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臭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感知的一种感知(嗅觉)污染。它不能单靠分析数据,而还要靠人们的感知思维进行分析评价。(这一点与噪声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
恶臭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的一种嗅觉污染。它不仅要靠分析仪器的分析数据,还要靠人们的感知思维来进行分析评价、判断。1炼油厂恶臭污染物来源炼油厂恶臭污染物主要有硫类、氨类、烃类、酚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各种低分子(C1-C3)的硫醇、硫醚、二甲基二硫化物等,它们分布很广,几乎贯穿于整个炼油生产过程中,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恶臭污染所引起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相关监测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恶臭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其中嗅觉感知法是通过对气味特征和感官的刺激程度来进行恶臭判断,仪器测定法则是应用色谱、质谱和光谱等分析监测仪器获得异味气体的物质组成及浓度;重点归纳了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的适用条件、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等相关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不同除臭方法的作用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通过对不同的恶臭监测方法进行客观对比,讨论其实际适用范围,并对未来恶臭监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邦录 《环境》2005,(Z1):205-206
恶臭是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感知而应起不愉快感觉并有害于人体健康的一类公害气态污染物质.通常所指的臭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出来带有恶臭的气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5.
颜鲁春  刘杰民  付慧婷  孙媛  林文辉 《环境科学》2013,34(12):4743-4746
由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引起的恶臭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差异大和物质间相互作用规律复杂等因素,对异味强度等感官评价研究造成极大困难.本研究针对室内环境,选取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成多种异味混合物,6名专业嗅辨员组成嗅觉评价小组,分别评价异味混合物和相应各组分物质单独存在时的异味强度,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与混合物整体异味强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当混合物中某物质异味活度(odor activity value,OAV)的自然对数值占混合物总量的比例小于20%时,其对混合物的异味强度贡献基本为零.利用该方法预先忽略多组分异味混合物中的部分物质,可以在异味物质相互作用规律和异味感官评价等研究中起到重要简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进行恶臭污染调查和研究,首先应该掌握恶臭物质的分析测试技术。恶臭物质大多属于有机物不完全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具有嗅觉阈值低、容易变化等特点,所以在分析测试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有机酸是环境中恶臭污染物质种类之一。我们采用碱玻璃珠采样管直接采集大气中的低级脂肪酸,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实现了快速、方便的测试目的。本报告着重对采样管的制作、技术指标、色谱分析条件及波形处理解析等内容进行介绍。一、测定原理用碱玻璃微珠的采样管直接富集大气中的低级脂肪酸,采样后的采样管直接与气相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异味是生物发酵制药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目前,针对生物发酵制药行业VOCs和异味污染特征及防控技术的基础研究较少,有关制药企业VOCs和异味污染在监管和治理方面均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甚至导致个别药企因环保措施治理不到位而只得搬迁的情况.本文以生物发酵制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不同生产流程、污水处理站和菌渣处理阶段VOCs和异味的污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概述了应用于VOCs和异味末端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因此,为更好地解决生物发酵制药行业VOCs和异味污染问题,未来应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①优化生产工艺,实现污染物的源头削减;②开展针对发酵制药行业VOCs和异味的污染特征研究,建立快速、有效追溯VOCs和异味污染来源的方法;③针对VOCs和异味的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和经济的治理技术;④推进生物发酵制药行业VOCs和异味排放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恶臭气体污染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气体污染与评价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李应芝本文综述了恶臭气体的有关概念、恶臭污染物的嗅觉阈值和气味、恶臭强度分级以及恶臭物质的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关系;并介绍了恶臭气体污染的评价方法。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1恶臭污染物及其产生源恶臭...  相似文献   

