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娜 《民防苑》2009,(6):36-36
最近,我国各地已经感受到热浪袭来。不少地区在二月份就达到了25摄氏度左右,让人感到似乎初夏突然来临。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已经历了多日的高温天气。英国气象学家最近发表气象预测报告说,今年夏天将很“汗”,将迎来近年少有的炎热夏季,人们需要做好避暑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
“昔日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三九绿杨柳,又是一个暖冬年啊!”这是人们面对今冬暖和天气发出的惊叹。人们不禁在问:“地球气候增暖还将持续吗?”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2001年是“世界气象组织”自186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居第二位高温年,气温略低于1998年。以1961—1990年世界平均气温为标准计算,2001年气温超过平均值0.42摄氏度。141年来,世界曾出现过23个高温年,仅20世纪90年代就有9个高温年。20世纪的100年中,全球变暖是一种普遍现象,气温比19世纪上升0.6摄氏度以上,20世纪最后25年,地表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前75年加快3倍,其中有22年高温年。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6,(3)
夏季即将来临,天气渐将炎热,你可知道,有两种以热为特征的气象灾害和一种以热为特征的污染吗?它们就是高温热浪、干热风和热污染。高温热浪对于上海人来说,是较为熟悉的气象灾害。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季节经常在  相似文献   

4.
冬不冷,夏不热,这里的天气十分温和,夏日非常凉爽……这是法国小学教科书在介绍欧洲地理环境时,常常津津乐道的赞美之词。的确,夏日凉爽的天气一向让欧洲人引以为豪,在那里,绝大部分住宅不装空调似乎成了欧洲气候宜人的印证。然而,2003年入夏不久,滚滚热浪便席  相似文献   

5.
2003年我国十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峪  王凌  祝昌汉  张强 《灾害学》2004,19(3):76-80
2003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象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特别是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南方持续的高温热浪及伏秋连旱,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低温阴雨、秋汛、台风、局地暴雨等也较为突出.本文利用我中心气候业务系统所得资料,对2003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高峰 《防灾博览》2016,(4):64-71
2015年,被认定为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年,而2016年将由于目前的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变得更加炎热.不过在接受炎热炙烤之前,我们却在暖冬中迎来了霸王级的寒潮,短短几天时间,从温暖到速冻,真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霸王级寒潮 当呼伦贝尔市-58℃的天气预报刷爆朋友圈的时候,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寒潮驾到了.  相似文献   

7.
在7月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的一位好朋友冒着骄阳在动物园里游览。他打电话来告诉我:"此行不划算,大多数动物都在睡觉。"在炎热的夏天,大多数动物都会尽量减少活动,以躲避高温的伤害。过了一会儿,这位朋友又打电话来问我:"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人们可以躲在有空调的屋子里。而那些可怜的生物,尤其是野生环境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恶劣天气的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酿成了种种气象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夏天我国有400多个气象站点测出,当地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不少地方出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异常高温不仅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共同影响下,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发生、日趋严重。为了分析屋顶亮化、城市绿化和地表增湿在调节城市热力环境、缓解城市高温灾害中的作用,本文选择了2013年8月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式的WRF模拟系统,采用屋顶亮化、屋顶绿化和地表增湿3种不同的调控方案模拟分析其对城市热环境、湿度和近地面热量通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的降温效果和影响时段。研究发现:(1)3种调控方案通过改变城市地区的辐射过程或者能量平衡过程,降低白天尤其是正午时分的近地面气温,可有效的减缓夏季城市地区的高温热浪。(2)采用地表增湿方案,当城市街道表面含水层厚度从0mm增加到3mm时,潜热通量迅速增加,感热通量迅速减少,降温迅速。这说明在白天用较少水量多次对城市街道增湿,是一种显著降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每到夏天,炎热令人们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连续多日的高温更是令不少人脾气暴躁,"一点就着"。炎热还会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摩擦和纷争不断增多,甚至演化成暴力犯罪。美国科学家在知名学术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称,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暴力犯罪正在逐渐增多,社会冲突不时发生,甚至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流血冲突。  相似文献   

11.
热浪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热浪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夏季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加之其对人类健康的显著影响,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介绍了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相关因子,分单因子、双因子和多因子介绍了热浪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目前热浪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并对如何降低热浪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的气象灾害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出现了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阴雨、台风等主要气象灾害和天气气候事件.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民政部收集的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对我国发生主要气象灾害予以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1月中旬,弥漫欧洲大陆的冷空气让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伤透了脑筋。难得周末有个好天气,库黎奇,这位来自莫桑比克,现就读于利比庞克维亚农学院的小伙子,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180公里外的图盟克小镇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东南部高温灾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超 《灾害学》2004,19(Z1):34-38
利用1953至2002年广西玉林市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桂东南高温灾害天气气候特征,并概括出造成桂东南高温灾害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类型,总结出各种高温灾害天气环流形势的中短期预报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3,(2)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在沙特阿拉伯那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正向圣地麦加走去。朝圣,是教徒们一生中的最大心愿。可是,这是非常艰辛的旅途:沙漠里的气温常常高达40多摄氏度,又没有足够的水,终于,有些人再也迈不动自己那疲乏的双脚,一个、两个、三个……有一年,一下子就倒毙好几千人。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揭示了九十年代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的异常冷暖气候事件及其相应的环流形势。着重回顾了全球热浪、暴雨洪涝、大范围持续干旱及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对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一些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内罗华毕表一项报告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融化加快,冰川湖泊水位不断增高,最终会造成许多湖泊决堤。 这份报告总结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高山综合发展中心多年来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该项研究对尼泊尔境内的3252个冰川和2323个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674个冰川湖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测。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长了整整一摄氏度,冰川和积雪的融化速度的加  相似文献   

18.
辽宁气候变化及若干气象灾害的事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来辽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5年来辽宁的干旱有增加趋势、洪涝减少,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沙尘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安市1951-2006年气温、降水、风以及天气现象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在全球变暖及城市发展背景下,西安市城市干旱、城市内涝、高温热浪、大风、冰雪天气、雷电灾害等主要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城市干旱仍是西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降水呈现减少趋势下,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增加,城市内涝严重;高温热浪、雷电灾害、大风、降雪冰冻天气等城市气象灾害对城市的正常运转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REOF的四川省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温热浪的国家标准计算四川省155个站点1959—2016年5~9月逐日热浪等级并统计热浪天数,采用REOF分析研究四川省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用"取最小分类值法"将四川高温热浪划分为盆地盛夏热浪区、盆周盛夏热浪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盆南盛夏热浪区和常年无热浪区5个区域。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温热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多趋势,其间2006年和2016年尤为显著;(2)四川高温热浪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盆地盛夏热浪区范围最大、高温热浪强度最强,其次是盆周盛夏热浪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和盆南盛夏热浪区范围较小;(3)各个热浪类型区域的阶段性变化有所不同,盆地盛夏热浪区20世纪60—70年代高温热浪有增多的趋势,80—90年代前期高温热浪偏少偏弱(受凉夏影响,其它各区类似),1995年开始高温热浪增多增强趋势十分明显;盆周盛夏热浪区,1998年以前少有高温热浪,1998年以后增多增强,2016年高温热浪罕见;盆南盛夏热浪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高温热浪趋弱,80年代和90年高温热浪天气较少,2003年以后增多增强,2013年高温热浪尤为突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2005年以前出现高温热浪的机率较小,2005年以后明显增多增强,2014年强高温热浪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