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8月3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从1980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工业企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 ;现有企业经过努力暂达不到标准的 ,不得超过90dB。到1987年在工程控制措施上相继出台了国家标准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历经20年后的1999年12月24日 ,卫生部以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文件发布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本刊于今年第2期上作过信息报道 ;编辑部为适应有关单位读者与编制“规范”单位深入沟通 ,深刻理解《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发布实施 ,将使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进入规范轨道 ,“规范”在着重处理职业噪声危害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可与国际接轨 ,它将对我国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普及宣传 ,推动该“规范”的贯彻实施 ,在本期将文件通知和附件“规范”全文照登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颁发《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时候,本刊记者访问了在声学科学技术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标准》研究协作组顾问马大猷教授。 马大猷教授对记者说: “噪声是影响面最广的一种公害,它严重地威胁着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是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物’。现在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噪声控制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提高人民福利事业的措施之一,组织科学技术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大量工作。我国工业化程度虽然比较低,但噪声却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注意,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如何控制噪声?马大猷教授…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日益加剧,尤其以相关行业的职工患有噪声职业病为主.详细阐述了噪声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并根据相关法律标准,结合现今噪声领域前沿研究人员提出的噪声控制方法,对预防和控制噪声职业病提出了一些科学、系统的安全措施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中,根据等能量观点(即暴露时间减半噪声的允许标准增加3分贝),对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他长短,规定了如表1所列的噪声标准。在有些纺织、机械加工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职工直接受机器持续噪声影响,可按表1规定的允许值进行噪声控制。但在化工、电力等自控水平高的企业,一个工人往往要分管多道工序的生产,即除了在安静的控制室操作仪表外,还须到许多岗位上进行。回检查,因此,他在一个班的工作时间内。将以不同时间接受各个不同声级的噪声。那么该职工实际上所接受的噪声级…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在劳动部科技委1992年3月12日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国内职业噪声危害治理技术评价及对策》通过鉴定。该科研成果包括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国内工业噪声控制水平评价,以及制订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等三项内容。 该课题通过调查表明,我国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危害极为普遍且相当严重,目前大约有1000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约有100万职工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由于噪声造成职工的心理恐惧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是导致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此外,职业噪声危害还潜在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的噪声控制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至今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制定了一系列噪声允许标准 噪声控制工作不仅有技术问题,而且有认识和管理问题。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在进行大量调查和科研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噪声允许标准,使噪声控制工作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7.
<正>GB/T 50087-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在防止工业企业噪声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与环境达标,为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方面,起到了规范和指导的作用。2017年8月22-23日,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在"噪声与振动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的研讨分论坛现场,北京市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公害之一,严重危害劳动人民身体健康。因此,治理噪声是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治理噪声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到什么程度?二是如何控制?噪声标准就是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噪声标准对领导部门来说,是监督检查的依据;对厂矿企业来说,是管理的规章;对技术部门来说,是设计的基本指标。噪声标准的研究,也是噪声控制和工业卫生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 1961年,国际标准组织(ISO)第43(声学)委员会向会员国推荐了第一个国际噪声标准,一些工业国家也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噪声标准。 1974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恢复,国民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厂矿企业机器声轰轰齐鸣,呈现一派勃勃向上的生机。当然,与此同时不免也带来了噪声的危害问题。我国是在50年代后期就开始噪声问题的研究工作。铆钉金属产生的尖高噪声、织布机噪声、矿山局扇和凿岩机噪声、普遍存在的通风机与空压机噪声以及火车鸣笛声等等,在当时都已引起了密切的注意,并在一定深度上开展了研究工作。1964年4月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噪声控制(包括振动控制)的论文13篇,反映了我国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初期在噪声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成因分析及总体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职业噪声不仅属于职业卫生问题 ,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环境公害之一。有效控制职业噪声不仅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听力不受损害 ,使其身心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 ,同时也是消除安全隐患 ,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笔者分析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现状 ,论述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然后采用“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方法 ,分别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等 3个方面 ,分析职业噪声危害的成因 ,构造了基于宏观管理维、中观人机环境维以及微观技术维等三维结构的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总体框架 ,并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等角度 ,对职业噪声危害控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职业噪声危害问题 ,不断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众所共知的。人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不仅听觉器官,而且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消化系统均会受到损伤。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我国早在1974年就将《工业噪声标准》研究列为重点科研计划,并于1979年由劳动部、卫生部联合颁发了社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从1980年1月1日起试行。从草案颁布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这个草案实际上一直没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正式的标准也一直未能出台,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年复一年地工作在高噪声条件下。与车间工作地点噪声控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环境噪声…  相似文献   

12.
