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及稳定性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信息,对于摸清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保护成效,进而提出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2000和2010年为时间点,利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和正向逆向转换指数(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ormation Index,PNTI)模型分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转换趋势,并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级标准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其次为草地生态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2000—2010年间,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也呈增强趋势;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保护作用最为突出,其他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尤其需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与修复。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今后相关研究应着重考虑: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水文、营养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变化或波动的响应机制,建立相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客观评价和系统认识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生态系统稳定研究的回顾,分析了争论的根源,从而提出划分2种稳定性的分析角度,并利用能值理论较为准确、量化的度量了生态系统第二类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城市与人类的发展,文章对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及表示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生态系统波动大小与总体发展趋势表示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初步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扬州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  相似文献   

6.
对工业生态系统及其特性的哲学理解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工业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工业生态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区别,指出了在“创建”工业生态园区时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工业生态系统边界障碍问题是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向更大范围扩展的任务,对工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对工业生态系统边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定义了工业生态系统的边界障碍问题,建立了工业生态系统边界障碍问题的研究框架,指出了开展工业生态系统边界障碍问题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工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内在动力、进化和演化、关键种、共生等方面进行了相似性研究。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稳定性、复杂性差、环境变化的周期短、工业生态系统受双重规律制约、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价值流互为反向、工业生态系统地域性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形理论的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非线性理论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相空间重构的方法确定各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焦作矿区矿产资源保有指数、矿产资源回收指数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指数3个指标的分维值都较小,说明自然资源支持度的脆弱性是造成矿区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共生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工业共生的3要素。介绍了工业共生的质参量兼容原理,共生能量生成原理、系统进化原理。阐述了工业共生模式的4种类型:共栖,互利型工业共生。寄生型工业共生,附生型(异生型)工业共生,混合型工业共生。分析了工业共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系统运行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针对现存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联系上海闵行循环经济工业模式中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延伸的循环链模式的优化实例,对其运行机理加以分析,以揭示循环经济及其运行发展机理的科学性,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与进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程的河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旨在探讨河北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总结生态系统领域有关稳定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给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稳定性内涵。然后,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了一个包括产量形成、投入产出、土壤生态等主导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4个方面2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构建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雄县为例,运用所建模型进行评价,发现1995~2005年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平变化较大且呈阶段性发展,1995~1999年呈直线式逐年下降,2000~2005年呈波浪式发展,且投入产出过程对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持续稳定的增长,把握农田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特征,分析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各因子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1974~2005年河北平原区雄县农村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指数(API),采用剩余法剥离生产力波动趋势,从总体上研究农田生产力稳定性规律和时序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影响农田生产力的6个因子波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农田生产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雄县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从总体上呈现分布比例均衡的趋势,在过去30年中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作物生产供给基本平衡;生产力稳定性并具有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通过对生产力各影响因子的因子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影响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6个因子中,气候是波动因子,生产投入是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黑龙江省洪河农场135户居民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退耕政策的认知程度,以期从农户角度出发,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退耕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86.7%居民认为湿地生态环境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意识较高。对比10年前的生态环境,认为生态环境现状恶化的居民比例(48.1%)略高于好转的居民比例(43.0%)。近80%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了解,且认为现有湿地存在稳定性低,易退化的问题。绝大多数居民对退耕政策了解并支持该政策的实施,认为有利于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资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但对于政策实施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尚存疑虑。此外,退耕后的补偿与替代生计选择也是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流生态系统与河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已极大地改变了河流自然生态系统,使水文循环和自然环境劣变,防洪形势更加严峻,并破坏了一些物种的生存模式和大量栖息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不利影响。现实要求我国应高度关注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殊保护问题,而建设河流类型自然保护区则是实现这一战构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考国内有关城市的成功经验,对淮北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值理论.以龙盛科技工业园为例,对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分析,通过能值分析的方法,将能量漉、物质流等转化为统一的能值单位,对工业生态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龙盛科技工业固由于注重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生态效率和系统稳定性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郑重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12-14,56
本文在对动,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运物种群与植物种群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构思,认为动物种群与植物种群以“联合种群”的方式存在于此系统中,二者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工业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型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5个可能影响我国生态工业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型因素假设:关键种企业、成员距离、成员相互依赖程度、成员多样性、领导因素.并在全国47个生态工业系统进行统计实证研究加以证实.数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强有力的系统内部关键种企业、较少的成员交流障碍、较近的成员空间距离、多样化的成员企业主营业务等4个因素对我国生态工业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对我国生态工业系统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府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生态系统平衡与失衡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及其意义.生态系统是由各类生物共同组成的生物群落(bioflora)或生物系统(living things'system)与环境系统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开放系统.但是,生态系统这种维护自身相对平衡的能力是有条件、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对平衡的干扰不能超过系统本身的遭受极限,否则就会使破坏后的生态系统难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