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挑战,2004年,中国发生各类事故80.36万起,死亡13.67万人,伤残约70余万人,大约每亿元GDP死亡1人,每万人中有1人在事故中丧生。”这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局长发出的警告。时值《安全生产法》实施三周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我们思考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更希冀《安全生产法》得到严格的执行,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2.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施工生产由人进行控制操作,人的行为规范与否,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决定作用,因此,做好对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阮勇 《安全与健康》2005,(5S):30-32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即企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安全成本,从多年的事故教训中,我们看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生产安全管理之中.重视人的因素.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一种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生命最庄严的承诺。 人身安全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占有首要地位,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即要着眼于安全知识的灌输,又要着眼于安全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好比人的左右手,而安全意识则是人的大脑。  相似文献   

5.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时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权,所以,企业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生命的需要,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第一”的需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把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良好的群体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9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就全迎刃而解,安全培训是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它是以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于9月10日至11日圆满完成。根据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统计数据,今年报名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共有89000多人。其中,参加《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科目54770人,参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科目54524人,《安全生产技术》科目62075人,《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86485人。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中,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欠缺和不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对下述几种人,是我们安全教育是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棵大树的苍劲挺拔.依赖于每一根系的枝繁叶茂.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靠着班组这个安全基础的扎实牢固。安全工作重在防范.防范事故关键在人。人的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成功的班组安全教育.对于推动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启佳 《安全》1996,17(5):35-36
人的不安全行为再分析与对策杨启佳(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山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是事故致因的三个要素。而人(指操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事故的触发因素。我矿建矿30多年来发生的3977起工伤事故进行归类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通过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逐步从靠人的管理转向靠机制管理,使安全生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媒体报道的各类沉重惨痛、令人发指的群体性安全事故中,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亲眼目睹的单个安全生产事故里,我们不难发现,70%~80%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发生的。著名的海因里奇理论“88:10:2”也告诉我们,100起安全生产事故中88起纯属人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更注重于物因的管理。事实上,在安全事故的致因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浅略地分析了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人因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安全培训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任务,它能使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安全精神需求的不断发展,通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形成和改变人对安全的认识观念和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继续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立非煤矿山安全许可制度,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健全责任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总体水平。2006年全区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杜绝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生产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大多来源于现场作业。生产现场是安全管理的控制点。运用安全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些理论方法,可以提高生产中人的安全意识,减少现场作业中的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06,(8):90-91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9.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减少生产中人身事故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的知觉规律和对发生事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强安全教育,在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上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使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和错误行为的各种因素,保证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能动作用,排除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如在作业中,排除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恼怒忧郁、神经质、过于激动、不顺心等等行为。 根据人的心理过程基本原理,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可归纳为如下六种。 一、麻痹大意 一些人总认为自己干的是经…  相似文献   

20.
一、安全投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需27日,正值香港回归的前夕,北京东方化工厂储料罐区发生特大爆炸和火灾事故,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7亿元。由于原材料中断,导致10多个企业停产、半停产,万余工人待岗。仅此可以完全证明,企业的安全生产好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冲击和影响是直接的。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二、安全投资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效应一般人认为安全投资是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