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分析方法评价、推荐Ⅰ、物理类 1、pH (1) 简介从陆地填筑点新产生的沥滤液呈酸性,pH在4—5之间,这是由于此种沥滤液中主要存在挥发性游离脂肪酸的原故。生物性比较稳定或者“较老”的沥滤液,pH在5—8之间,主要是由于酸式碳酸盐缓冲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水的碱度     
凌绍森 《环境保护》1989,(11):30-31
水的碱度也是酸的消耗量,它表示使水pH值升高到4.8以上的各种成分的总和。形成水中碱度的物质,有以多种形式存在的酸式碳酸盐(重碳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合物等。通常对水中碱性成分的测定,是使用标准酸溶液滴定,直至达到规定的pH值为止,将所消耗的酸量,计算成与其相对应的碳酸钙量表示碱度,以水中含CaCO_3 1毫克/升为碱度1度。  相似文献   

3.
二、分析方法评价推荐Ⅱ、有机物从近期建造的填筑点渗出的沥滤溶,由于大量存在溶解性有机物,是有害的,例如挥发性脂肪酸。对这样的沥滤液进行以下项目分析很必要。生物性较稳定的沥滤液的有机物浓度一般很低,不会产生臭味,仅使样品改变颜色。 1、化学需氧量(COD) (1)简介 COD、TOC、及BOD三者之关系与沥滤液的浓度、填筑年代有关。这三个项目都是测定有机物的某一个方面。从新建成的填筑点生成的沥滤液BOD与COD的比值可高达0.8,一般在0.5以上,而生物性稳定的沥滤液的比值可减低到0.1以下。同样,COD/TOC的比值可以从3.5降低到1以下,一般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的负压蒸发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压蒸发法处理上海市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贮坑沥滤液,实验研究了沥滤液蒸发过程中冷凝液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中含有高质量浓度的挥发性污染物,低碳醇和碳原子数不大于7的挥发性有机酸(VFA)约占沥滤液中有机碳质量浓度的50%;沥滤液直接蒸发可将原液转化为原液量的84%,不含氨氮,有机物质量浓度为原液的21%,且90%以上为VFA及低碳醇的冷凝液,以及有机物质量浓度浓缩了4.4倍,适于焚烧处理的浓缩液;通过蒸发处理,沥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蒸发用能可取自焚烧热能回收后的低温位热能,降低了蒸发处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X752 .012(X) 201的7煤炭的流化床燃烧产物的特性二Charaeterizationofp代刁uets伽m flui必zed一晚d comb迸tion ofco以[刊,英〕/Vratislav Bedh如k.二// J.龙r Waste Manag.As-soc.一2(XX),50(n)一1920一1928环图6155利用煤炭的流化床燃烧技术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并在实际的科技应用中发挥着无尽的潜力。作者研究发现:煤炭的流化床燃烧的产物有它的特性。流化床燃烧的产物的化学成分,多环芳烃的成分及流化床燃烧产物的水沥滤液的有毒金属,和未燃烧炭的成分,流化床燃烧产物的沥滤液的固化能力和形成固体的巨阵的能力及发…  相似文献   

6.
二、分析方法评价推荐Ⅲ、无机物在近期填筑点产生的沥滤液中,无机污染物约为总污染物的一半,而在生物性稳定的沥滤液中,它则占主要的部分。当砂土对污染物产生衰减作用时,有几种污染物仍然存在,难于排除。 1、氯化物 (1)简介沥滤液中,氯离子是其中的一种主要阴离子,由于它的惰性特征,常常用它作为砂土里监测沥滤液的标示物。所有的测定方法都基于它能形成络合物、沉淀物或金属氯化物。常用的方法有银量法、硝酸考汞法和电  相似文献   

7.
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滤的工艺参数优选和反应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筛选污泥生物沥滤中硫杆菌混合菌液的最佳接种量,并对生物沥滤的重金属形态变化和酸化过程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2%接种量时,污泥中Cu Cu2 ,Pb2 和Zn2 可在4~6d达到与高接种量相同的沥出效率,沥出率分别为96 5%,41 4%和82 9%.Cu Cu2 从污泥中的沥出主要是通过直接机制由硫化物转变为交换态,Pb2 的沥出主要是由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将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结合态转变为交换态,而大部分Zn2 通过间接机制由有机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沥出.污泥在硫杆菌的产酸作用下,pH值呈下降趋势,最终稳定在1 6左右.另外分析了沥滤液中NH 3 N变4 N、NO-化以说明生物沥滤过程中污泥细胞的水解情况.  相似文献   

