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地形变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利用常熟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对自1985 年以来发生在江苏省及南黄海海域的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及观测手段的映震能力检验,得出:(1) 常熟地倾斜对其周围200 km 范围内MS≥4-5 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显示;(2) 归纳总结各分析方法判别获得的异常表明,常熟地倾斜单台信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2.
南京台旧地电场地震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台旧地电场地的十余年电阻率资料 ,讨论了电阻率变化与这一期间江苏发生的中强地震间的可能关系 ,分析了震前电阻率异常变化的主要特征。同时 ,对该台新、旧地电场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其结果也可供其他地电台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江苏两次中强地震前,镇江水化台所观测到的水氧异常形态,并就该井因取样方法改变对氡值的影响作了分析,认为镇江水化台的氡值在两次中强震前所表现的异常形态不一致,不是因为取样方法改变所致,而可能是因为两个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参数、震中距不一致所造成的。最后,文章还对该井水位、流量的前兆异常和震时效应进行了论述,指出,自流井应该充分发挥一井多用,综合观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 “皖07井水位与地震关系初探”[1] 一文中曾就皖07井水位对400km范围部分中强震的映震特征和映震机理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探讨。 为了进一步研讨皖07井水位的映震规律,近年来在文献[1]的基础上,应用 “SHP2.0”软件,对20多年水位观测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发现07井水位除了对部分中强震有映震能力外,对1999年台湾7.6级强震和其东部特定区域的小震也有一定的映震能力。 本文着重分析皖07井水位对1999年台湾特大强震和部分小震的映震特征,研究其映震机理,为单井预报地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宁地电新台于 1996年开始在新台址处正式观测。经 4年的观测资料积累 ,已具备条件对新台的监测预报效能进行评价。评价表明 ,江宁地电新台观测资料可靠 ,观测精度较高。在1996年 11月 9日南黄海MS6 1地震 (Δ396km)和 1997年 7月 2 8日南黄海MS5 1地震 (Δ36 0km)前 ,地电阻率值显示了较好的前兆异常。对台址测区附近 (Δ <10km)发生的ML2 1地震 ,江宁地电新台地电阻率也观测到异常变化。由此可见 ,江宁地电新台具备较好的监测预报效能 ,有望在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南黄海6.2级地震前,我们根据视电阻率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有三个台站资料出现了中短期视电阻率异常。震前几天,又相继出现自然电位不稳的现象。本文主要对上述前兆现象作一些初步总结。一、台站、资料和分析江苏省正常观测的视电阻率台(下简称地电台)有8个,多年来工作状态良好、资料连  相似文献   

7.
对香泉水氡1976年以来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在华东地区发生Ms≥5.0地震前该水氡有较清晰的前兆异常显示。本文通过震例剖析,对该测点水氡的映震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邮-宝应M_S4.9地震是江苏陆地上22年来最显著的地震,震中位于江苏陆地中部地区,震前前兆异常丰富,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比较典型。震前2年显示震源区应力压性和周围张性特征,表现为水位、地电阻率和形变的群体准同步变化;震前1年集中出现小震条带活动的交汇现象;震前1月开始出现岩石裂隙变化的失稳现象,表现为周围水温、水化学的短期快速变化。高邮—宝应M_S4.9地震震前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反映了周围岩石孕震过程中的变形和裂隙变化特征,对中强地震预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东台市台南温泉井13年来共有三个时段的流量有较大幅度的异常都对应了南黄海一平方度内发生的4次46~63级地震。本文对该井的地质构造条件、观测方法、震前异常特征、干扰因素的排除、映震效能、异常机理、流量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等作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地震台多年来应用超低频电磁信息探索地震前兆所总结出的异常形态分别与远震、近震、地方震的对应实例,揭示了ULF电磁波异常与将要发生地震映震的一些初步规律,说明了电磁波是地震短临预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新疆乌什台1971年以来的电感法地应力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给出不同震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可测范围,得到了 Ms 与可测异常范围 R 的经验方程 Ms=1.222R~(0.258)。并分析了可测异常范围内100余个异常震例,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异常类型,并重点讨论了单台地应力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皖07井水位的映震能力入手,探讨地下水与地震的关系。文中着重对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等4次中强地震前该井水位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该井水位映震的机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用江苏盐城台与浙江杭州台组成台组 ,应用线性去倾及二次去倾的幅相法提取了临震标志指标 ,对上述两台站的 8年地磁Z分量日变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对江苏地区ML5 0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关系且标准值L一直保持在一个固定值 ,其标志体系受人为干扰较小 ,异常的可信度较高 ,但虚报、漏报率有待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星载SAR差分干涉测量提取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Ms=8.0)的形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开展了研究,利用地震前后ALOS/PALSAR数据,进行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处理,得到了震前—震后的干涉条纹图和形变结果图。由雷达视向形变图可知,此次地震造成了隆起形变,最大形变出现在北川—映秀断裂带上,最大雷达视向形变量超过了90 cm,形变范围较大,川西的大部分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形变。结合川西的地质和地型构造情况,根据地震同震形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形变特征和震源构造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索了由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提取无量纲的年速率比γh 和γ1 的新方法 ,并给出了整个测量区域速率比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强地震前近源区形变年速率比在空间上、时间上存在中短及短期异常 ;(2 )中短期异常显示 ,震前 1~ 2年近源区年速率比正值(或负值 )有逐渐增大范围、量值的趋势 ,震源区速率比值较小 ,似处于闭锁状态 ;(3)短期异常显示 ,震前 3个月速率比值增高 ,空间上呈现大范围正负值区异常分布 ,图像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地震台(以下简称二汽台)三年半的电磁辐射观测资料,对可能的震前异常信息进行了分类,评估其应震效能。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电磁辐射异常是客观存在的,出现在震前几小时至10余天。主要表现为脉冲式,有一个弱-强-弱-平静-发震的过程。其异常延续时间、幅度与应震的震级有正相关性。目前在时间上的应震效能约0.44,但转化为震前预测的实用化试验方法,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地震学中所指的“面源”属于这样一类潜在震源区——区内发震断层的位置和走向都是不确定的.这类潜在震源模型特别适合于那些历史上少震且无充分证据判定发震构造及走向的地区(例如上海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本文详细讨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关于面源对场地影响的计算公式,结合计算实例指出:在选定潜在震源区的几何形状和获得地震动参数(或烈度)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时,既要符合实际观测资料、又要尽可能利于数值计算.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微计算机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而地震常常发生在F-含量恢复背景值后数天或数十天,仅有个别地震发生在F-含量达最高值时。 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9、 10号泉F-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着重叙述了测震单台数字化分析软件SSDP、NNVSIAS的系统设置及使用技巧 ,并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特别对NNVSIAS在震相分析中的正确使用、震源对话框的恰当运用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依据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几何布局 ,对区域上设定的不同震级和震源位置的可能事件 ,作了以下两点考虑。 (1)根据不同震级地震的监测范围 ,确定了相应的定位子台组合。 (2 )对同一地震事件 ,考虑到震相分析P震相和S震相测量精度上的差异 ,引入了不同的标准误差σP 和σS。在此基础上 ,通过模拟地震波理论走时和对走时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方法 ,计算了估计震源参数标准误差的参量空间协方差矩阵值 ,给出了标准误差理论值等值线图 ,用此方法讨论分析了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