9.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基于阈稀释倍数的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指标恶臭物质的筛选方法,以及反映嗅觉感受的臭气指数及其计算方法等.并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恶臭物质监测结果,展示了该指标体系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恶臭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为恶臭污染的预测,模拟与评估提供了定量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恶臭污染物质的特点,分析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恶臭污染评定特征以及测定恶臭物质的不同方法。选择适当的评定特征以及分析方法,是保障恶臭监测工作准确性的首要条件,也为恶臭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恶臭污染已成为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嗅觉测定法和GC-MS分析了不同阶段堆肥尾气的臭气浓度和恶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并对不同堆肥阶段臭气浓度和恶臭物质排放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共检测到43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含硫臭气物质5种,烃类化合物22种,芳香烃类化合物11种,其它物质5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硫化氢、甲硫醇、1,3-二甲基苯和邻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极显著相关(P<0.01),二甲二硫和对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要对这6种臭气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法治理炼厂表曝池恶臭污染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石化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炼油厂排水车间污水处理场表曝池逸散的恶臭污染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床式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其治理。采用实验室研究筛选出的脱除硫化物(H2S、甲硫醇等)的IVP活性炭,并结合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BPL活性炭进行现场中试研究,制定了对污染气体进行脱除恶臭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正恶臭污染作为一种大气污染物,以空气为传播介质、通过呼吸系统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且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恶臭污染具有以臭味作为主要污染特征的特殊性,即恶臭气体的臭阈浓度较低,处理后要求气体中的恶臭物质浓度更低甚至为零,这就使得恶臭污染的治理有别于一般空气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日本坏境厅大气保护局特殊公害课最近撰义论述了防治恶臭的现实意义和课题,现摘译如下:一、恶臭的严重状况.恶臭是以气体形态的化学物质污染大气.环境管理所谓的恶臭是指产生厌恶感、专门危害感觉器官、有损于生活环境的物质.恶臭的特点是嗅觉、比其它感觉对恶臭的敏感性高,个人和地区对恶臭的易感性显著不同.恶臭危害的基本诉标是对恶臭厌恶的讼诉件数.对恶臭的讼指件数1972年最高为21576件,1984年仍达13529件,占污染总讼诉件数的20%、仅次于噪声.恶臭的行业构成比,历年均以畜牧农业最高(占30%),其次为服务修理业.二、恶臭法规的现状.1971年颂布恶臭防治法,该法的主要体系:①规定"恶臭物质";②由各地方政府制定必须防止恶臭的地区和企事业排放恶臭物质的地区(即规定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发酵是医用、兽用抗生素的重要工业化生产途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异味物质,污染环境。在宁夏北部某生物制药企业的污水处理站设置采样点,分析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和污泥脱水间等处理工艺段的异味特征。4个工艺段的恶臭浓度分别为653. 64,881. 50,1988. 71,998. 00 OU。生化池是产生异味的主要单元;二乙胺和丙二醇甲醚是主要的VOCs,总浓度分别为3237. 42,1132. 73 mg/m~3,总恶臭加权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7. 30%和19. 52%,均超过10%,是该污水处理站优先控制的异味污染物。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分级评估异味物质的潜在污染能力。二乙胺和丙二醇甲醚的污染能力指数均为Ⅱ级,属于中度易污染,影响范围为4~9 km。  相似文献   

16.
恶臭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作为一种扰民污染,其测定方法与常规的大气污染物相比,有其独特性。除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仪器进行恶臭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外,还需以人的鼻子为检测器对恶臭样品进行嗅觉测定,以评价恶臭对人的感官影响。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恶臭的测定方法和仪器,客观地评价各种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和排放恶臭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系统总结了污泥堆肥过程中主要恶臭物质:氨气(NH3)、硫化氢(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常用除臭技术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分析。通过对污泥堆肥厂恶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特征的分析,针对除臭工艺自身技术特点,建议采用组合式除臭技术解决污泥堆肥厂的恶臭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恶臭是一种感觉公害,它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迄今,凭人的嗅觉即可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有几十种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如硫醇类、氨、硫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场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污染特点和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的方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恶臭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纪树满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2):27-28,41
恶臭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文章介绍了恶臭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综述了常用的恶臭物质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