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锡才 《环境》1999,(3):43-4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造福子孙,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的继续恶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世界的人们都在采取行动保护人类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颁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谢冰 《山东环境》1994,(5):44-46
浅论人口与环境菏泽地区环境保护局谢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作为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并依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人口和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了解决人口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口与环境问题同时作为两大基...  相似文献   

3.
柯金良 《环境工程》1990,8(2):60-60,63
<正> 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和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1988~1989年世界资源报告,根据全球资源状况的继续恶化阐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6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现综述如下。 1 人口暴增和人体健康恶化从1950年到1987年间,全球人口翻一番到50亿,1989年全球人口达到51.62亿,1998年有可能增至60亿。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2亿。90%的人口增长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5周年前夕,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一份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公元2000年及其后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人口、粮食和农业、能源、工业、健康和住房,国际经济关系.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还有海洋污染、和平利用外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安全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X24 9401419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变化与环境变迁一中国现代环境变迁(1952一1990)/胡鞍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3,1(5)一l一17 环情X一4 本文主要研究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变化三大因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作者提出环境变迁曲线,与人口转变曲线、工业化过程相联系,并划分了环境变迁四个阶段。根据环境变迁过程以及动因,在国际比较范围内,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环境变迁的特点。作者认为,强化减少污染型技术因素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少环境压力。图…  相似文献   

6.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受资源过度开发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环境问题不可小觑.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面临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后,虽制定系列补救措施,但已经造成的环境损害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当环保工作上升到国际视角,环境政策工具的职能发生变迁,企业被动环境管理开始向主动承担环境风...  相似文献   

7.
人口与环境     
引言1984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会议认为,目前人口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同时也看到,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持续增长。从而使诸如土壤侵蚀、沙漠化、森林退化等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更加严重。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  相似文献   

8.
李蕾 《世界环境》2013,(1):48-51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全球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尖锐化,环境安全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加强了在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环境外交. 作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环保民间组织利用其非官方性、非营利的特点,从民间角度灵活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国际合作领域中的独特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富有建设性、负责任的环境大国形象,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环境保护的发展,提高环境质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全球人口与环境展望人口增长及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和国家机构正在寻求使计划生育纳入长期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人口研究所1995年12月的报道表明:世界上57亿居民中的47亿,即80%生活在非工业化国家中,非工业化国家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发展与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治理工作也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VOC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VOC治理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与阐述,进而探讨VOC治理在环境管理中有效应用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变化三大因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作者提出环境变迁曲线,与人口转变曲线,工业化过程相联系,并划分了环境变迁四个阶段。根据环境变迁过程以及动因,在国际比较范围内,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环境变迁的特点,作者认为,强化减少污染型技术因素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少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0(4):63-63
水资源与城市环境国际学术会议于 2 0 0 3年 11月 9日至 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召开。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基本物质条件。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往往认为水是最廉价、最丰富的资源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事实上 ,世界范围内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就目前而言 ,拥有世界人口 4 0 %的 80多个国家正面临水源不足 ,发展中国家有 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 ,城市人口缺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次国际学术会议面向从事水资源开发、管理、水污染、城市环境管理、水—岩相互作用、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及城市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期,有关生态环境、人口、贫困等非军事领域的问题进入安全研究视野,各种非传统安全挑战改变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安全理念与安全环境.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体环境不存在危机,其理想的状态是客观上不存在源自于环境的威胁,主观上没有环境问题导致的恐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优态共存",从而确保一种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安全问题是一种典型的非军事武力造成的生存性威胁,属于非传统安全的领域,其具有首要性、全球性、紧迫性和代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环境不平等问题的现状,本文以工业烟(粉)尘排放为例,计算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基于人口、GDP、土地面积以及工业总产值,四项指标对应的的环境基尼系数。通过计算结果分析,环境基尼系数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表明京津冀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环境不平等问题;通过对人口负担系数、绿色贡献系数、生态负担系数以及工业贡献系数的对比分析,表明邢台、邯郸和唐山是引起京津冀环境不平等的主要因子,而较之单一指标,基于多项指标在对环境不平等的研究与评价时更为科学合理。为改变环境不平等的现状,京津冀地区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人口、经济、生态以及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人口膨胀,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大气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联合国最近公布了一份题为亚太地区城市化现状的报告指出: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加之居高不下的出生率,199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已达10亿。到202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将增至24亿。城市人口的增加使贫民窟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城市公害又导致市民中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谢林平 《环境》1999,(10):32-33
环境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外交活动。环发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外交活动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有关环发问题的国际会议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7.
X24 9602058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模型初步研究/郭宝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室)//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天津市环保科研所一1995,8(4)一25~28环信X一136 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做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传统的思路是控制人口经济发展。80年代以来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以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二、三产业的融合来促使人口经济环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取得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提供实用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模型的思路,给出了具体模型的建立方法,讨论各项参数的获取,从而可为城市人口经济与环境整…  相似文献   

18.
国际环境资料系统──INFOTERRA简介INFOTERRA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资料系统的简称,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境资料交流系统。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或地区加入该系统,涉及到世界99%以上的人口。INFOTERRA现拥有6000多个...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学     
X 1 96 95()3347人口、消费方式和气候变化:南方的社会经济展望一I〕()p,,lati()n.e()n、umf)tl()n patterns and ellnlateehange:as()e一(。ee(〕n()mlel。。rspeetive from the、()uth仁刊,英习/J.K.I)arikh…// AMBI()一1994,23(7)一434一437科图 虽然发达国家中的25环人口耗用75环自然资源,错误的观念认为人口是对世界自然资源的主要威胁。本文对不能持续的消费方式和人口作一适当的展望。发展中国家的地方环境问题,如安全饮用水、清洁燃料、卫生,已被列为优先问题,现将它与全球环境问题相比较。提出了用可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系…  相似文献   

20.
肖隆安  李晓阳 《环境保护》1992,(11):26-28,22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状况的恶化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立法大量出现.伴随着国际环境法律调整实践的不断发展,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法律关系.什么是国际环境法律关系?国际环境法律关系具有哪些属性?构成这种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从理论上给予这些问题以明确、科学的回答,是摆在从事国际环境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特性以及这种法律关系的构成作些初步的探讨,以促进从事国际环境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