8.
COD_(Cr)在线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由于用溶液的强腐蚀性,阀体、管路难以承受,且消解滴定控制及终点检测等不易解决,使在线自动检测成为难题。本文就此进行研究与实践,采用气动方式,药液不经任何泵阀完成移液、计量、试剂加置;采用风冷与水冷(不流动水)相结合的回流方式加热消解;采用精密注射泵完成氧化还原滴定,通过特定波长的单色光源检测滴定终点;全过程由微电脑控制,实现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9.
水的总硬度测定采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实验中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代替人工进行样品分析,由颜色突变判断滴定终点改为电位突变,具有高硬度样品预判断、滴定干扰小、准确度高、节省人力、便于数据记录统计比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土地填埋是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在填埋场中,由于降水的淋滤作用而产生的沥滤液,能对地下水文地质环境造成很多危害,必须对其加以控制。本文分析了填埋沥滤液的危害性、成份构成及产生、运移机理,并提出了一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城市生物沥浸污泥脱水性能与污泥静置沉降时间的关系,对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工程化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以城市生物沥浸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温条件下(5℃和15℃)污泥静置0~6d过程中,污泥pH值和脱水性能(用比阻γ表征)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实验室污泥比阻与厢式压滤机中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增加将有利于污泥沉降,在实际运行中沥浸污泥可选择静置0.5d再进行压滤脱水.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冬季(5℃)和春季(15℃)城市沥浸污泥pH值和比阻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静置6d后,pH值分别从3.93和3.87上升到5.10和5.32,比阻γ分别从1.72×1012m·kg-1和1.76×1012m·kg-1上升到3.08×1012m·kg-1和5.82×1012m·kg-1.实验室污泥比阻测定和厢式压滤机中试结果表明,不同静置时间下污泥比阻γ与压滤机压滤脱水V-t/V曲线(V:滤液体积;t:过滤时间)斜率k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用污泥比阻γ能准确地反映出生物沥浸污泥的压滤脱水性能.这对生物沥浸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山降水酸度及电导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黄山降水酸碱度和污染程度的总体特征,对2006~2011年黄山光明顶气象站常规监测的降水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81~5.57,2009年之前,降水酸度加强,之后酸度减弱;降水平均pH值冬季最低(4.78),夏季最高(5.33);出现频率最高的降水事件为弱酸性到中性,总酸雨频率为46%,酸性降水累积雨量约占总雨量的45%.②年均降水电导率在16.91~27.84μS.cm-1,无明显年变化趋势.电导率在15μS.cm-1以下的降水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15~25μS.cm-1之间.2010年2月~2011年12月,按日进行降水平行采样、存储、运送到实验室进行pH值与电导率测定和离子成分分析,对此期间的现场测定与实验室测定的两组pH值、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组pH值间、两组电导率间都显著相关,但从山上现场到实验室,降水pH值向中性方向偏移,偏移幅度与降雨量和现场pH值有关,电导率的变化量与总离子浓度有关;现场pH值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1).②使用一次性采样袋采样,pH值偏差变小,电导率之间相关性更强,两组pH与电导率间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与中东部其他高山站的观测结果相比,黄山降水酸度弱,离子污染程度轻.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1):38-40
燃料电池以氢或富氢气体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0W-1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用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电池,融熔碳酸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池。  相似文献   

14.
1.适用范围1.1 本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pH值的测定.1.2 水的颜色、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较高含盐量均不扰测定;但在pH<1的强酸性溶液中,会有所谓"酸误差",可按酸度测定;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通常称为"钠差".消除"钠差"  相似文献   

