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机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欢  李亚林  时亚飞  李野  何姝  杨家宽 《环境化学》2011,30(11):1877-1882
针对污泥的固化填埋或建材化利用等后续处置方式,采用FeCl3与生石灰、粉煤灰两种骨架构建体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复合调理剂对市政污泥进行调理.通过污泥真空抽滤、离心脱水及比阻测定实验,分别确定FeCl3、生石灰、粉煤灰的优化投加量为2.0 g.L-1、20.0 g.L-1、30.0 g.L-1.在优化投加量下,污泥比阻可降到...  相似文献   

2.
污泥堆肥过程中主要性质及氮素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灵  王成端  姚岚 《生态环境》2008,17(2):602-605
目前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比较严重,通常达到50%左右.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污泥和秸秆为原料,进行了不同配比条件下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各主要性质及各种形态氮素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有效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在pH值和温度较高条件下的氨气大量挥发是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且不同的物料配比会对氮素损失造成影响,C/N比低的配比氮素损失较大.适当降低堆料温度、添加酸性物质以降低pH值等措施均可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3.
复合添加剂对污泥堆肥化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粉煤灰(0%、5%、15%、25%、35%)和生石灰(0%、1%)进行污泥堆肥试验,并将堆肥产品应用于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污泥堆肥产品重金属(Zn、Cu、Cd、Ni)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粉煤灰和生石灰复合添加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污泥堆肥过程中,p H值整体呈现上升-稳定下降-稳定的变化规律,重金属Zn、Cu、Cd、Ni含量因稀释效应呈现轻微下降;添加35%粉煤灰和1%生石灰处理,重金属Zn、Cu、Cd、Ni含量达到最小值,分别为611.20、226.18、1.49、68.74 mg?kg~(-1)。(2)Zn、Cd、Ni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随着粉煤灰添加量增加,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Zn、Cd和残渣态、有机结合态Ni含量逐渐增大,交换态、碳酸盐态Zn、Cd、Ni含量逐渐减小,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下降。(3)施用添加25%粉煤灰和1%生石灰的污泥肥料后,玉米地上部分干重最大为21.2 g,玉米重金属Zn、Cu、Ni、Cd含量均达到最小值19.44、13.73、0.08、0.45 mg?kg~(-1),基质重金属Zn、Ni分别达到最小值79.44、0.75 mg?kg~(-1)。以上结果说明,添加粉煤灰和生石灰进行污泥堆肥化对重金属总量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改变重金属形态,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其中,添加25%粉煤灰与1%生石灰污泥堆肥产品,有利于重金属由不稳定态转变成稳定态,也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氨基酸,常被作为特种畜禽养殖的鲜活饵料或蛋白质饲料添加剂,但是其饲喂原料要么成本较高,要么为了降低成本而导致其死亡率上升。利用城市污泥饲喂黄粉虫幼虫,以期达到既降低黄粉虫饲喂成本,又为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个新的解决途径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四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影响因子(温度条件、污泥和麦麸配比比例、黄粉虫幼虫饲养密度及虫体规格大小)对黄粉虫幼虫生长速率、死亡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试验饲养前后黄粉虫及虫粪和饲料剩余物混合物中营养成分、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探讨黄粉虫幼虫在城市污泥中生长的适宜条件,以及黄粉虫处理城市污泥的效果。利用城市污泥饲喂黄粉虫幼虫时,饲养温度在20~25℃,饲养密度为0.2 g·cm~(-2),污泥和麦麸配比为1∶1时黄粉虫幼虫生长快,死亡率低。利用城市污泥喂养后黄粉虫幼虫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磷、钾、钙、镁含量提高;提高;与城市污泥相比,黄粉虫幼虫虫粪的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氮、钾、钙、镁含量则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粉煤灰钝化污泥人工土壤上高麦草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粉煤灰钝化污泥显著增加了高麦草的干物重.脱水污泥加入其鲜重的10%粉煤灰钝化后再按1∶1和1∶5体积比与土壤混合配成的人工土处理和加入其鲜重的35%粉煤灰钝化后再按1∶1体积比与土壤混合配成的人工土处理高麦草的产量都显著高于自然土壤施用化肥的处理,高麦草的发芽率也不受影响.