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久远的理想1、“可持续性”的概念渊源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3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曾批评过“竭泽而渔’帕嫩法,遂成为传世的警句;齐国丞相管件也有“重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等一系列论述;伟大的思想家苟子曾系统阐述过:“草水荣华滋顿之时测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鱼鳖鳅鳗孕别之时·网署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一不绝其长也·春耕、更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地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化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一首题为《行路难》的诗中说:“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意思是,虞衡派出的伐木者遍布百岭千山,他们奉了工部的命令,进山砍伐木桩和木椽。工部是唐朝政府的六部之一,那么虞衡指的是什么呢? 虞衡是古代中国王朝政府中的一个机构,它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山林川泽。因朝代不同,这个机构的名称、级别、职责也略有不同。以名称而言,虞有山虞、泽虞、野虞、兽虞、水虞,其职官有虞师、虞侯、虞人等;衡有林衡、川衡、鹿衡等。就其级别来看,有的相当于现在的部级,有的相当于司局级,因朝而异,还有的更低。《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到一个名  相似文献   

3.
绑鱼的不幸     
在南方某些县城的鱼市场上,你会看见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边是大盆子里在水中活蹦乱跳的鲜鱼,一边是用细麻绳严严实实地捆绑成弯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出售的鱼。不知底细的你肯定买盆子里的鱼,那就错了,那鱼在你回家的路上恐怕就断了气。而捆绑着的鱼呢,只要你不给它松绑,它活着的时间可以长得多,夏天可以成活36个小时,冬日竟可  相似文献   

4.
一日游也好,住几天也行,只要一到野外就会感觉到拥有自由自在的空间是多么美好!但在野外也有在野外的压力,都得自己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可能有人会觉得到野外考察或游玩即要带吃的也没有地方住,很麻烦,不过野外生活的乐趣也正在于此。看看书,再亲身体验一下,这样就能掌握野外生存的技巧了。野外生存寄语:冬天,落叶树的叶子都落了,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树的形状。可以去看看一直藏在树叶里的鸟巢和昆虫。去野外的时候,为了不惊扰鸟兽,衣服的颜色要穿与大自然的色彩相协调的迷彩服。观察时,要充分利用我们人类拥有的五种感官来认知…  相似文献   

5.
八哥     
安徒生说过,人只有在长大以后才忘掉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交谈的语言的。一妈妈病重被接到外婆家养病的日子里,舅舅送我一只八哥,长夏农忙,白天大人们都下地去了,家里就成了八哥和我的天下。它一蹦一跳跟着我满屋子满院去转悠。我挖蚯蚓,捉虫子喂它,它吃饱了就停在我的肩头上休息。它饿了,饱了,都只能发出“驾驾”的声音。相熟后我渐渐听懂了这“驾驾”声所表示的喜怒哀乐。它在一旁看我打滚,翻筋斗玩儿,“驾驾”地叫唤着喝倒彩。它不会别的,但无碍它和我在情感上的交流。二村子里有一片南货店,店老板也养八哥,鸟笼就挂在店堂柜台上。那一只…  相似文献   

6.
青秋 《绿色视野》2009,(7):57-58
儿啊,咱家门前你栽的那棵小槐树又长高了许多你知道不?儿啊,咱家里已经存了三千多斤麦子你知道不?儿啊,娘的头发又白了很多你知道不?电话里,娘每次都这样朝他絮说,每次都怕他今年过年又不回去。并且腊月二十八这天,从早到晚,娘一天就打来了三遍这样的电话。  相似文献   