回顾并阐述了80年代国内外在工业噪声控制方面的几个主要进展。通过对比,分析评述我国当前工业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水平。虽然我国在噪声控制技术的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工业噪声预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声强测量、有源消声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同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噪声控制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体相当,有的方面甚至还要超过。为达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噪声危害的目的,建议除进一步加强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外,制定并推行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螺杆压缩机是近年来我国 工业的一种新产品,与活塞式 压缩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结构紧凑、简单和易损 零件少等方面的特点。因此, 这种压缩机现在在矿山、冶金、 机械等部门已经广泛开始应 用。但由于这种机械是大功 率、高转速的回转机械,在试车 或使用过程中,厂房内外,便产 生很大的噪声。这种噪声,不 但危害工人的健康,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工厂周围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为了研究解决这种机组的噪声问题,从今年四月底开始,我们与天津空气压缩机厂的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对LG25/16-40/7型螺杆压缩机的噪声控制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噪声危害及其控制途径佟德信(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100029)噪声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害之一。职业噪声危害尤甚。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情况已十分严重,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  相似文献   

15.
工业企业噪声涉及的声源较多,采取的控制措施也是多方面的。其内容包括有;噪声的预测、噪声源的合理规划、噪声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实施、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等。采用这种方法控制噪声的优点是效果明显,投资少,有利于工人操作和设备正常工作。 噪声综合控制的程序 理想的噪声控制工作应当在工厂、车间、机组修建或安装之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允许标准确定减噪量,再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声源、保护区的合理规划),在基建的同时进行噪声控制措施的施工。对于大多数现存的噪声问题,建议采用图1所示的程序进行工作。在按上述程序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70年,美国职业防护与保健局决定,由劳工部负责颁布产业工人的噪声控制条例。1971年,职业防护与保健局颁布了工作场所的第一个噪声标准,这个标准按时间加权平均(TWA)值为90分贝(A)。多年来,对这个标准有很大争论,其中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体听力保护器是否能作为在高强噪声区域内的一个永久性的防护办法;第二,这个标准能否保护大多数工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90年颁布实施的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和GB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配套标准,至今已历经了17年的实践.它伴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与突飞猛进的发展进程而一路走来,并在施工噪声控制、环境监督管理和改善城市声环境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和控制的现状,提出有效控制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途经是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还详细给出了“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的要点。该纲要(草案)是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根据国内外在听力保护方面的多年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起草的。此纲要(草案)在北京清河毛纺厂试点,业已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国外铁路噪声控制技术管理对策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铁路噪声控制技术应优先考虑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和扩散,这是控制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铁路噪声降低目标值的确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铁路噪声的标准和防治应考虑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区别;机车车辆的噪声辐射标准应考虑在用和新造车的区别。(4)铁路噪声控制必须基于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欧盟各成员国都必须为欧共体削减噪声战略贡献一份力量。(5)重视噪声地图的作用,发展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刘茜 《劳动保护》1996,(9):37-38
应用ANR技术治理低频工业噪声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刘茜编译有源噪声控制和被动噪声控制相结合解决工业噪声问题,是目前完美而有效的方法。噪声损害工人的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在工业环境中,普遍存在着如风扇。发动机或其他电动机驱动设备产生的低频噪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