随着粉煤灰加入量的增加,高麦草地上部Ca,Mg和B的浓度(w/%或w/mg.kg-1)增加而K,Fe,Mn和Zn的浓度下降,高麦草根中Fe,Mn,Cu和Zn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地上部中的浓度.所有粉煤灰钝化后污泥人工土壤高麦草都没有出现N和P的缺乏和重金属毒害,说明合适比例的粉煤灰钝化污泥人工土壤是高麦草的良好生长介质.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淋滤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城市污泥作为培养介质,利用以硫代硫酸钠作为生长基质进行生命活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和氧化硫硫杆菌(T.t)来淋滤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研究了不同底物含量及不同驯化污泥接菌量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驯化污泥接种的条件下,最佳基质投配率为10 g·L-1;驯化污泥接种培养可以缩短污泥的酸化周期,并且在相同投配比条件下,接种培养较不接种培养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驯化污泥接种量为10%、投配比为7 g·L-1时,污泥中主要超标元素Cu、Zn、Cd和Ni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2%,88.9%,82.4%,和68.4%.同时,处理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满足污泥农用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污泥与稻草、粉煤灰混合堆肥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林兰稳  钟继洪  谭军 《生态环境》2005,14(5):678-682
利用城市污水污泥与稻草、粉煤灰混合进行堆肥,分析评价不同物料配比堆肥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及其农用价值,探讨了污肥绿化利用的土壤环境容量。结果表明:采用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稻草、粉煤灰按照4:1:0.6~1.2的比例(质量比)混合堆肥,60d后,堆肥的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态养分提高,重金属含量比原污泥有较大幅度降低,粉煤灰对污肥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堆肥后的物质疏松,臭味消失;由最小限制因子重金属Cd决定的污肥年最大施用量(连续20a)为82.0t/hm^2(污肥B)和72.1t/hm^2(污肥C),由N决定的污肥年最大施用量分别为31.33t/hm^2(污肥B)和32.49t/hm^2(污肥C)。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柠檬酸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市政污泥比较,探讨了固体浓度和上清液有机物对污泥pH缓冲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污泥的pH缓冲容量(9.50 mmol·L~(-1))比市政污泥(6.61 mmol·L~(-1))高出40%以上.污泥体系的固体浓度越大或上清液中有机物物浓度越高,则污泥的pH缓冲容量越大.污泥的pH缓冲容量与污泥固体和上清液pH缓冲容量的加和并不一致,但上清液有机物均比固体浓度对污泥体系的pH缓冲容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城市给水厂给水污泥用于烧制粉煤灰-粘土砖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给水厂产生的净水污泥(以下简称给水污泥),已成为治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紧迫任务,以给水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含水率60%-80%的给水污泥-粉煤灰-粘土烧制砖的成型、性能检测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给水污泥-粉煤灰-粘土砖中掺人30%-45%(体积比)给水污泥,烧制成品符合国家标准(GB/T 5101-98)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工段市政污水培养小球藻过程中生物量与氮、磷、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率,利用灭菌前后的进水、初沉池出水、污泥脱水液培养小球藻,经过7 d培养,在未灭菌污泥脱水液中获得最大藻生物量1.17 g/L;总氮、总磷、氨氮、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5.3%、99.0%、90.4%、62.0%.为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液培养小球藻的生物量,对比两种低成本外加碳源CO_2和粗甘油不同浓度(CO_2:5、10、15、20%;粗甘油:1、2、4、6 g/L)下的藻生物量与污水处理效果.结果在5%CO_2和2 g/L粗甘油条件下得到最大藻生物量,分别为1.57 g/L和1.45 g/L,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1%和99.3%,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5%和97.5%.本研究表明未灭菌污泥脱水液更适合小球藻的培养,外加碳源于该工段污水中可提高藻生物量和氮的去除,结果可为能源微藻培养耦合实际市政污水处理和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的再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