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生产实践中关于电弧焊作业在人身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出重点针对工矿企业和野外作业的十种主要的触电事故因素,分别为:电焊机机壳漏电触电、人体触及电源触电、二次侧异常电压触电、特殊作业点触电、电焊机空载电压触电、不规范焊接回路触电、电焊机误接高电压电源触电、特殊焊接对象焊前处理不当触电、个人防范欠缺触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触电,对其逐一地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对触电者进行触电急救时应切实注意以下事项: 一、动作要快,尽量缩短触电者带电时间,缩短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中止时间. 二、在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防止触电者被摔伤,防止自己触电和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3.
在对触电者进行触电急救时应切实注意以下事项: 一、动作要快,尽量缩短触电者带电时间,缩短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中止时间。 二、在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防止触电者被摔伤,防止自己触电和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4.
矿山常见的触电事故有: 一、违反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等规程带电作业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人体接触因绝缘损坏的导线或设备带电的外壳造成的触电事故; 三、与电机车架空线接触而触电; 四、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错停、送电等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五、高压电缆触电事故。 预防矿山触电事故的措施有: 一、加强职工的电气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专职电气人员的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近年来国内电力行业触电事故的统计和对典型触电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从管理制度、工作规程、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典型措施,从而降低作业人员在电气工作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触电保护器在全国各行各业中都有使用,有效地防止了一些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但是,触电保护器问世不久,一部份同志对它还不太了解。为了能使更多企业认识它、应用它,有必要对触电保护器的基础知识作一简单介绍。 触电保护器是一种在低压(500伏以下)线路中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剩余电流断路器频繁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以偶次谐波变化率最小值阈值、工频变化量阈值、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相结合的三重判据.首先,搭建活体触电试验平台,获取活体不同部位的多组触电试验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触电波形谐波特征,并计算出触电时刻偶次谐波变比率最小值阈值和工频变化量阈值.其次,搭建人体触电仿真模型,发现存在相似的...  相似文献   

8.
赵秋生 《安全》2012,33(5):10-13
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目前还没有标准明确给出,然而在制定触电防护的安全标准时又无法回避,因此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应用。本文以现有人体电流效应数据为基础,分析明确了触电危险评估时人体阻抗的标准取值、人体电流安全阈值和人体电压安全阈值,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读。此举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现有标准对触电防护措施所提技术要求的含义,从而更科学正确地应用各种触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是在使用电焊机进行电焊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焊接环境、非正常防护、不正确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触电.每一起触电事故都伴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现场也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一、触电事故的现状据统计,工伤事故中,触电事故的死亡人数,1961年达到过482人的高峰,而自1980年以来,每年死于触电的人数已降为100人以下,呈减少的趋势。这是由于行业负责人对防止触电事故开始有了认识,并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的结果。触电事故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死亡。以1983年为例,触电者需工休四天以上的触电事故,死亡率达19.5%,比交通事故的死亡率11.5%还要高。  相似文献   

11.
触电形式、触电防护措施、供电系统的选择属于触电防护的基本问题.就触电形式而言,存在分类不完整、不同分类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从触电相关导电体着手,提出了多层次系统化触电形式分类方法.就触电防护措施而言,就IEC最新标准由“平面式”分类转向“立体式”分类的深层意义进行了解读,并对“立体式”分类方法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指明我国翻译制定的等同标准未能充分体现IEC“立体式”分类方法的真正用意.就供电系统选择而言,“只能借用过流保护装置完成漏电保护”时代已经结束,建议我国从标准层面上放弃对TN供电系统的推荐,积极推广TT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金山 《劳动保护》2006,(12):72-73
触电急救指的是对触电人员实施的现场抢救。人体触电后,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失去知觉,从外观上呈现出死亡的征象。实践证明,由于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能量较小,多数情况下不能对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坏,这时人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一种“假死”状态。如果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绝大多数触电者是可以“死”而复生的。触电急救的主要原则触电事故是比较特殊的事故。因此,触电急救必须掌握3项原则,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原则之一:迅速切断电源触电急救的前提就是要迅速切断电源。一方面,通电时间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触电事故的种类、规律、危害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苏劳动保护》2007,(6):29-31
一、触电防护技术 1.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1)触电形式按照人体及带电体的接触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以分为下列4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谎失措,束手无策,必须马上切断电源。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另外,当发生触电时,触电者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救护者触电。怎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因漏电而造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电气火灾和设备烧损等事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1986年全国工矿企业中因触电而死亡的事故数占工伤死亡事故数的8.5%,其中在低压线路中的触电死亡事故,占触电死亡事故的85%。目前,我国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约为1人/1亿kwh,比美国、德国、日本高20倍。因此,发展漏触电保护技术,推广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7.
杨美荐 《安全》2008,29(5):55-55
(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②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相似文献   

18.
韩树堂 《安全》2002,23(2):31-32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间接(如通过潮湿的空气、水或其它)接触电源或被雷电或高压电击中,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抗体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之为触电.日常生活中,触电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自1949~1987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共发生触电伤害事故75次,受伤80人次,其中死亡8人。这些触电伤亡事故按触电电压、发生的月份、受伤工种及伤亡程度等分类如表1~4所列。近年来,我局建立健全了各种用电规章制度,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安全用电技术教育,并制定与实施了一些用电的技术措施,但触电伤亡事故与损坏设备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掌握触电事故的规律,制订措施,更好地做好安全用电工作。一、对触电事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触电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当发现触电事故时,首要的就是要尽快使触电者解脱电源。解脱方法得当可挽救生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解脱方法不得法将会使事故扩大。因此了解和掌握解脱触电者的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就解脱触电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浅析。1 解脱触电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