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一些地方的餐馆饭店,山珍野味的特色菜谱又有增多之势,有关部门去查处,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些都是从异国‘走私’过来的,外来野味不受禁!”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论是“外来”或是“走私”进来的,还是国土上的,凡是野生动物,都受到保护.道理很简单,一是野生动物本身就是野生无主  相似文献   

2.
徐扬帆 《环境》2009,(3):74-76
现代社会,环保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提倡环保也成为各行各业必然的选择,而在建筑业,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绿色建筑师、科学家也将垃圾变成时尚流行主题,建造出了世界十大“垃圾”建筑。它们虽然用垃圾建成,但其实一点也不“垃圾”。  相似文献   

3.
李斌  李薇薇 《环境导报》2003,(15):10-10
在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是一“搬”了之,一“埋”了之。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城市近年推行了分类、收费等种种新措施,然而现状不容乐观……现状一:垃圾分类“成绩”不容乐观从2000年起,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然而,垃圾分类在不少城市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垃圾分类为何“分”不下去?专家认为,垃圾分类有个适应国情的问题。家庭住房条件是制约分类的原因之一,有几个家庭会同时用几个垃圾桶,还要分开装?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不到位,即使只是把垃圾分成废弃物、可回收物两类,也很难做到。垃圾处理设施跟不上,也…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口废物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非法进口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危险废弃物通过夹带或走私等途径进入到国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绿色信息     
《环境》2002,(7)
国家严禁进口电子垃圾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5月30日指出,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越境转移,严禁进口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据介绍,有关部门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禁止进口污染环境的废旧电器及拆散件、破碎件,增强监督执法力度,打击以夹带、伪报等方式走私废物的非法行为,坚决取缔用  相似文献   

6.
培印  笑冬 《环境》1994,(11):18-19
垃圾是困扰城市环境的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垃圾多采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方法处理。在目前对废物利用,其说不一,有的说是利,有的则说是弊,但在人类还未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它比燃烧或简单堆放等造成污染的方法好得多。垃圾究竟是“倒向”何处?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城市日益发展,垃圾与日俱增,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有资料说,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困之中,处于“垃圾压城”的尴尬境地。“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当今各国都致力于“垃圾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使之变废为宝,转化为对城市有用的再生资源和财富。到目前为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垃圾能发电丹麦一个年处理43万吨的垃圾处理厂,将其产生的6.8万吨油当量的能量用于发电。废旧物回收利用德国在垃圾回收后,利用…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境》2008,(1):14-15
“中国依旧是电子垃圾的堆放场。” 清华大学的李金惠教授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对电子垃圾进口的监管还算不错,但漏洞明显存在。那么 ,对于这些电子垃圾带来的污染,中国是否应该为一些个人的生计和致富,承受长久的环境代价呢?  相似文献   

9.
陈淑华 《环境科技》2001,14(2):46-46,48
1 前言城市垃圾造成的公害 ,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函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消纳能力 ,搞好综合治理 ,解决好垃圾污染问题 ,我公司就垃圾处理工程进行调研 ,并对垃圾破碎机总体方案进行研究论证。2 目前国内几种垃圾处理方式及其问题  国内目前对垃圾处理大体上采取三种方式 ,即“搬家”式、填埋式及焚烧式。垃圾“搬家”方式 :是将收集到的垃圾送往小型垃圾站或“垃圾楼” ,再由垃圾专用垃圾车把小型垃圾站所汇集的垃圾 ,转运到城外大型垃圾堆放场集中存放。垃圾填埋方式 :由垃圾专用车把小型垃圾站的垃圾运…  相似文献   

