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行为理论首先可应用于深入、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和结果,使我们科学、有效地控制人为事故.同时,安全行为理论可应用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装置设计、安全文化建设等,也可以为提高安全专业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服务.本文就安全行为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获得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安全行为科学首先可应用于深入、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以使我们科学、有效地控制人为事故.同时,安全行为科学可应用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等,也可以为提高安全专业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服务. 1.用行为科学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 (1)事故原因的分析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的发生机理和理论模型,事故致因链是其核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路线。通过对古典事故致因链的代表: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及现代事故致因链的代表:行为安全"2-4"模型的原因定义、组织概念的引入、链条逻辑关系、事故预防策略等多方面的比较,并应用于一起真实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发现行为安全"2-4"模型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因果连锁理论的优点,更是改进其缺点,在对我国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中更加有效,且在各层级均可找到事故预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率,改善、提升安全培训方法,基于长期对行为安全管理的研究,结合事故致因“2-4”模型、案例教学、PDCA循环等相关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事故—原因—培训”为核心链条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分为事故收集、原因分析、培训实施3个步骤。同时深入挖掘案例教学中建构主义、结构主义、知识转化机制等理论,分析指出这些理论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的理论内涵,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安全经验分享,与事故案例分析一同扩充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的核心链条为“事故/成就—原因—培训→行为”(Accident/Accomplishment-Cause-Training→Act),进而提出了新的应用框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的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分析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事故频发倾向是导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弱化人的事故频发倾向,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模块入手,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系统,辅之以生产工具管理、生产环境管理与生产技术创新等,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任何事故都是有原因的,事故的原因可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事故的严重度与事故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运用这三条安全科学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多起不同类型事故.结果表明,事故的共性直接原因是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所引起的组织成员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用行为科学方法和系统化安全管理理论,制订了一个由规范组织成员个体安全行为的安全管理方案、个人行为纠正方法和安全培训组成的通用事故预防路线图,并阐述了路线图实施时所需要的组织行为分析、个人行为纠正和安全培训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周琳    傅贵     刘希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48-153
行为安全理论是事故分析和预防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事故致因“2-4”模型对10起化工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本、根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化工事故分析的有效方法。10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为一线员工在涉及高温加热工艺、带压设备、有毒有害环境和动火作业中的违规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未建立或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等不安全动作及不安全物态,且不安全物态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有关;间接原因是一线员工缺乏岗位安全操作等知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技术等知识,导致其安全意识薄弱,养成不良的安全习惯;根本原因是组织安全教育等管理程序缺失和执行不力;根源原因是组织成员对安全的重要度等安全文化元素缺乏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9.
《安全》2023,(6):14-14
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是一种基于行为安全管理的安全培训方法,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主要理论基础包括有事故致因“2-4”模型、培训相关学习理论、案例教学法和PDCA循环理论等,以“事故-原因-培训”(Accident-Cause-Training,ACT)为核心链条指导安全培训,实施过程分为事故收集、原因分析、培训实施3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许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论揭示,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或避免二者运动轨迹交叉,均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也指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人的违章包含在人为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中,故采取管理手段,减少人的违章行为,可直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人的心理角度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消除和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实践活动中涉及人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开展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在分析安全视角下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心理因素下不安全行为形成模式,继而用心理学效应诠释了事故致因,提出了事故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从人内在心理角度去理解和研究事故预防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心理探究能为事故致因分析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煤矿事故预防中的行为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分析矿业及非矿业事故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激励安全行为,抑制不安全行为,将大大减少工作中产生的意外情况,提高人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笔者以行为科学和安全激励理论为基础,分析激励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依据煤矿事故控制和预防机理,提出煤矿安全行为激励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构架,该研究成果对减少事故与伤害、提高矿业安全绩效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传统安全分析模型不能评估高铁调度系统中组件之间复杂交互的缺陷,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过程模型(STAMP),将高铁应急指挥系统中人员与设备之间交互安全性问题视作系统控制和反馈问题,构建高铁应急调度控制反馈模型,识别系统安全风险与约束;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法(STPA),分析不安全控制行为及诱发不安全控制行为的控制缺陷;基于台高铁脱轨事故实例分析,验证STAMP/STPA应用于高铁应急调度安全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高铁应急调度控制反馈模型可分析得到高铁应急调度指挥的风险因素为感知或执行误差、决策失误、接收或执行时延;同时通过该模型可演绎安全约束失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应急行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其作用,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物质燃烧的诱导期理论,构建将应急行为考虑在内的行为安全"2-4"模型。扩充后的模型体现了应急行为与事故共性原因、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的关系,表明了应急行为在事故发展链中的位置。结果表明,有效和正确的应急行为可以减缓事故发展进程;不当和错误的应急行为会助推事故发展扩大。事故案例分析证明,应急行为控制在事故发展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即控制应急行为可以达到减缓事故发展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以知信行(KAP)理论和安全管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预期事故损失认知、安全态度与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损失认知、安全态度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并通过33个题项867份有效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以上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预期事故损失、安全态度分别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预期事故损失与安全态度显著正相关;预期间接损失认知与安全态度在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作用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正交互效应。因此,通过提高企业决策者对预期事故损失的认知水平和安全态度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基于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分析和行为科学X-Y理论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以发电企业为例,介绍了企业依据人性假设理论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激励员工发挥潜能的工作机制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安全》2020,(5):14-14
本项目针对建筑施工事故高发这一难题,从行为安全角度对建筑施工事故原因作系统全面的分析。首先,以吉林省和浙江省近10-15年的事故为样本,统计分析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然后,借助行为安全“2-4”模型,分析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事故不安全行为及其深层次原因。最后,利用安全统计学(也称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中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揭示吉林省和浙江省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事故不安全行为原因的规律性,为建筑施工企业减少、消除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挖掘统计数据中的安全规律,在场景研究基础上,分析泛场景数据的理论内涵,提出从时间、位置区域、行为个体、不安全动作、行为性质、行为痕迹、风险等级等7个维度表征不安全行为泛场景数据。通过对现实场景和抽象场景2个层面的采集数据进行单维度统计分析及多维度关联规则挖掘,实现了泛场景数据的应用。从全国225起瓦斯爆炸事故中采集871条不安全行为泛场景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表明,泛场景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可用来有效挖掘和释放统计数据价值,从多维度深入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内在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预防事故,实现人本安全,基于行为科学原理与安全管理学方法,提出安全行为管理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机制,并从组织活动、人员行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与安全文化等5个方面构建安全行为管理"五位一体"模型,深入诠释模型中个人、组织、安全与不安全等4种行为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模型的基础、调节与宣教功能;解析其理论层、实践层与归纳层;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模型用于特大交通事故中,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了反馈调节等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也形成了内外因相结合的事故分析方法,为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中的主要方面。这里所指的人,包括领导者和操作者,本文只对操作者在生产中导致事故的诸种不安全行为加以重点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有意识非理智行为;无意识非故意行为;心理机能失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