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和平利用核能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的核电量虽只占能源总量的0.3%,但核安全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核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与存在的弊端,提出:(1)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体制;(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费机制;(3)不断改进监测工作方法,提高监督效力;(4)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监督力度,消除各种隐患,等等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压力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环境安全理论的研究只停留在对环境安全概念的分析上,无法满足将环境安全理论服务于国家安全实践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初步阐述了环境压力的概念并从多方面分析了环境压力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压力可对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环境压力是暴力冲突的催化剂;环境压力是暴力冲突的触发器;环境压力是外来势力干涉的借口。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环绕京津,地处敏感区域,政治省情(环京津)、经济省情(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环境省情(环境容量小、敏感区域多)等决定了当前我省环境安全状况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民 《陕西环境》2000,7(4):28-30
环境安全是当代国际、国内以及企业家普遍关注的新问题。该文从环境安全的概念,实现企业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及对策方面加以探讨,以实现企业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项新内容,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我国的生态安全却不容乐观。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安全的产生与内涵;其次,阐述了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原因;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球“第三极”,占到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强的青藏高原(25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确保我国乃至亚洲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研究该区域如何在休养生息中,或者说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打造一个既能提高自然生产力,又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产业,实现青藏高原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长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宜都市域内煤矿安全与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宜都市1357km^2的市域内煤炭产业安全与环境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管理与环境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从长远的观点看,过去的采煤业对宜都市经济的发展是负效应。但在一段时期内,煤矿业的发展的确刺激了市域经济的发展。简单地关掉现有煤矿,的确存在许多实际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发展经济林业(茶叶、柑橘)和发展经济农业(蔬菜、西瓜、黄姜)。只有依靠特色经济的发展才能将农民带出矿井。依靠特色经济的发展恢复植被、保护环境才是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动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成功开发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中国将加速发展能源等11个重点领域技术;未来15年我国将进行环境科技创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推出新规定预防铅中毒。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介绍了大安全观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环境安全的由来、特点及内涵。最后提出了实现环境安全的具体措施,并对环境安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流域主要生态安全问题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抚仙湖的水质污染、水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环境安全、湖泊湿地与环境安全、水资源4方面进行了安全问题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展抚仙湖生态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识别,包括农业耕作土污染的环境安全问题、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环境安全问题。结果表明:抚仙湖的生态安全面临一定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湖泊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伟利 《环境》2006,(11):80-82
作为向环境执法提供主要依据的环境监测工作,承担着提供准确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的职责,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缺乏臭氧、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监测能力,我们就无法测算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缺乏对沟塘渠池的监测能力,我们就无从知晓有多少农民受到不安全饮用水的威胁、有多少农作物受到污染;缺乏充足的人员队伍,我们就无法得到质量可靠的基础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在分析比较当前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环境管理中正确实施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14001标准中环境的定义和概念中包括了人的因素,因此,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主体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劳动时各种因素(包括安全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伤害)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对人员的保护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时,必须涉及到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电视、广播电磁环境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环境工程》1994,12(3):55-59
从环境电磁辐射电平看,城市中影响最大的发生源是电视、广播发射塔。本文调查与分析了国内外部分大城市电视及广播发射塔附近电磁环境特征。本着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广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相应措施:(1)规划防护;(2)距离防护;(3)限高防护;(4)屏蔽防护;(5)限制功率防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尽快适应开放的国际市场.缩小与国外先进承包商在管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把贯彻ISO9001:2000(GB/TI、19001—2000)、ISO14001:2004(GB/T24001—2004)和OHSAS18001:2001(GB/T28001-2001)标准作为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社会形象的战略任务和有效途径;并开始关注如何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便于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整体优化和有序高效运作,改善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电磁辐照的安全限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多方的调查测量和自身在电磁环境(EME)的感受,借助对典型标准的分析,提出应重视的电磁污染现象,并给出了符合人体可承受的电磁辐照安全限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世界范围的清洁生产实践,通过多角度考察,文章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5种形式:(1)企业自觉开展清洁生产;(2)在国际公约约束下实现清洁生产;(3)清洁生产示范点;(4)企业发展中实现清洁生产;(5)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地质勘探安全分科学会安全管理学组在杭州召开了学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按姓氏笔划为序):王正平(地矿)、王桂清(化工)、刘国根(煤田)、纪清源(建材)李志民(冶金)、余湘龄(有色)、张永键(地矿石油)、张锋(地矿)、赵一军(武警)、俞笑蓉(石油)、姚建平(有色)、章启成(石油),地质勘探安全分科学会秘书罗云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杨家才同志代为主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经请示地质勘探安全学会拟将原设的安全管理学组改建成安全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调整、补充专业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20.
旅游者亲环境行为是践行生态文明、推进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情绪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南京鱼嘴湿地公园为样本收集地,借助线上+线下调研数据构建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然保护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环境价值、环境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情绪是自然保护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2)环境价值是基础,通过环境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情绪间接、正向显著影响旅游者亲环境行为;(3)环境信念和道德规范是中介,在环境价值和亲环境行为关系中存在多重链式中介效应;(4)道德情绪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存在正向、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培育策略,助推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