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也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92-194,94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矛盾形成与其理论内部。一方面,他把价值形成的关系归属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些价值本身也需要主体的认知者来确定。这样,他的自然价值的观点便发生了矛盾,双重价值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顿坚持机体哲学的观点,即价值本身是某种自然资料所形成的。其属性是由自然创造的,而非人所给予的。自然资料所形成的价值是第一性的,属于自然价值。它是人意识判断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料被生态系统本身所承载,它也就是一种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学坚持内在属性的理论,把价值看成是自然价值。自然价值被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决定。它的存在,乃是自然自身创造性的一种结果。自然价值表现着自然自身的特质关系,它是一种客观价值。与人的评价系统无关。另一方面,环境伦理学又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在罗尔斯顿那里,审美价值是需要人的主体介入才可以形成的,而人们的情感体验又是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这样,环境伦理学也就确定了双重的价值关系,它的理论也就具有了二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内在价值理论是一种自然层面的观点,它代表了一种自然的目性,而不是精神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5.
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分析了传统伦理学关于善的那种性质。指出善并不是一种自然之属性。而是一种非自然的属性。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善是不可定义的。并认为传统伦理学是犯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谬误。摩尔的理论也波及到环境伦理学,特别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受到了挑战。罗尔斯顿对自然主义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把伦理义务的条件置于科学规律之前,并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指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是一切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一是它没能说清自然的整体目的与个体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从属的关系,还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二是它在坚持自然目的性的时侯,忽略了人的精神目的性。当它去解释自然事件时,用的是前一种关系,而当它去解释人类的精神事件时,又用了后一种关系.在这个地方,罗尔斯顿的理论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是作为一种整体而存在的,这个整体是独立的,自在的。作为整体,它是高于有机体个体的。其整体,又是有机体存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生态系统的存在,又是非意识化的,生态系统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不具有明确的进化目的性,而只是一种随机进化的过程。正是这种随机性,才孕育出了生物及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表面上的杂乱是出自于一种和谐,生态系统是一种松散的共同体式有机体秩序。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受机体哲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性理论,是对怀特海创造性概念的运用和发展。他扬弃了怀特海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原则,吸收了机体哲学的有机联系的原则,并把创造性引入了自然的发生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者,其生命承载着多重性的价值.人不光具有自然价值,同时还具有精神价值.这正是人类优越于其它生命的地方.环境论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是把意识的价值还原到自然的价值上去.它肯定了生命的权利,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也混淆了人的精神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的定位应该遵循人的自我意识的原则,而不应该遵循生物的自然价值的原则.因为只有人才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存在.也只有人才可以设定环境伦理的目标,使自身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人是一种在精神的目标中实现了自身目的的存在者,同样,人也只是在环境伦理的关系中成就了一种保护自然的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环境伦理学接受了后现代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接受了有机哲学的观点,把自然看作是自成一体的有机系统,主体是一个建立经验联系的活动者,而不是客体的对立物,二是它打破了价值确定的传统原则,把自然的创造性引入了价值系统,这也就设定了新的价值关系,为后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理论的构建,奠定了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环境伦理学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人对环境的改造超出一定限度则会产生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矛盾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制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伦理学把自己的视角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宇宙伦理学”等理论体系应运而生。在人类迈进21世纪之际,为了推动伦理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反思这些伦理学说,使伦理学视角定位在…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学是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确定某种规范,因此,它才可以成为环境立法的依据和基础.因为法律本身也是根据人性的要求来进行规定和限制的.法律代表着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罗尔斯顿的环境价值理论强调了自然的创造性,把自然本身看成是价值的产生者和创造者。这样,他的价值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维度,而把价值的所予性基础抽离掉了。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了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这样一种存在是高于其它生物的.  相似文献   

17.
方巍 《上海环境科学》2006,25(6):251-253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的反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价值关系各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从哲学、经济学的角度对价值本质作了探讨,并阐述了人与环境之间价值关系的演变。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立相互协调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其中,环境系统的利用是前提,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保障,社会系统的有序是目的。正是在这一综合系统中,人与环境的价值关系将得到全面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顿关于自然价值的哲学认知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顿超越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关于人是世界主宰的片面认识,提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罗尔斯顿有关自然价值的思想实质是要将内在价值的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寻找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价值哲学和环境哲学视角中的环境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深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和促使环境资源核算逐渐逼近人们的期望值,本文首先从环境哲学的视角讨论了环境价值的哲学含义然后又从环境哲学的视角对环境价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了初步的评价讨论结果表明,目前人们对环境资源的价值内涵的把握虽然有了质的升华.但仍然是不彻底的;因而必须对环境价值进行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第三范畴在哲学的认识论上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它从康德的那种认识论的维度中脱离出来。同时,它也不具有胡塞尔的那种现象学的意象关系的介定。它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范畴,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一个中介点上。在齐美尔的第三范畴的概念中,环境伦理学的二元论的倾向被排除了。它也为价值关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