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近2500人死亡2006年1月5日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公布,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与近几年相比,去年,紧急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5年来的最大值,因灾死亡人数仅小于2001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淮河大水灾的2003年。去年,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珠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福建闽江和长江、黄河的主要支流都发生了大洪水,局地极端气候事件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造成较为…  相似文献   

2.
刘功 《环境》1997,(3):39-39
报载:1996年全球共发生了大约600起自然灾害,导致1.1万多人丧生,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约600亿美元。其中最严重的中国长江沿岸发生的特大洪水,为150年来世界最大的水灾。最严重的风暴发生在美国东北部,造成了约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环境公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环境越来越充满危险,自然灾害发生日益频繁。60年代灾害事件16次,70年代29次,80年代68次,所造的经济损失:60年代100亿美元,70年代300亿美元,80年代上升到930亿美元。1974-1984年间,非洲长久地旱灾夺...  相似文献   

4.
齐增恒 《环境》2007,(2):76-78
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3%-6%,其中由于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65%.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研究了矿区内各种地面变形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面变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环境经济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淮地矿地区面变形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研究了矿区内各种地面变形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本矿区地面变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GNP     
绿色 GNP=现行 GNP-自然部分虚数 -人文部分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为 :环境污染所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 ;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人文虚数应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 ;由于失业、犯罪、教育水平低下、文盲、人口数量的失控、管理不善等所造成的损失。绿色GNP是一种全新科学的指标体系 ,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 ,将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环境问题都纳入其框架体系 …  相似文献   

8.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日前发表的调查报告说,1998年头十一个月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3.2万人丧生,3亿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高达890亿美元,高于1996年600  相似文献   

9.
石建平 《福建环境》1994,11(1):10-11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现状、特点、危害程度及经济损失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自然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次数逐年下降,但是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事故处理的罚款与赔偿额不足以弥补各地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雷电灾害是影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增设雷电防护装置,减少因雷电造成的损失的同时增加了系统投入。文章介绍了通过比较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增加的成本和安装后减少的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防雷装置经济有效性评价,以IEC62305-2经济损失风险计算模型为基础,考虑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雷击特点及对正常售电的影响。以一5k V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为例,提供了具体计算、分析过程,为项目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是科学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运用当前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对我国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最为普遍的各种硫化矿山开采中,所排放的酸性矿坑水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对于酸性矿坑水的治理可以分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预防,以减少矿山酸性水的排放量;二是介绍对酸性废水的四种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隐患问题逐渐演变为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责任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一些高风险、重污染企业在发生突发性事故之后,往往会造成后果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企业和当地政府、环保部门除了启动环境应急预案,迅速、果断地组织抢险救灾之外,所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对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及时进行认定,责令事故发生企业进行合理赔偿.  相似文献   

15.
多种自然灾害往往对森林、草原等植被造成直接破坏或潜在威胁;另外,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常常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植被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对于定量分析灾害损失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森林植被破坏经济损失的评估作一些简要分析。1森林植被破坏的影响 森林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主要反映在资源减少和环境质量变差两方面。1.1对资源的影响 (1)森林生产力下降,甚至森林资源枯竭。 (2)森林释氧量减少,保健功能减弱或消失。 (3)森林景观变差或消失。 (4)多种林下植物减少或…  相似文献   

16.
<正>一、概述2019年5月24日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成灾。据统计,灾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8省(自治区、直辖市)28市(自治州)79个县(市、区)11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暴雨一般指每小时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雨。暴雨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暴雨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增长日益严重,联合国副秘书长杨·埃格兰向联合国第61次大会报告了《国际减灾战略的执行情况》,近年内115个国家因自然灾害有93 000人丧生,经济损失比前十年平均值高出2.6倍、水灾次数大约高出50%.  相似文献   

18.
论文在GIS技术支持下,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利用2005年的坡面侵蚀和沟蚀数据,对黑龙江克拜东部黑土区由土壤侵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估算;在此基础上,将黑土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岩溶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5年由土壤侵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价值约为9414.20×104元,占当地种植业总收入的17.19%,部分乡镇损失价值占种植业收入的1/4以上。将黑土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与我国其他水蚀区对比发现:东北黑土区虽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量固然不能与黄土高原相提并论,但由于黑土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轻度侵蚀即可造成严重的养分流失,其单位面积土壤侵蚀直接经济损失价值是黄土高原的3~4倍。  相似文献   

19.
李志坚 《环境保护》2006,(24):53-55
台风、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一问题,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生存发展,更事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尽快建立国家生态调控体系,从生态体系的宏观调控入手,使人们的生活、生产与自然的生态实现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人为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程度和范围日渐扩大,重用轻养,重采轻造,以及乱砍滥伐等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普遍存在。为了及时了解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程度,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分析研究,将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折算,最终以经济损失的形式表现,以便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生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