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了大庆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重金属含量和本地区土壤环境重金属现状监测值,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土壤属于天然低背景,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污水厂污泥泥质特性,分析堆肥后污泥土地利用前景与环境影响,建议城市污泥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为大庆污泥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从监管角度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污泥贮存单位、污泥处理处置单位提出具体污染防治要求,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污泥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收集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最新工艺.为减小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随意排放给环境带来的风险,应加强污泥的相关监测.在此阐述了污泥相关监测最新执行标准、分析方法,提出污泥处置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需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监测并统计了大庆市四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重金属含量水平,与标准比较发现: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水平整体不高,完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标准》CJ/T249-2007的重金属标准的要求,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A级标准的要求。为大庆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污泥是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产生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给城市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城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污泥的主要来源、性质及其产生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体系及出路,指出采用合理的多元化路线无疑是解决上海污泥处置的理想路线;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应加速建立和完善各类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设立污泥处理与处置的专项规划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随着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污泥产生量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分析了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结合扬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只有焚烧和送生活垃圾场填埋的现状,探讨了扬州市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十三五”期间铜川市固体废物统计数据,梳理了各类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总量分别为8 560 300、9 777.23、4 472.28、763 100、38 000 t。受工业生产、管理水平、疫情等因素影响,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处置量年度变化不均衡;针对危险废物铝灰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农村固体废物分类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对污泥的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常规污泥处置目标和常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的方式、污泥焚烧的方法、污泥土地利用的措施.同时对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污泥干化后进行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最终处置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  卢滨  沈旭  方成  何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59-62,70
在总结国内工程中得到应用的污泥处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污泥处置方案选择原则,提出杭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方案。近期污水处理厂污泥仍送至有机肥料厂进行堆肥,但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使污泥肥料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泥农用标准;由于污泥为中度污染污泥,必须减量化处置和利用,随着干化焚烧技术和建材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杭州市主城区污水污泥应选择以干化焚烧和建材利用为主,其它技术为辅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同时介绍了多种可行的处置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