10.
刘功 《环境》2003,(1):32-32
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于2001年年底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决定解禁13年前制定的“象牙贸易禁令”,准许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等三国合法出售库存的和自然死亡的大象象牙。一些国家和环保人士,对此决议感到震惊!他们认为,人们根本无法区分合法和非法取得的象牙,因而给象牙走私者和偷猎大象者以可乘之机。象牙贸易一旦披上合法外衣,走私象牙和偷猎大象数量将大幅上升,偷猎者与反偷猎者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辽宁省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组份日益复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树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概念,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将垃圾最大化利用,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管理与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京城试点绿色垃圾分选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回收居民的厨房垃圾用来堆肥,由德国政府出资进行的“绿色垃圾”分选试点,近日开始在北京市宣武区北手帕口和建功北里两个垃圾站展开。目前居民家中的垃圾分类进行得不彻底,原本可以用来堆肥的许多厨房垃圾都被装在袋子里直接填埋。但果皮、树叶及厨房垃圾是富含有机质的垃圾,可做综合利用,是“绿色垃圾”。南宫堆肥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堆肥厂,每年可以将12.4万吨有机质垃圾经堆肥发酵转化成富含有机物的“营养土”,不仅可用来养花、种菜,甚至垃圾废渣还可制成彩色地砖。但由于“原料不足”,堆肥厂无法“满负荷”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莹 《环境》2008,(12)
“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可以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这是一些地区的农民针对当地水环境恶化所唱的段子,幽默中赤裸裸地影射出农村环境质的变化。一提起农村,人们往往想到良田万顷,稻花飘香,美丽的田野和清洌的小溪。然而,近十多年来,城市垃圾“上山下乡”日趋盛行,农村环境破坏严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已了无稻花香鸟儿鸣的浪漫。相反,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处理场的臭气熏天与蚊蝇乱舞。  相似文献   

14.
张异 《世界环境》2011,(1):91-91
《世界垃圾焚烧100年》的出版可以说是世界垃圾焚烧历史中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记载”。该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垃圾的危害和通过焚烧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方法,推进了“垃圾变废为宝”产业的进程,是循环经济在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一次良好“实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首个专门对“绿色垃圾”进行循环利用的专业垃圾处理厂22日在丰台区建成。处理厂将把植物垃圾变成适应花卉生产的基质和肥料。明年其处理“绿色垃圾”量将达到4万吨。  相似文献   

16.
钟伟青 《环境》1997,(7):44-44
目前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垃圾包围城市”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之一。其中,包装带来的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60%。美国对73%的垃圾来源于包装,英国为58.5%,瑞士58%,法国54%,德国47%,荷兰42%。可以说,一个国家在进口商品的同时,也在进口垃圾。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提出苛刻、复杂的环保要求。包装引起的贸易争端最初发生在德国与欧共体其它国家之间。德国每年产生垃圾达2.3亿吨,处在被其生产的垃圾淹没的危险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出口国。针对这个严重问题,德国不断修  相似文献   

17.
蚯蚓消灭垃圾。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给各大都市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悉尼市的环保专家想出了利用蚯蚓消灭垃圾的妙法,结果大获成功。据介绍这种消除垃圾的设备是个“盒式装置”,经选择后的生活垃圾(需剔出骨头等硬物类)倒入铁盒后,底部的100条蚯蚓即会随着小洞爬上去吃生活垃圾。随着被蚯蚓“处理”过的垃圾(都已成碎屑)渐渐往下陷落,蚯  相似文献   

18.
简单有效的生活垃圾分流收集方法,能提高垃圾的分类回收效率,是一个富创意又合时宜的可行办法。利用“垃圾分流收集袋”实施“民间粗分流,系统细分选”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方案是个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治理     
近日,南京市环保局做出“非典”疫情的环境管理应急预案,要求医疗机构和医疗垃圾处置部门通力合作,严防死守可能产生的“非典”医疗垃圾,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确保该市的环境安全。该预案针对“非典”疫情的医疗垃圾的处置提出下列防范措施:各医疗单位严禁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绝对禁止将禁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绝对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转卖给物资回收部门;该市“非典”病人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所在医院负责收集并作消毒处理后,除南京第二医院就地焚烧外,均由环保部门认可的南京市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并…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低碳生活”已日益盛行,而垃圾分类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总量,变废为宝、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已为“低碳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垃圾分类以及处理还刚实行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更好的垃圾分类处理,把“低碳健康生活”进行到底,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