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在陇东油田悦29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长庆陇东油田悦29区注水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优选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详细介绍了调剖体系的配制,调剖体系性能测试表明其相关性能指标满足要求。进行了驱替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封堵作用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通过对不同注水井组进行现场应用,显示该技术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可以满足油藏深部封堵大孔道的技术要求,有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及其处理现状,重点介绍了陇东油田在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上的探索与实践。一种方法是将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处理后作为调剖剂用于注水井调剖,达到了增油降水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对大量的含油污泥采取规模化的焚烧集中处理,最终达到含油污泥的规范、合理处置。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处理困难的问题,文章研究将含油污泥应用于注水井调剖。重点评价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及封堵率3项物模实验指标,通过实验初步确定含油污泥颗粒粒径与储 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500mD—0.02mm;1000mD—( 0.02~0.06mm);2000mD—(0.1~0.3mm),对储层 具有较好的封堵及耐冲刷性能;同时含油污泥在水驱油藏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在地层条件下能够充分利用颗粒对孔隙结构进行封堵,含油污泥用于注水井调剖,不仅是含油污泥再利用的有效方法,也为油田综合治理、降 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稠油开发为主的曙光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后,随着含水率升高,集输和水处理系统中含油污泥产出量增大,稠油含油污泥处理困难、成本高。针对该问题,结合稠油蒸汽吞吐中动用不均、汽窜等开发矛盾,在含油污泥组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封堵机理研究,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料研制含油污泥调剖系列堵剂,配套设计段塞组合、施工工艺、地面流程及专用设备,用于稠油热采井的调剖封窜。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动用中低渗透层、缓解汽窜,在改善开发效果的同时实现含油污泥的绿色资源化利用,节约含油污泥处理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回注技术开辟环保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含油污泥的处理或再生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含油污泥产于地层、与油层有良好配伍性的有利因素,对其进行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含油污泥调剖剂进行回注,用于高渗透注水井调剖。室内试验表明,含油污泥调剖剂能够进入油层深部,起到较好深部调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油田联合站中含油污泥处理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含油污泥开展深度调剖技术,通过对含油污泥组分和颗粒粒径分布测试分析,研制出合适的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剂抗剪切能力强,热稳定性好,适用于80℃以下油藏,可提高驱油效率31.8%,不仅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而且为解决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工艺成熟性和处理程度方面简述了化学热洗技术、热分解技术、焚烧处理技术、溶剂萃取技术、含油污泥调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并对几种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指标、处理流程工艺的优化、无害化处理的效果。通过分析含油污泥组成及粒径,进行了含油污泥复合堵剂性能试验及含油污泥冻胶体系性能试验,对含油污泥堵剂性能进行室内评价,并进行调剖现场试验,分析了措施效果,评价了经济效益情况,为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南油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外排后造成土壤板结和碱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利用化学剂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作为调剖剂须达到的技术指标为:含油污泥粘度低(≤0.3Pa·s),可泵性好;加入悬浮剂后含油污泥的悬浮性能好,沉降时间超过3h。在该油田3口注水井进行了调剖试验,处理含油污泥5309m3。截止2003年1月底,累计增油796.5t,投入产出比为1∶3.6,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不同调剖方式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油厂在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难题,选取两种有代表性的样品A含油污泥、B油土开展含油污泥不同调剖方式可行性研究。以含油污泥为原料,考察了其在水中、聚合物HPAM中的分散性,进行了室内悬浮性能评定实验,得出两种样品形成悬浮体系的最佳配比;同时对两种样品进行了成胶实验。发现热处理后的B油土在HPAM中的分散性优于A含油污泥。A含油污泥可以采用HPAM携带直接注入的回注方式;B油土采用合适交联剂,成胶后可以均匀分散在凝胶体系中,可用于注水井调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含油污泥再利用与注水井调剖有机结合,将含油污泥添加一定的悬浮剂、分散剂,形成活性调剖体系,适用0.20%~0.30%的SDBS乳化剂,0.05%~0.1%的悬浮剂,30%的含油污泥加量,室内岩心封堵效率大于96.0%以上,适合在用注水井调剖,封堵裂缝大孔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经过现场验证,技术经济可行。