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二嚙英的污染情况及相应对策,并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二 口恶英的性质及发生源 ,二 口恶英主要由人类工业化生产活动产生。讨论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概述了二 口恶英的降解技术。  相似文献   

3.
1分解处理二的催化剂二英被称为人类生产(主要是由焚烧炉燃烧盐化尼龙后所产生的)的毒性最大,最严重的化学物质。近年来,二嘴英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迅速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塑料产品在800℃状态下燃烧会生成二阳英,因此,人们正在研制开发防止产生二阳某的高温燃烧等技术。最近,又研制开发利用催化剂吸收二英,运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其变化无害物质的新技术。一种是日本催化剂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催化剂,它是由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构成的蜂窝式结构产品。这种催化剂设置在焚炉气体通道的任何部位,通过化学反应将由催化剂吸收的二阳某分解…  相似文献   

4.
匡毅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24(4):41-42,86
本文叙述了二口恶口英的危害性,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口英类物的形成条件,控制其产生及其防治技术,并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兆明  赵爱华 《环境科技》2000,13(4):9-9,13
分析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二E英的原因及危害,给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集了3种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或熔融炉渣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二口恶口英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并讨论了17种2,3,7,8位氯取代的二口恶口英分布特征及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机械炉排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最多,总浓度为319ng/g,毒性当量为6.7ngI-TEQ/g;其次为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总浓度为38.7ng/g,毒性当量为0.8ngI-TEQ/g;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熔融炉渣中二口恶口英很少,总浓度为38.7pg/g,毒性当量仅为1.1pgI-TEQ/g;所有的2,3,7,8位氯取代的13C同位素标记内标化合物回收率在39%~156%之间.尽管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在二口恶口英的生成量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产生的二口恶口英同类物的归一化浓度以及对毒性当量贡献的归一化结果分布特征十分相似,表明3种垃圾焚烧炉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二口恶口英可能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集了3种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或熔融炉渣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二(口恶)(口英)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并讨论了17种2,3,7,8位氯取代的二(口恶)(口英)分布特征及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机械炉排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最多,总浓度为319ng/g,毒性当量为6.7ng I-TEQ/g;其次为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总浓度为38.7ng/g,毒性当量为0.8ng I-TEQ/g;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熔融炉渣中二(口恶)(口英)很少,总浓度为38.7pg/g,毒性当量仅为1.1pg I-TEQ/g;所有的2,3,7,8位氯取代的13C同位素标记内标化合物回收率在39%~156%之间.尽管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在二(口恶)(口英)的生成量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产生的二(口恶)(口英)同类物的归一化浓度以及对毒性当量贡献的归一化结果分布特征十分相似,表明3种垃圾焚烧炉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二(口恶)(口英)可能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飞灰或炉渣中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524-527
分别采集了3种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或熔融炉渣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二(口恶)(口英)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并讨论了17种2,3,7,8位氯取代的二(口恶)(口英)分布特征及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机械炉排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最多,总浓度为319ng/g,毒性当量为6.7ng I-TEQ/g;其次为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总浓度为38.7ng/g,毒性当量为0.8ng I-TEQ/g;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熔融炉渣中二(口恶)(口英)很少,总浓度为38.7pg/g,毒性当量仅为1.1pg I-TEQ/g;所有的2,3,7,8位氯取代的13C同位素标记内标化合物回收率在39%~156%之间.尽管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在二(口恶)(口英)的生成量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产生的二(口恶)(口英)同类物的归一化浓度以及对毒性当量贡献的归一化结果分布特征十分相似,表明3种垃圾焚烧炉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二(口恶)(口英)可能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二噁英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由人类合成或由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越来越多 ,其中不少物质 (如二英等环境荷尔蒙类物质 )对人体和生物具有强烈的毒性 ,甚至影响人类和生物的生育、遗传。因此 ,世界各国把对二英以及环境中荷尔蒙类物质的研究列为环境科学的前沿课题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也存在着造成二英污染的潜在危险。因此 ,对环境中二英的潜在危险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成立的二英专家委员会 ,将跟踪国际研究的前沿 ,指导我国对环境中二英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二英专家委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二英的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二英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二英的原因及危害 ,给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二英的原因及危害,给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二噁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并就在垃圾焚烧中如何控制二噁(口英)的产生及焚烧后残渣、飞灰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噁英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英类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表明,飞灰中二英类异构体的浓度分布具有相类似的特征,高氯代二英类的含量明显高于低氯代二英类.飞灰中二英类的毒性贡献主要来自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布袋除尘器前添加活性炭粉末时,飞灰的二英类浓度比没有添加活性炭时高1.8倍,而尾气中二英类浓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5.
自1977年于垃圾焚烧厂的燃烧灰尘中发现二口恶英以来,二口恶英的去除、控制技术始终是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揭示了二口恶英的主要形成机制,但尚未有报道针对性的对二口恶英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减排措施进行全面探讨。故文章将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生成机制,燃烧条件控制、卤素和金属元素等因素对二口恶英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分析及控制手段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二口恶英的减排控制提供借鉴和指导,并为最大限度减少二口恶英的形成,及提高去除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二噁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口恶口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二 英类物质在常温大气环境中的固相吸附态比例约为90%~100%的特性,提出以颗粒物TSP和PM10为载体模拟二 英类物质扩散迁移过程,并采用AERMOD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00%和80%的气-固分配系数设置对二 英类物质扩散迁移落地点浓度和距离影响不显著,颗粒物粒径分布系数影响较明显.二 英类物质实测浓度值为0.23~1.66 pg I-TEQ/m3.以TSP为载体AERMOD模拟浓度值为0.13~1.81 pg I-TEQ/m3,以PM10为载体模拟浓度为0.15~1.68 pg I-TEQ/m3.两参数对模拟结果产生的平均总不确定性分别为24.31%和12.43%.AERMOD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差比值为0.01~0.89,PM10模拟浓度值比TSP模拟浓度值更接近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二英类和苯并[a]芘类致癌污染物的原因,特别是对低温生成二恶英类致癌污染物、高温生成苯并[a]芘类致癌污染物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连实际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二噁英/呋喃类的PGC柱-高效液相色谱精制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现行二英物质的三氧化二铝柱分离净化技术的缺陷,介绍了目前最新的二英类物质间的单离纯化技术———高效PGC(PorousGraphiticCarbon)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13C-二英类物质的实际分离条件以及分析流程的研究,二英类的最终纯化技术达到自动化。对实际土壤中二英类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单分离二英类物质组分效果良好,回收率稳定达到99%以上,自动化程度高;溶剂用量少,安全性好;排除了人为干扰,减少了操作过程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二噁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添加剂对垃圾飞灰熔融处理过程中二噁(口英)分解特性的影响,选择碱性氧化物CaO和液体陶瓷(LC)2种添加剂,改变温度、气氛和熔融时间研究2种添加剂对二噁(口英)分解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aO对二噁(口英)分解影响随气氛不同而改变,氧化气氛下,加入CaO使二噁(口英)的分解率略微降低,而在还原气氛下则会使二噁(口英)分解率升高.液体陶瓷添加剂对熔融过程二噁(口英)分解有显著影响.1400℃时,随着LC添加比例由0增加到10%,二噁(口英)分解率则从99.997%升高到100%.同时加入10%的LC可以使二噁(口英)的完全分解温度由无添加剂时的1460℃降低至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