7.
中毒之鱼     
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位钓鱼爱好者,他叫雷鸣,在机关工作,是个忠厚诚实的好公务员。他钓鱼成瘾,不管天晴下雨,打霜落雪,酷暑似火,寒冬如刀,一有空闲便立在河边。有人开他玩笑:“世间什么东西最好看?”他答不上来。 于是别人就取笑他说:“世间最好看的肯定是浮漂,你天天在河边直视着它,从不转眼,连姑娘媳妇从你身边过也舍不得回过头。”他听了别人的话,只好苦笑:“唉,没办法,我跟它较上劲了,就像打牌一样,不是它输就是我赢。” 一天,天降大雨,他的关节炎又犯了,他便就近在围城河钓鳌台钓起鱼来。 没想到一小时不到,竟钓得一条大鱼,八斤重,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鲢鱼,嘴上长有两根长胡须。他兴奋得把鱼提到市场  相似文献   

8.
启伯的故事     
启伯,是我家乡的一个近族长辈,也是一位立过赫赫战功的退伍军人,称他启伯是因为他的乳名叫小七的缘故。启伯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爱讲革命故事和他那被战火致残的双腿,因此启伯的衣食住行都是靠那副双拐支撑着的。不知何故,我从小就喜欢和村里的一些老人聊天,瞅着他们那深邃的眼睛和布满沧桑的脸庞,听他们讲述悠悠岁月里的故事。随着他们不断变化的淳朴的表情而欢愉、气愤和忧伤——这就是我最要好的“老朋友”启伯。每每到了星期天,我和我的一些小伙伴同启伯或围坐在村里那棵老槐树下或是在一处冲阳的墙根下,睁大  相似文献   

9.
枇杷花开     
正生活好了,年纪老了,更感受到岁月如流。立春以后,很多的落叶树刚刚萌芽或正长出小小的嫩叶,而枇杷树干枯的花瓣里已经冒出了小而绿的幼果,翠叶中,枝顶上,那一簇簇金黄的鲜果令人垂涎欲滴……枇杷是一种极其平常的水果,它易生易长,不择土壤,常年青翠,与众不同的是,枇杷树是在头一年的秋末冬初孕蕊开花,次年三月果实成熟。枇杷花开在枝头成一簇簇的形状,花  相似文献   

10.
说个有意思的故事给你听。有位非常走运,又非常不走运的警官。非常走运的是他做了几十年的警务工作,由小警员升上警官,一直到将近退休,居然没有遇过一次盗匪,没有开过一枪。他非常不走运的是,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天,经过一家银行,正看见有人抢劫,于是掏枪吓阻,不幸对方也有枪,而且比他先发射。他死在最后一天的任上,手中握着他一辈子没真正用过的枪,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  相似文献   

11.
陈曦 《环境教育》2013,(6):80-80
我所在的村子——田洋,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物产丰富,特别是与临村间隔着的那条小溪,出产鲫鱼、小螃蟹、田螺等,这些水产,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餐桌美味,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但最近很多村里人都不满足于用手捞,嫌它效率太低,纷纷去买电池(也可以说是马达,从摩托车拆卸下来,电力很强),连接好电线、长竹竿和一个金属杆,组装好"装备",便开始去溪里"电"鱼。  相似文献   

12.
时令已是初春,但门外的雪仍纷纷扬扬地吐个不停。赵三爷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喉咙里的痰咕碌咕碌地上下滑动着。村支书立在床头,等着医生给赵三爷搭脉定音。一支烟功夫,医生挤出一丝笑容,说病得不轻,恐怕这股“倒春寒”是熬不过了,早些准备后事免得匆忙。村支书送走医生,脸上异常沉重起来,死死地盯住赵三爷嶙峋的脸。赵三爷是二郎山林场的护林员,14岁时随人上山,由一个青皮后生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汉,他以林为家、与兽为伍,留下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故事。赵三爷生肖属猴,猴聪慧有灵性,能与百兽通话,一呼百应呢。据说一年冬天,寒风像刀…  相似文献   

