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际大都市的建立和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也更加受到重视。构建了由资源、经济设施、生态环境、文化心理及社会管理组成的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提出了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即将达到饱和;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其限制性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今后应加强旅游规划来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克服或回避限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旅游计划,加强区域统筹安排和生态规划,进行合理的旅游分流,实现旅游人数的区域调控,从而提升旅游环境的承载水平。  相似文献   

2.
郭滨  李铁松  刘涛 《四川环境》2004,23(4):61-63,74
本文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对广安市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对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天柱山具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本底值,风景区尚未大片开发,空间环境容量与实际接待游客量之间尚有很大的空间,基础设施容量突显制约性作用,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为天柱山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旅游资源空间管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UTECC主要充当控制旅游需求的功能。UTECC的降低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损害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紧接着会导致旅游需求的降低。为了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旅游需求不能超过旅游环境承载力。通常对城市旅游资源过度需求的空间管理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在AlanCollins(1999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借助城市旅游资源过度需求管理方面的理论对如何使用及防止滥用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通过调查崆峒山景区现状和游客情况,依据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和测算方法,着重分析了崆峒山景区的资源空间、社会心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四个承载力。根据最低量定律,用最小限制因子法将四个承载力中最小的一个定为崆峒山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合崆峒山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量,分析了其旅游承载力,并依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度指数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环境承载系统的耦合演化规律和动态关联特征.研究表明,半岛蓝色经济区7市各子系统的承载指数均呈增长态势,各承载子系统之间存在耦合作用,协调发展水平均稳步上升,生态承载子系统对经济承载子系统产生正影响,社会承载子系统可通过生态承载子系统对经济承载子系统产生正向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黄贤金  周艳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6):36-42,5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玉树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区内县域为评价单元,构建该地区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玉树藏族自治州6个县域进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杂多县、曲麻莱县和治多县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较低;称多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中等;而玉树、囊谦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较高。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任黎 《青海环境》2003,13(1):39-42
文章测算了青海湖鸟岛和151景区的年、月、节假日游览环境承载力,作出了评价,并对可能出现旅客满载、超载的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像稻城亚丁这样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客观上必然要求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设计时对旅游开发强度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负荷做慎重考虑.在对稻城亚丁旅游资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对其旅游环境承载量进行测量,针对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模型建立了畜牧业规划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将灰色数列预测方法用于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的预测;并以《天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2007—2011年)》为例,对天津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色数列预测方法应用于天津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天津市畜牧业环境承载力的提高,并能有效缓解环境承载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估——以湛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承载力的涵义以及城市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方法,以PSR模型研究环境压力所对应的环境状态,以此评估城市环境承载状态,并以湛江市为对象,展开城市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承载力做情景分析,从减压—改善—优化层次上提出湛江市环境承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生态占用指数方法,以青海省海北州藏族自治州为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海北州旅游生态足迹中,旅游餐饮、购物和交通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49.40%、23.81%、22.04%;海北州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5360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0.00841hm2/人,旅游生态占用指数为0.0157。表明海北州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旅游生态系统是安全的,旅游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促进海北州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我国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强  庞容  代富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5):634-637,592,64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度是衡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因此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度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性及其演化进行分析,构建了能较全面反映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协调性的两大指标系统,并采用协调度的计算模型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0年的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协调性的差异普遍存在;从协调性的区域空间分布来看,近10年我国旅游产业与环境协调性较高的区域呈聚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红芳  李兆佳  王小莉  相震 《青海环境》2006,16(1):26-28,38
承载力一词来自生态学,最初应用于对自然生态的研究。文章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综述了承载力的历史由来、产生背景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以及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区超载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因此为旅游区制定科学的旅游容量是保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旅游容量学术研究缺乏创新,逐渐进入瓶颈阶段;旅游容量指标脱离实际,且调控手段不能满足景区的实际需求,使旅游容量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旅游容量概念、旅游容量模型、旅游容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旅游容量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指出当前旅游容量研究存在定义不统一、指标缺乏规范、动态研究不深入、应用性不强的问题,并从规范指标体系构建、加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深化文物古迹类景区实证研究、推动管理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旅游容量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指标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打分的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计算得出甘孜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现状年、近景年、远景年3个时间段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为四川省甘孜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评影响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根...  相似文献   

18.
郭文英 《青海环境》2007,17(3):132-134,142
文章在分析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新内涵。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城市环境负荷必须处在环境承载力极限范围内,并提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宜居性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在乡村聚落空间中演化出的一种旅游业态,即在乡村空间进行的各类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最初发展是外有发达的城市经济群落,内容丰富的乡村民俗活动、特色的乡村农产果品、可口的乡村美食、个性鲜明的农业生产方式,借助这些内外因素,乡村推出了苗木花圃游、民俗观光游、水果采摘游、美食(土菜)品尝游、生产方式体验游等产品.然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必须有宜人的自然环境、宜居的住宿空间、便捷的休闲设施、宜游的乡间通道.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宜居是其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宜居理念的指导下,从气候、环境、绿化、安全、设施等要素出发,探析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径,为乡村休闲度假这一高端旅游方式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发展生态旅游的评价前提,对生态旅游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以此对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游客管理进行有效调控。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等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杨家界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和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景区旅游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5000人/d,冬半年为10240人/d,年均承载量为468.6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杨家界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