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砷的有效性,砷的毒性及其与形态、价态的关系,砷的价态与溶解性的关系,砷的吸附解吸及其动力学,砷的迁移转化,砷对作物的影响及其危害等方面综述了土壤砷持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是一类环境新污染物,近年关于海洋、陆地、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微塑料污染的报道层出不穷,其潜在的生态和健康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同样面临微塑料污染的威胁。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V,对土壤微塑料污染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知识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扩散及其对动植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包括直接排放的微塑料颗粒、土壤环境中形成的二次微塑料颗粒以及从水体等其他环境介质中迁移转运而来的微塑料;土壤中微塑料在水渗流携带、生物扰动等作用下可以向水平和垂直方向迁移扩散,增大其污染范围,进而影响土壤生态圈的安全;未来的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工作中,应针对纳米塑料问题、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效应的影响以及微塑料污染土壤的修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实验楼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砷、汞的污染现状,对周边土壤进行了取样调查.以鄂尔多斯学院西北方向1 000米处背景土壤为参照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化学实验楼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50米处和200米处、深度为0 cm~20 cm和20 cm~60 cm的18个土壤样本进行了砷、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采样深度0 cm~20 cm处各土壤样品中砷、汞含量均高于20cm ~60cm处土壤含量,是人为活动干预造成的,与预期结果相同.各点住与参照点位相比,砷、汞含量未有明显差异,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保室 《环境科学》1977,(3):41-46,65
砷是一种有毒的元素。砷在土壤中积累多了,会导致土壤的污染。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很差,土壤被砷污染以后,就很难消除。我国南方某些地方,曾经使用有机胂农药(如甲基胂酸钙等)来防治水稻的病害。为了防止砷类农药导致的砷污染,我们进行了土壤中砷的残留量与水稻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对砷吸附能力的研究,并对水稻砷中毒时的症状进行了观察。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供试土壤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无机砷(Na_3AsO_4·12H_2O)和有机胂(甲基胂酸钙),与土壤充分混匀后进行水稻、小麦的盆栽试验,观察各种砷化物 相似文献
6.
环境中氟污染与人体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双阈值效应。人体长期暴露于氟地球化学异常或人为活动引起的氟污染环境中,会促使氟不断进入体内,最终导致氟中毒及其它氟效应。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氟化物和全氟化合物(PFCs)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状况,综述了氟污染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及污染/转移途径;回顾了氟化物及PFCs在人体内已产生的众多效应研究;总结了在饮水型氟污染、燃煤型氟污染、工业氟污染及人体氟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氟中毒区污染、人类活动氟污染以及氟与人体健康关系三个方面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采用梯度培养和PCR-DGGE技术,对大柳塔矿区矸石山及周边土壤的砷含量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测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矸石山及其周边自然表土的含水量较少,且十分相近;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p H呈中偏碱性;不同风化程度矸石山土壤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砷污染负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存在差异;矸石山复垦年限不同,土壤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土壤中砷含量的增高,对植物生长起关键作用的Gemmatimonas(甲烷单毛菌属)等微生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roteobacterium(变形菌门)具有较强的耐砷性;矸石山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可为GASP-WA2W2_F11等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电解铝厂氟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稳定化材料,分析氢氧化钙、氯化钙分别与钙镁磷肥(FCMP)、药剂A联用对土壤pH和氟浸出浓度的影响,探讨影响土壤氟浸出的机理和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氯化钙为代表的钙基材料与钙镁磷肥联用,可与土壤氟生成氟化钙、氟磷酸钙等沉淀,并影响土壤胶体、有机基团对F-的吸附能力;与钙基材料单独使用相比,2种材料的联用可以增强对土壤中水溶态氟的稳定效果,大幅降低氟的浸出浓度;稳定化药剂A和氯化钙均为试验土壤的4%质量比时,供试土壤的氟浸出浓度能满足修复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土壤pH变化对生成的氟化钙沉淀的影响、使用成本等因素,采用药剂A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1,各自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4%时,可以满足修复目标要求,且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14.
在统计了近10年国内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元素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该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了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分布和污染情况.结果 表明,以各湿地当地背景值为参考标准,湿地土壤中汞、砷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7.9%和43.5%.汞、砷含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01.3%和95.0%,表明汞和砷分布不均匀;汞、砷的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结果PLLzone为0.24~3.09,均值为1.00;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4.60~268.57,均值为69.83.中国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含量较高,且各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分布不均匀,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的污染程度为无污染到极强污染,整体体现为中等污染,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到中等,整体体现为轻微风险. 相似文献
15.
砷污染土壤磷酸盐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淋洗修复技术是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一种高效快速方法.本研究通过砷污染土壤批量振荡淋洗实验,筛选出环境友好且高效的淋洗剂磷酸钾,系统分析液固比、淋洗时间、淋洗液浓度、p H对土壤中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磷酸钾的最佳淋洗条件.进一步以磷酸钾为基本淋洗剂,采用不同试剂和磷酸钾进行组合二步淋洗,探究最佳复合淋洗组合.结果表明,磷酸钾在浓度为0.5 mol·L-1、液固比为4 m L·g-1、淋洗时间为8 h及p H为4.3的淋洗条件下,单独使用磷酸钾进行淋洗时,土壤砷的去除率达到74.03%.当采用0.5 mol·L-1Na OH+0.5 mol·L-1KH2PO4进行复合二步淋洗时,可使土壤中砷的去除率提高到82.60%. 相似文献
16.
砷污染土壤复合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土壤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淋洗法是修复砷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振荡淋洗实验,将5种常用淋洗剂进行组合复合淋洗,探索最佳复合淋洗组合,对淋洗前后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通过3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研究复合淋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淋洗效果优于单一淋洗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砷的去除率.当采用4 h 0.5 mol·L~(-1)Na OH+4 h 0.1 mol·L~(-1)EDTA进行复合二步淋洗时土壤砷的去除率从66.73%提高到91.83%,砷含量由186 mg·kg~(-1)降至15.2 mg·kg~(-1),为最佳淋洗组合.其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淋洗前后土壤中砷的形态发生改变,有效态比例得到有效降低,0.5 mol·L~(-1)Na OH+0.1 mol·L~(-1)EDTA适用于铝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0.5 mol·L~(-1)OX+0.5 mol·L~(-1)Na OH适用于铁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业生产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土壤氟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土壤氟污染会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生态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相比于其它的重金属污染,氟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相应的污染修复治理工作进展也比较缓慢。为此,文章对土壤氟污染进行综述,明确土壤氟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等,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研究,提出几点可行的修复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砷污染土壤采用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综述了我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并就目前国内外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