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自伟  李顺义  王岩 《四川环境》2007,26(3):15-17,24
针对传统生物除臭方法的一些不足,本试验提出采用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文中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进气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兰石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做填料时膨胀床对氨的去除率较高;当进气浓度低于100mg/m^3时,反应器对氨气的去除率在98%以上;适宜停留时间是28.6s。对反应器溶液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可知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主要被氧化为硝酸根。  相似文献   

2.
以糠醛渣、酚醛树脂和一定的造孔剂为原料制备球形活性炭,考察其碘吸附值和负载金属的性能,结果表明,较好的造孔剂为CMC。同时,通过浸泡方式在活性炭上负载铜、钒以及铜钒复合物,在不同温度下考察各活性炭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负载钒的活性炭在437K下对SO2的转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而铜、钒负载量的适当增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水蒸气活化烟杆制造活性炭及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杆为原料,以水蒸气为活化剂,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水蒸气流量、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00℃,时间为30分钟,水蒸气流量3.09mL/min,在此条件下制得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为946.5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1mL/0,1g,得率为32.64%。同时测定了该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并通过BET、H-K方程、D-A方程和密度函数理论(DFT)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结果表明:该活性炭为微孔孔型,BET比表面积为1044m^2/g,总孔体积为0.5870mL/g,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72.03%,中孔占26.92%。大孔占1.05%。  相似文献   

4.
以污泥厂剩余活性污泥作为原料,采用KOH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及时间、热解温度、洗涤温度及方式在污泥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品红吸附量及产率作为污泥活性炭的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烟气中O2、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及脱硫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硝酸盐的来源及危害,介绍了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特点。三维生物电极反应器用于处理硝酸盐污水具有去除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的优势。详述了反应器中关于电极材料的应用现状,包括石墨、钛棒、RuO2/Ti的阳极材料,多孔性发泡镍、活性炭纤维的阴极材料以及海绵铁、硫磺、蒽醌活性炭的粒子电极材料,指出了电极材料易腐蚀、易析氧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寻找耐腐蚀、电流效率高的电极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棉秆制备优质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以棉秆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氯化锌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6min、氯化锌浓度5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30.2mg/g、亚甲基蓝脱色力180mL/g、得率36.82%。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36,产品活性炭吸附性能超过了国家一级标准。该工艺方法为农村棉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向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活性炭的应用研究进展,表明投加活性炭可以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改善膜污染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UASB反应器进行改型,得到UAFSB,并结合UASB反应器快速启动的驯化方式,比较分析用畜禽废水直接启动加颗粒活性炭与未加颗粒活性炭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絮状污泥接种后经过54天的驯化,进料COD浓度由800mg/L提高到5000mg/L,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均达到预期目的;在污泥中掺入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有所缩短、抗冲击能力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9.
化学活化法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疯树果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炭比(KOH与麻疯树果壳炭化料的质量比)等因素对活化结果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和BET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来表征活性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性能较好,且当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40min,碱炭比R=4时制得活性炭产品的质量最好;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为微孔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得到最大的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2218.44mg/g和1890m^2/g。  相似文献   

10.
以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活性炭、天然沸石、粉煤灰、陶土、人工沸石为反应材料,设计了5种不同介质的PRB反应器,通过COD与氨氮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1.
ZnCl2-微波法制甘蔗渣活性炭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业副产物甘蔗渣为原料,ZnCl2-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活化剂ZnCl2浸泡浓度、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等实验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利华  华坚  尹华强 《四川环境》2006,25(5):9-11,49
以糠醛渣碳粉为原料,配以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和增强材料,制备出了可用于烟气脱硫的蜂窝状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温度对蜂窝状活性炭结构和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增大,类石墨微晶尺寸减小,类石墨有序结构逐渐变得无序成为乱层石墨结构,样品的脱硫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活性炭为吸附材料,用CS2洗脱,用气相色谱对漆包线生产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吸附段的吸附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段活性炭吸附改进的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厌氧反应器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厌氧反应器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现代反应器的结构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认为目前主要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是以现代反应器为代表的工艺;以膜技术和分阶段多相多级技术将是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主导技术;以复合反应器代表的工艺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渗滤液以及有毒物质废水等将具有更多的优势。在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处理能力强、适用范围广、耗能少等优点的厌氧反应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PAN-ACF的主要结构参数,探讨了ACF对SO2的物理吸附、脱附性能以及传质机理,得出传质过程为内扩散控制,并计算出扩散系数D值约为活性炭D的50-170倍。  相似文献   

16.
茄子秸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秸秆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制备粉末状活性炭,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以活性红X-3B和酸性蓝RL为模型染料,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活性炭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和活性炭投加量对染料脱色率影响较大。初始浓度为300mg/L时,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g/L和1.4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分别在93%和98%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94.5%和86.4%,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  相似文献   

17.
陈玉谷  李艳 《四川环境》1993,12(4):17-21
本试验采中中温UASB反应器处理酒精废液,通过启动、运行、颗粒污泥不同时期形成过程的探索,成功地培养出了颗粒污泥,取得了有机负荷高达13-22gCOD/l.d,HRT15.6-22.3hr,CODcr去除率达83.9-92.2%,沼气产气率5.1-8.71/l.d,CH4含量55-72%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利用中药渣制造再生纸MakingRecycledPaperfromResidu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apan日本一公司以中药药渣为原料制造再生纸。这种原料来自中药厂,从中药根茎提取中药精等成药后产生的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活性炭吸附一氧化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颗粒状活性炭(GH-A)作吸附剂,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以一氧化碳CO与空气的混合物为分离测定对象,用气固色谱法测定被活性炭充分吸附前、后的混合气体中CO的含量,对比评价几种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对CO的吸附量显著提高的前处理方法分别是研磨筛分至32—38目、酸洗、添加改性剂So而水洗则降低了活性炭吸附CO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糠醛渣球形炭的制备及脱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糠醛渣为原料,配以一定比例的粘合剂制备出球形活性炭(SAC-F).比较了SAC-F与活性炭纤维(ACF)和粒状活性炭(GAC-C)的流体力学性能,初步探讨了直径为4~5mm SAC-F的制备参数,考察了它的碘吸附值和对模拟烟气中SO2的脱除性能,以及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填高度下,随着空速的增加,SAC-F上压降增加得最慢,ACF的增加速率是它的6~7倍,GAC-C是它的1~2倍;虽然SAC-F比GAC-C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小,但其平均脱硫率为87%,明显优于GAC-C,与GAC-C相比,SAC-F表面含有较少的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