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
市场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必须通过法律调控的方式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当前的重点是建立有利于其发展的经济刺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时至今日,“十一五”规划已经完成过半。本刊就循环经济的有关问题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我国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关系;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重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英日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经验。我国居民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困境,同时对低碳经济还存在很多误区,将低碳经济与高投入、贫困、贸易壁垒、完全抛弃传统经济等联系起来,并将低碳经济完全归结为政府的责任。为此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中必须在多方面做出理性选择:产业生态化、开发节能建筑、公交工具优先、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电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和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罗东 《化工环保》2004,24(Z1):459-460
论述了经济建设、人口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及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使再生资源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再生资源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产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再生资源产业以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在经济和技术可行的条件下,进行回收、加工处理和再利用.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及减轻环境承载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热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还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水和大气污染等问题。通过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低碳生活方式等,实现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述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以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从"一化三基"到"四化两型"的战略升级,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环保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闸门"和"调节阀",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全面推进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湘潭九华示范区"两型"产业平台,多措并举发展低碳经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动湖南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力环境保护》2006,22(6):56-56
《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过去的15年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与快速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给人体健康和自然资源带来的严重危害。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环境的退化问题,正在努力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模式迈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将理念付诸行动。制定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在其中突出了环境管理的内容;构建了完善的现代化的环境、制度、政策体系;加强了环境机构建设,将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述努力使得中国在环境保护各领域如:大气环境质量、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回收、自然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正与经济增长脱钩。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现就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总书记在党的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将对今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两项主要内容。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中,将再生金属行业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说明再生金属与循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本刊副主编王曦东专程采访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请他就中国再生金属市场的现状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培育生态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市场发展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市场培育的要点与难点,最后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从法制保障、行政规制、经济手段、道德约束等方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生态市场培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扬弃。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产生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其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然后大量投入治理的老路,不如采用新的反馈方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往复地使用资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7,27(6):583-583
有30国参加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报告,汇总了工业化国家着手解决人造纳米材料蕴涵的健康及环境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在2007年4月于柏林举行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关于人造纳米材料的第2次会议上,长达77页的报告综述了最新发展信息。报告指出,由于纳米技术的影响还基本未知,世界各国均没有关于纳米材料的管理规定。但很多国家正在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那些可能的影响。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国家称,他们目前没有特殊的法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全球公认的纳米材料的定义。位于日内瓦的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法国也没有确定实施法规的日期,但法国劳动及环境健康安全局正努力确保将纳米材料划入欧盟的化学品注册、评估及授权项目中。  相似文献   

17.
废钢铁产业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主体,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和不可替代的钢铁原料功效十分显著。阐述了我国废钢铁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主导地位、应用价值、投资环境及今后的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赋予了废钢铁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国废钢产业具有良好的投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再生资源行业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有人认为,它是二次污染的源头;也有人认为,它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支柱性行业之一。为此,本刊就再生资源的现状、特点与发展前景专门访问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我部起草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状况,对我国钢铁产业和废钢产业面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阐明了我国钢铁产业将进入相当长的低速微利发展期,钢铁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已迫在眉睫;废钢产业只有走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形成新的产业机制,才是废钢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