一旦。新唐山建设的选址,一开始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设想:一种是,将原有的城市放弃,异地进行建设;另一种是,立足于原有城市,在原地进行建设。 放弃唐山,异地建设,就是把原来市内的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去,划归原唐山地区所属各县分别进行建设。这种设想主要考虑:唐山市区地下有活动断裂带,存在引发大地震的危险性;这次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就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像堪培拉这样的城市,几十年前就规划好了一街一巷,甚至是一草一木,几十年后将图纸上的规划逐步变成了现实。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就是这样一座画出来的城市。有人说堪培拉的美,在于它的绿,在于它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堪培拉的历史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年轻的首都。早在100多年前,这里还是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麓的一片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疆域内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7%的国土上发生了占全球35%的7级以上地震,且我国50%以上(337个)的城市和70%(103个)的百万以上人口大中城市都位于有活动断层分布的Ⅶ度或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活动断层探测作为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工作,长期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特别是近50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速。目前,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占地球表面积约3%的城市地区。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80%将居住在城市。城市化在带给人们富裕便捷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由于人口、财富在有限空间的高度集中,造成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系统日益庞大和复杂,城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当今全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而城市人口已占40%左右,据估计2000年全世界,要有60亿以上的人口,其中有一半多将居住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由于工业膨胀和人均水消费量的提高,需水量已增长到超过天然来源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地下水被取竭,而且受到很难恢复的污染。人口密集的城市,特别是大都市,每一个工业区和居民区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液体废物——废水。对废水不加处理,任其排放就  相似文献   

18.
高峰 《防灾博览》2015,(2):64-65
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1/4的城市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垃圾。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全国668座城市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  相似文献   

19.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地球上53亿人口中有34亿人平均每人每天只有50升水:不仅干旱的地区缺水.即使雨量较多的地区.也由于遭受污染使水质不断下降。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世界上每天有4万多儿童因缺少洁净的水而患上传染病甚至导致死亡。地球表面虽有2/3的地方被水覆盖着.但又苦又咸的海水却占96.5%.余下的3.5%的淡水.其中近70%是尚未被利用的固体冰川。目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与浅层地下水。总量只占全地球总水量的0.3%.全世界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只有9000亿立方米。每人平均约180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4.估计有8000多万人深受水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是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同时,城市是现今各种自然灾害的承载体。随着近些年自然灾害不断地增多,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成为减少民众生命财产损失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我国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已经初具雏形,在城市的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近些年我国城市灾害的特点,以及世界上一些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先行国家的经验,阐述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构成;同时针对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