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应设置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专题,对规划区域小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回顾性评价,从中发现小水电资源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规避的对策。海南省小水电资源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小水电资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专题案例。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及现场调查发现,选址不当、断流、减水、沙化、景观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及外来物种入侵、水土流失、用水矛盾、影响渔业资源等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环境行政管理虚位。主要对策有:在小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将环境法规符合性及环保投资列为重要内容;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加强竣工环保验收;将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等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纳入常态工作范畴。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正以一项崭新的事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展起来。农业区域开发是一个资源投入、产品产出和改变环境的过程。因此,农业区域开发的效益,是研究资源的分配、利用、保护和组合的经济效果科学。随着农业区域开发的深入开展,各地都收到了一  相似文献   

3.
区域开发强度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文章以中部6省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2006-2015年区域开发强度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关系,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论如下:从总体上看,中部6省的区域开发强度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良好协调程度;从时间上看,2006-2015年中部6省的区域开发强度、环境资源水平及二者的协调度都处于平稳或波动上升;从空间上看,河南的区域开发强度和环境资源水平的协调度已经到达优质协调的程度,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协调度为良好协调,山西处于中级协调状态,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南北低"的状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各有不同。基于此,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吸引高技术人才,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密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区域开发环境影响和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开发激励政策和规划的实施,使其区域化和商业化开发将逐步展开。煤层气区域开发有别于常规天然气,主要表现为井网密度大、疏水降压排采和加压集输。大量煤层排水可能污染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影响水生态、土壤侵蚀等;井网密度大意味着要建设更多的井场、道路、管线、集气压缩站等,则单位面积地表扰动大,导致景观生态破碎化和生态退化等;煤层气压缩机增压集输、其它油气田重型机械、增加的交通流量影响区域声环境质量;压缩机燃气废气、煤层气放空、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针对煤层气开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提出煤层气开发应以水平井为主减少地表扰动。我国水资源极度缺乏,对煤层排水应合理处置,淡水应考虑综合利用,高矿化度水应考虑回注地下。  相似文献   

5.
改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新构想中山大学李挚萍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现状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所谓建设项目是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等。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对项目的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污染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仅仅依靠开发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是有限的,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污染可能更为有效和经济,清洁生产这种先进的环境保护战略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2,(10):11
继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在参与综合决策、防范布局性生态环境风险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后,2012年,环保部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这是处理好开发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区域开发与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规模区域开发,浅要分析了非工业化城市开发所来带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减缓措施。我国城市区域开发发展极为迅速,规模大,效益显著,在环境保护上普遍存在区域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认真实施环境保护手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产业结构、效益结构、投资结构持续向好,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隐患也日益显现.为彻底消除污染场地带来的风险,实现净地流转与开发,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等问题逐步凸显,遗留了大量存在潜在污染隐患的场地,亟须加快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与创新。本文从对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场地污染预防与调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效果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污染场地监管和再利用四个阶段纳入多样化、差异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工具,形成税费、补贴、价格、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低影响开发(LID)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低影响开发对径流水文水质的作用效果不仅受到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工程措施的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这些因素对低影响开发技术作用效果的影响,归纳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现存问题,提出改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一些措施,可为低影响开发的应用与普及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实现环境效益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ree industries and wastewater and COD discharge of Beij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ently,withtheswift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 ,thewateruseamountandwastewaterdischargebecomebiggerandbigger,andthewaterqualityisgettingworseandworse .Soilandagriculturalproductshavebeenpollutedbythewastewater,andpeop…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圳10个国控监测点位大气自动监测数据以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等相关情况,借助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方法,对深圳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较好水平,自2006年以来呈改善的趋势,机动车、电厂、港口码头、工业则是深圳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优化的经济结构、下垫面组分类型多样等城市下垫面特征等均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部的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分水镇工业各行业的结构特点及各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特点,建立水环境--经济工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工业生产总值最大和COD排放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量化分水镇2010年工业结构,选择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工业结构优化方案,提出具体的工业产业发展建议,达到减少工业污染物对境内长江次级河流瀼渡河的污染,有效地改善瀼渡河水质状况,同时保证分水镇社会、经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文章同时也对三峡库区小城镇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获得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满足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成都市某区为例,通过研究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近五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探索中国城镇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为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从2006年开始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这种变化与主要能耗结构变化明显相关,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清洁能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能源、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市发展与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北京市发展和环境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把握环境质量-污染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等对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演变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国外主要城市,分析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和建议。研究将为解决北京市水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世骏 《环境科学》1986,(5):2-3,1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社会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在《环境科学》创刊十周年之际,笔者谨以此文表示纪念和祝贺。 一、环境的整体性 经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有二:一是重视整体经济利益,一是促进协调发展。环境是由若干成分构成的空间,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社会条件的综合体。由于构成综合体的主成分不同,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环境以及陆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等。环境既是若干成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论上海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是资源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10年多来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局部质量有所好转的现状:指出了实现2010年上海环发目标,主要对策措施: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较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立法、强调法制和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评估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及沿海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以辽东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对近岸海域水质环境进行了评价;基于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经济产业结构等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大连和葫芦岛近岸海域水质环境显著优于辽河口附近的盘锦、营口和锦州;海洋功能区和海水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不同功能区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及内梅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沿海城市人均GDP和海水水质指数呈“倒U形”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42.3%,经济产业结构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31.8%,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产业结构直接影响贡献率为16.5%,而自然地理位置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以及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累计解释贡献率为58.9%。研究结果表明,围填海管控、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及沿海产业结构优化对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