13.
正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龟去放生,每次把龟扔到海里,那龟都会自己游回来。最后,他把龟远远地扔了出去,龟终于消失在了大海里。后来有动物学家告诉他,那是一只陆龟,把它扔到海里,八成会被淹死。这只陆龟就这样死在了这样缺乏理性的爱心之下。可见做一个理性的环保者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我认识的收藏家中,刘文忠是属于那种比较个色的一个。个色在他对玉的情有独钟,他从不涉及其他的收藏领域,只收藏玉,对玉又以收藏当代艺术品为主,从不慕旧。很有些人对此不理解。玩物,玩的是历史,玩的是化在物中的早已经远离了我们生活的生活,玩的是为大多数人所陌生的文化空间里的文化。物的收藏者大多是逆向地延长生命,他所拥有的物品,比自己的年岁越长,越有保存价值,越多同代人所没有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的长度,就是所增加的生命的长度。当自己的生命和物里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生命体系里就有了一个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多代人生架构起来的生命空间。也有一部分收藏家收藏的是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就时间来说与自己的生命是同步的,但就空间上说,之间的距离则很大。一方水土  相似文献   

15.
邱小波 《绿叶》2022,(7):63-66
<正>他,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猎手”,许多年前放下猎枪,成了一名野生动物保护者;他,行走于崇山峻岭之间,用满腔的爱心,成为一名珍稀动物、天然生态的守护神。“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是南朝梁代诗人吴均《山中杂诗》所描绘的偶居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雾竟然从窗里飘出来。如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  相似文献   

16.
家在哪里     
曾经无数次,当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时,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县的名字。而其时,我早已置身繁华的大都市多年了,我与这个喧闹的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旋转,我的妻儿,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早已浸透了城市的色彩。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认同的家还是那个遥远、偏僻的不为人熟知的小村庄。走过风雨,走过时空,为什么,我还要把家根植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热土?关于家的记忆真是好多好多,它是由一串串或欢乐、或酸涩的故事穿起的。故事里,有一个儿童关于母亲对他爱吃的所有东西都不爱吃的深深困惑和害怕有一天母亲会  相似文献   

17.
分裂的村庄     
《绿叶》2016,(6)
正房顶的雕塑老霍站在房顶,俯视全村,脖子抻成了长颈鹿,脑袋转成了小蜗牛,心里"噼哩啪啦"地打着小算盘。其实,老霍犯不着笨手笨脚地爬上房,也无需抻长脖子到处瞅。他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哪家啥样,玻璃一样透明。谁家的门锁啥牌子,谁家的水缸摆在哪儿,谁家的孩崽子长了几颗牙,谁家的老爷们  相似文献   

18.
绿色书架     
《熊猫虎子》潘文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2.00元潘文石以对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而享誉世界。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野生大熊猫虎子“长大成人”的故事。虎子降生在秦岭的群山之中,在危机四伏中成长,走向独立谋生,因落入人类的陷阱而受到关爱,也遭遇了苦难,但最终重获自由。虎子的经历惊心动魄,让读者为它的命运时而忧,时而喜,也让我们为它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不已。潘文石  相似文献   

19.
化学工业长时期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暗室里冲印彩色照片的废液也不例外。为了保持暗房里彩色照片结果的均匀性,每次各种疲劳的处理液需溢流出少量,加入补充液称之为恢复能力法。虽说这种溢流液是疲劳的,可是各种成分的含量几乎仍在90%以上。另外在处理过程中或最终水洗的排水阶段中也仍旧含有处理液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06,(3)
“您认识赵保乐吗?认识的话请您珍惜水资源,如果不珍惜水资源您别说认识我。”在3月22日世界水日,素以文雅明快、风趣幽默著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赵保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谈到水与文化的关系时,赵保乐说:“虽然水资源问题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向人们发出警告,但是用文化的方式更能渗透到每个人心里。我觉得今天这个摄影展比看一个数据报告、听一个讲座更深刻更直观。”赵宝乐是在参加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清水同盟等单位主办的“中华清水宣言万里行启动仪式暨国际人与水摄影作品展”时说这段话的。据介绍,中华清水宣言万里行活动将到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