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来自41个发展中国家的部长,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于1991年6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深入讨论了国际社会在确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全作准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发表如下宣言: 1.我们对于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深表关注,这主要是由于难以持久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土  相似文献   

2.
由我国能源部、经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技术合作部联合主办,国家科委和国家环保局协办的联合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于1991年6月6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以及来自10个国家的观察员和9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能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于1993年10月11日~14日在京举行。这是该学科在我国举行的首次高层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国际区域科学界一次以区域科学与发展为主题的重要盛会。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的近50名国外专家和70名国内学者参加了会议。区域科学之父,康奈尔大学教授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就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最新进展,发展中国家区域与城乡发展经验以及  相似文献   

4.
1956年 ,中国颁发《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1 957年 ,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 982年 6月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施行。1 972年 6月 5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中国政府派团参加。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1 973年 8月 5日~ 2 0日 ,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此外 ,会议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 974年 5月 ,国务院环…  相似文献   

5.
序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重申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环境安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产规模的扩大,环境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掠夺式的原料进口、污染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发展与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从国际经济交往和环境合作中寻求机遇,从发展中维护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22日,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首次召开的高层次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斯特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戈德马克、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莫利、联合国前秘书长助理马丁·里斯、莫中关系国家委员会主席兰普顿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及美、日、英、德等国的知名人士,中顾委常委黄华和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与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刊顾问、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教授在推进中国环保事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因此获得联合国国际环境最高奖,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科委、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联合国妇女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妇女在环境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9月9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代表及联合国官员13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今年6月联合国环发大会的重要后续行动,也是1995年世界妇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全球环境基金会日前联合发起一项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安全计划 ,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有关生物科技安全的立法与评估水平。根据工作框架内容 ,计划将收集与评估有关改良生物体安全的情况 ,特别是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活生物体的加工程序 ,及其进出口过程中是否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信息。利用评估的内容 ,计划将帮助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鉴别哪些改良生物体对国家和人民有益或有害 ,并提供有关生物安全评估与立法方面的工作机制 ,包括贸易规则、法律体系、行政管理及风险评估等。该计划的负责人说 ,这项由全球环境基金会资助、耗资40 0 0万美元的计划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物安全计划 ,目的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运用新技术和法规 ,解决经生物技术改良的生物体在进出口贸易及其所引起的健康与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为使 2 0 0 0年 1月通过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生效做准备。据悉 ,将有 14 0个国家可能得到这项生物安全计划的资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生物科技安全立法联合国发起全球生物安全计划  相似文献   

11.
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引起了世界对低碳模式的关注,低碳经济的效率与国际环境合作密切相关。政府是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报告与统计资料,指出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多种形式,如在国内成立专门处理国际环境合作问题的机构、发起全球性环境会议,谈判具体实施细则、与国际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签署国际环境条约等。在对各种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国际环境合作目前存在参与、执行、核实和签约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影响了低碳模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1)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要的,也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物质保证。消除贫困、发展经济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合理需要,国际社会应该作出切实努力,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贸易、资金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处境,促使其经济发展。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是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责任。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过度消…  相似文献   

13.
丹麦技术大学环境专家范格教授在第7届国际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研讨会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比过去15年翻了一番,每天大约有5 0 0 0人死于室内空气的污染。人一生中有大约90 %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每天无形中要吸入大量的室内污染气体。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居室环境受到诸如做饭、如厕、家具等所散发出气体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为了节能,建筑越来越严密的封闭,减少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加上室内装饰材料、现代化办公设备及日用电器…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目际环境义务的承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闻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为此,本文针对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结台国际环境义务的载体一国际环境制度的形成,分别阐述国际环境义务的形成和确认的概念、特点,提出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全球环境和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焦点。在今天的世界上,既面临着全球环境恶化的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也存在着繁荣和发展的机遇和活力。如何迎接挑战,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星球,是人类必须作出的回答和抉择。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十分相近的经济背景和共同的发展要求,在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进程中,可以互相借鉴、加强合作,为谋求全人类协调一致的行动,发挥重  相似文献   

16.
一、自然保护是国际环境问题的热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世界各国都愈来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发展中国家也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十几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强化管理措施,在经济发展翻番的情况下,基本上把环境质量控制在1982年前后的水平,避免了环境污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2月22日召开了44届联合国大会第85次全体会议。代表们在此次会议上回顾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以来的历程。他们对宣言发表后的20年间环境状况继续恶化深表关切,认为紧急的全球行动对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1992年6月6日~1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国际环保科技展览会”。由国家科委和环保局组织的中国展团在会上展出了代表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107项技术,包括“三废”、生态、噪声等环境整治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国务委员宋健专程赴圣保罗为中国展馆开馆剪彩。  相似文献   

19.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这是联合国环境署颁布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在去年召开的有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曾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穷国和富国都一致认为:第三世界的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环境的恶化又导致这些国家更加贫困,如此恶性循环,使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起始和发展阶段,煤炭的开发和利用逐年增多,这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一次新的战略变革,这种变革使资源消费型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模式。中国本着负责的态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限于发展中国家财力和技术条件有限,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建立保障环境安全和发展的国际资金机制,包括以优惠或非商业性条件转让环境保护有益的技术和提供足够的、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