含油污泥调剖回注油层能较好地解决含油污泥的利用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原油处理系统及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油田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重金属含量较低,低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通过对其特性的系统分析,发现油田污泥的一些共性,为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所采用的早期注水采油开发方式,由于给地下以足够的压力,使油田生产能力保持旺盛,对油田生产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但是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增长,原油的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从开采的原油里脱出来的含油污水量也不断在增加。如果对这部分水不加以处理利用,注意排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油田广大科技人员,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验研究,找到了将含油污水处理回注的方法。这个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工艺实验阶段(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九年):是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合大庆油田特点的自然除油~混凝除油~石英砂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并将处理合格的污水用于回注试验。 2.工艺完善与推广阶段(一九七○年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通过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的室内配方研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含油污泥调剖剂配方,并选择杏10-1-W472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为:深度调剖后2个月,周围连通油井开始见效,平均日增液27m3,日增油1.6t,综合含水率下降0.5%,平均流压上升0.93MPa,说明低出液、低含水部位的出液比例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对这部分剩余油的挖潜目标。该实验表明:含油污泥经过处理后复配成调剖剂,回注到地下,既可提高采收率,又可解决长期以来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含油污泥泥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含油污泥中泥质部分利用的角度对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含油污泥泥质可以用来生产调剖剂、建筑材料、燃料、吸附材料和橡胶填料剂,其中生产调剖剂技术已在许多油田得到应用。但各项技术仍不够理想,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油田原油生产出砂严重,经常造成集输处理系统的严重磨损和堵塞,储油罐严重积砂,不能实现密闭。储油罐清砂完全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在海上平台,若采出砂含油量不达标排入海洋,则会给海洋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采出砂处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采出砂处理技术调研,介绍了水力旋流器除砂技术原理及工艺和在国外应用实例以及该技术在我国油田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污水资源化处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液将进入高含水、高腐蚀期。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油田污水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污水资源化可采取如下策略采用阴极保护法,以延缓铁质处理罐的使用寿命;应用非金属管材技术,增强管线的耐腐蚀性;加强生产助剂研究,减少二次污染;改进工艺,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含水会持续上升并不断加剧,部分油区甚至由于含水超高导致油井停产。在不断重视环保的今天,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污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等同于原油开采。如果对油田污水进行商品化经营,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环境效益,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油田开发中的污水问题以辽河油田为例,日产含油污水14.3万吨,占油田日产液量的77.2%,大约每生产1吨原油就要产出3.4吨污水。随着油田长期开采,含水率还将不断上升,平均每年增加2%以上,预计到2005年辽河油田的日产污水总量将突破16万吨。胜利油田开发最早的胜利采油厂,日产污水13.2万吨以上,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可见污水对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油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目前,油田污水主  相似文献   

18.
实现油田采出水不外排的措施夏惠兰(胜利油田环保处)胜利油田开发30多年来,目前已处于高含水期生产,综合含水率达88.9%,日产污水量为68.42万m ̄3。产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Cl ̄-、S ̄(2-)和少量的原油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流到矿区或河流中,会...  相似文献   

19.
从综合治理,合理利用采出污水的长远利益出发,针对东部油田高含水阶段的新特点,提出地面高效处理,地下控水稳油相结合的治理策略,探讨了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并讨论了采出污水回注利用中应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生产的地面配套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采用的混凝沉降罐和自然沉降罐,以及高效沉降分离设备都需要定期排泥,同时存在如何将处理工艺中过滤设备截留的大量杂质分离出去,从而提高系统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水质达标率的问题。文章就上述问题通过试验和技术比较,确定了污泥杂质→污泥沉降浓缩→二相卧螺御料式离心机→外运的污泥减量化处理工艺技术,解决了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回收问题,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大大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和效率,以及水质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