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重点讨论影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相关支撑产业等发展因素及政府、机会这两大变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我国应从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等角度促进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枣庄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枣庄市水体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7条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进行比较,运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等三种预测分析方法对2010年枣庄市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在借鉴国外水污染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枣庄市水污染现状和成因,按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研究了枣庄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提出从观念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公共财政投入(工程设施、资金保障等)等方面进行枣庄市的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3月15日,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中国代表团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共同发布声明,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声明说,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主场活动将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通过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中国将向世界展示在实现清洁环境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5.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空间拥挤、环境喧嚣、节奏紧张的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身心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人们除了适时利用节假日去旅游外,更加渴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闲暇时到公园里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的一种选择和需求。因此,科学规划与建设公园 相似文献
8.
雾霾污染并非中国"专利",不少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雾霾之痛,它们的一些相对成熟的措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中国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同时加强大气监测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注重城市绿化,多管齐下治理雾霾。另一方面,也应强化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意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大气环保产业,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提高公众对雾霾治理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控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环境保护》1999,(4)
为控制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的发展趋势,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乌鲁木齐市冬季城市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为:1998年,乌鲁木齐市空气中TSP年日均值控制在500g/m3以下,SO2年日均值控制在现有的水平,其中冬季TSP季日均值控制在600g/m3。力争削减烟少0.5X104t,削减SO20.14X104t,实现空气质量“一年一个样”的要求。2000年,TSP年日均值控制在400g/m3,SO2年日均值控制在60g/m3,其中冬季TSP季日均值控制在500g/m3。力争削减烟尘排放量1.5x104,SO20.Mx104,实现空气质量“三年大变样”的要求。2002年,TSP年日均值控制在300…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兰州市在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中进行的有益的探索,为全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治污成就主要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优良天数增多、减排效果明显、发展环境优化、民心得到凝聚。兰州市突破性地摘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主要作法包括多管齐下、对症下药、源头管控、网格管理、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等。兰州治理大气污染的实践经验兰州市大力治污的经验,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环保产业》2013,(1):4-18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预计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宁海丽田建茹李伟娜赵明月朱磊李昊伦 《四川环境》2022,(6):148-153
为调查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采用遥感识别、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具有规模小、封闭坑塘为主、水质超标、污染成因复杂等特点;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殖废弃物治理不彻底、农业面源治理较薄弱、内源治理不到位、历史遗留污染未解决、基层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全面实施陆源与内源综合污染防控措施、提高农村水体生态功能、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实施水体治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农村黑臭水体调查及治理提供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新宇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0,(6):93-95
分别对太湖地区水体污染的三大来源工业污染、城乡生活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各类污染的现状和所采取的措施,找到当前影响太湖地区污染的主要因素,从而为解决太湖水体污染问题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
徐州都市圈传统经济主要依赖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气污染严重。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主要有地方政府协作存在认知偏差、唯"GDP"论的观念影响、行政协调难度大和区域协作立法缺失等"碎片化"治理困境。通过深入剖析徐州都市圈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境,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为视角,提出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加强区域立法协调、行政协调、文化协调和完善考核补偿机制的联动协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20世纪70年代期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年代,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城市空气污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发展。为控制空气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许多规划。本文概述了当前中国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描述一些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物包括总悬浮颗粒、PM10、PM2.5、SO2、酸雨、NOx/NO2的特点。尽管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目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文中还讨论了未来城市空气污染控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2006,(2):11-13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中国将在未来15年内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11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会益性科技问题,提高佘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
《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我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是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及履约能力。
《规划纲要》在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将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中重要方面需要实现的目标。提出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重大专项之一。
同时,《规划纲要》在其他方面的科研领域中也充分体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和要求。如在能源领域坚持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思路;在农业方面将保障农林生态安全,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制造业领域将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违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交通运输业中,将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面,将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裁能力的相互协调,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善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作为发展思路,把重点研究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等作为优先主题。
鉴于篇幅有限,本刊现将《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有关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方面的内容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