15.
海水淡化水在既有管网输配的铁释放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一梅  刘扬  赵鹏  单金林  杨所印  刘伟 《环境科学》2012,33(4):1216-1220
由于具有强腐蚀性,海水淡化水在既有市政管网输配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红水"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网中铁的释放.为了研究控制既有管网中铁释放的有效措施,对管龄为30~40 a的钢管和灰口铸铁管内壁的腐蚀瘤进行分析,主要组成物质为Fe3O4和FeOOH;选择腐蚀较严重的钢管进行静态浸泡试验,重点分析了自来水和淡化水的掺混比、pH值、碱度、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铁释放的影响,并以铁浓度为控制量,初步给出了海水淡化水在既有管网中安全输配所需满足的水质条件:自来水和淡化水的掺混比≥2∶1,pH值在7.6以上,碱度>200 mg.L-1.  相似文献   

16.
定pH值下垃圾焚烧飞灰酸中和容量与元素浸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王伟  万晓 《环境科学》2008,29(2):529-534
采用定pH值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垃圾焚烧飞灰的酸中和容量和元素的浸出行为.实验中将浸取液的pH值分别控制在4、5、6、7,持续滴定150 h,在不同时刻测定溶液中主要元素和重金属等多种组分的浓度.研究表明,在每个pH值条件下,在滴定最初阶段,累积的消耗酸量迅速增加,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酸的消耗速度逐渐下降,在20 h左右,飞灰的中和反应趋于稳定.随着滴定的pH值由7下降到4,飞灰表现出的中和能力也相应加强.由于形成机理和在飞灰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滴定过程中,各种组分表现出不同的浸出行为,K、Na、Ca和Cl的浸出不受中和反应的控制,Si和SO24-的浓度在滴定初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Cd和Zn的浸出速度与酸的消耗速度基本相同,Cu、Pb和Cr的浸出慢于酸的消耗.利用定pH值滴定实验能更好地研究飞灰浸出的过程和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准确预测和评价重金属的浸出行为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山云雾水及降水pH值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城市降水酸度的监测,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我们也曾对城市和山区降水酸度作过考察,但对高山云雾水和降水pH值对比观测见之不多。从高山云雾水和降水的pH与化学成分的测定,可以了解云、雨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这里主要介绍1982年5月和1983年4—6月在福建省石塔山云雾考  相似文献   

18.
有关酸性矿井水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酸性矿井水状况的大量调研和水质实测,对酸性矿井水的组成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 pH 值与酸度、pH 与总铁,pH 与 Fe~(2+)、Fe~(3+)的关系,得出了酸性矿井水中的酸度主要是金属盐水解而形成的,强酸酸度非常小等结论。此外,本文还对酸性矿井水监测分析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酸性水动态淋滤与静态浸泡土壤中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研究了不同pH值的淋滤液对土壤的动态淋滤及静态浸泡,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不同pH值淋滤液在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出液中氟浓度以及淋滤后残渣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淋滤液的pH值、淋滤时间以及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对氟的淋出影响重大。淋滤液的酸性越强,土壤中氟的最大淋出浓度越大,土壤中被淋出的氟含量越高,淋出率也越高且氟的淋出主要集中在淋滤初期60h内,后渐趋于平缓;动态淋滤淋出的氟含量及溶出率均稍高于静态浸泡,这可能源于动态淋滤较强的分子运动,进而使提取剂充分渗透到土壤基质中。黄壤、黄棕壤、水稻土在pH=3的淋出液中的氟浓度变化曲线表明土壤淋洗作用更多的是将土壤中的可溶性氟盐淋洗掉。可溶性氟盐越多,被淋失的氟就越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理解林丹的环境行为,采用安瓿瓶-震荡器研究水体系,对不同酸度条件下林丹水解反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酸度是影响林丹转化速率的重要因素.以pH值~7.4为界分为两部分,pH值<~7.4为酸性和中性催化,反应周期长(半衰期>1000d),检测到的产物少(只有五氯环己烯),是与酸度无关的零级反应;pH值>~7.4为碱性催化,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率从pH8.30的0.0057d-1增加到pH12.02的46.58d-1, 是OH-的一级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产物的分布也与酸度相关,1,2,4-三氯苯和1,2,3-三氯苯是中间产物五氯环己烯和OH-的二级反应产物, 1,3,5-三氯苯的形成受pH值影响最大,从pH8.30的次要产物(1%)成为pH12.02的主要水解产物之一(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