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山禅城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佛山禅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污染已日趋严重。通过连续三天在禅城区的五条主要道路,对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CO和NOx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五条道路空气中CO和NOx浓度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分析了其污染程度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太原市街道机动车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原市机动车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Mob ile6和污染物扩散模型OSPM的计算结果,在G IS平台上绘制了太原市冬夏两季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布图和道路交通污染物浓度分布图,并对可视化结果作了科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市冬季街道污染总体上要高于夏季,这种趋势以CO的表现尤为明显;(2)街道NOX小时浓度超标率比CO小时浓度超标率更高,在研究的56条路段中,CO小时浓度都没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NOX小时浓度超标率达38.9%(夏季);(3)NOX污染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而建成区周边道路某些路段污染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汽车尾气对大气CO污染的分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尾气含有高浓度的CO。城市街道狭小,汽车密集,使CO久聚不散,成为街道空气中CO的主要污染源。为调查杭州市区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状况,我们曾连续3天对市区4条街道进行了汽车尾气中CO在大气CO总浓度中所占分担率的测试,计算了尾气的分担率。同时,还调查  相似文献   

4.
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简述了国内外在道路交通尾气污染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汽车尾气污染对道路两边生物的生理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汽车尾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和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尾气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简述了国内外在道路交通尾气污染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汽车尾气污染对道路两边生物的生理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汽车尾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和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6.
焦作市郊区公路两侧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焦作市郊区三条公路旁的土壤采样分析,得出了这些路段两侧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分析了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分析远离公路的土壤对比样,得出汽车尾气排放对公路两侧土壤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同时,针对这些污染,提出了一些多环芳烃的防治措施,以期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道路两侧的土壤所造成的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阴市主要交通路口汽车尾气污染状况,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阴市两交通路口甲与乙作为监测点,连续采样七天。采用重量法测定PM10的浓度,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NOx,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CO。结果:甲路口PM10日均浓度0.23 mg/m3,显著高于乙路口0.09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路口的NOx、CO浓度分别为0.093、4.78 mg/m3,显著高于乙路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阴市主要交通路口汽车尾气污染严重,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阐述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的同时,对大连市的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评价,在这 提出9条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尾气污染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份和危害,从改进汽车燃油减少尾气污染、对汽车发动机内部进行调试、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五个方面对汽车尾气化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机动车尾气扩散模型为核心,采用集成微观交通仿真平台PARAMICS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模拟系统(UTESS)的方法,将交通仿真技术与GIS技术应用到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模拟中。以广州市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验证过程与应用实例。文章通过模拟道路下风侧接受点逐时的CO与NOX浓度进行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5.1%和15.6%;应用实例采用UTESS模拟路网上空10m高度的CO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较好的反映了不同路段交通流对CO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