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区煤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某矿区矸石山及周围土壤五种重金属(Cr、Cd、Cu、Pb、Zn)总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矿区矸石中五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当地背景值,同时受矸石山影响,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含量也都不同程度地超出背景值,即重金属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矸石山周围土壤中的重金属平面与剖面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小与土壤距离矸石山的远近有关;同时重金属的分布受气候及其它影响而呈现了一定的波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平顶山市卫东区、石龙区和郏县典型煤矸石山下游土壤中重金属(Hg、Pb、Cd、Cr~(6+)、As、Cu、Zn、Ni)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平顶山市煤矸石山土壤总体综合污染指数为2.09,污染水平为中度污染,污染等级为中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为Cd(2.62)Hg(1.73)Pb(1.37)Cu(1.20)Zn(1.13)As(1.0)Cr~(6+)(0.89)Ni(0.88),郏县、石龙区、卫东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09、1.62和1.55。  相似文献   

3.
尚誉  桑楠 《环境科学》2022,43(7):3773-3780
煤矸石在自然堆积过程中会通过风化和雨淋条件释放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从而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研究了矸石山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探讨了土壤样本暴露诱导的植物毒性效应,以期全面评估矸石堆积区周边土壤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煤矸石堆积区周边土壤中Cd、 Pb和Zn的含量平均值均超过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并且随着距矸石山的距离越远,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富集因子结果同样显示周边土壤中Cd、 Pb和Zn元素污染较严重.暴露于距矸石山不同距离的土壤后,大麦幼苗生长受抑,部分土壤诱导叶绿素含量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并且造成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指数(MI)降低和微核率(MN)显著上升.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矸石堆积区周边土壤中Cr、 As和Zn元素分别与大麦芽重、根重和微核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Cu和Pb元素分别与叶绿素和微核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煤矸石堆附近耕作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鲁西南煤炭基地若干混堆的煤矸石山周围(10~100m)耕作层土壤的实际调查及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煤矸石堆附近耕作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局部已经受到Cd、Ni的污染,但未出现多金属复合污染状况。煤矸石堆附近土壤已经受到采矿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Cd、Hg的人为影响最大。从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形态来看,Hg、Cd 2种元素与Cr、Ni、Cu、Zn、Pb、As6种元素曲线形态显示差异性,Hg、Cd元素在土壤中赋存、迁移等应具特殊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演马矿煤矸石堆周围环境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焦作市演马矿煤矸石堆为对象,检测分析其周围土壤、地下水和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性质和地下水动力条件,研究煤矸石堆放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根据地形地貌、地下水流向和风向,在演马矿煤矸石堆周围布置土壤、地下水和植物采样点,检测分析pH和重金属(如Pb,Mn,Zn,Cu,Cr和Cd)含量及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煤矸石堆放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煤矸石释放的重金属大部分被土壤所吸附,所检测的6种重金属在土壤中均被检出,其中部分点位的Zn和Cd含量已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可以进一步向地下水和植物传递,地下水中Mn含量与煤矸石堆的距离呈负相关,植物叶中Pb的含量最高,叶和茎中重金属含量表现出与煤矸石堆的相关性;矿坑排水、锅炉房飘尘也是造成周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煤矸石堆放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某煤矸石山为对象,采集新鲜煤矸石及附近土壤样品,检测其中Cu、Pb、Zn、Cd、Ni、Cr、As和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煤矸石和土壤中重金属的相关性,采用多种污染指数评价了重金属污染对该地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堆放地中,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Ni>Zn>Cu>Cr>Pb>As=Hg=Cd,该堆放地土壤等级总体尚安全,但土壤中Zn、Cr和Cu含量已受到人为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煤矿地区煤矸石的堆放对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煤矸石堆为中心,采集堆放时间大约为30、15、6 a的煤矸石堆附近土壤样品,并分析测定土壤的p H值和具有环境意义的8种微量重金属元素Cr、Cu、Zn、Cd、Pb、Ni、V、Co的含量。采用累积强度、内梅罗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来探讨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个研究区域土壤均呈酸性,且距煤矸石堆越近,土壤酸性越强,除Cd和Pb外土壤中其它微量重金属的含量均超出贵州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以远离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为累积强度标准,发现3个研究区域土壤中除Pb和Co外其他重金属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累积,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Cr、Ni、V。3个研究区域土壤均受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与距煤矸石堆的距离呈负相关、煤矸石的堆放时间呈负相关。该结论将为贵州省煤矿地区煤矸石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焦作朱村矿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对朱村矿矸石山周围的表层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总结出Cd、Cr、Zn、Pb、Cu等重金属元素在矸石堆周围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焦作朱村矿矸石山周围土壤无Cr污染;受Cd污染不明显;Cu污染程度较轻;Pb的污染受交通影响波动较大;Zn污染较重,其污染浓度与矸石堆距离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能够定量评价铀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地积累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2种方法相结合来进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铀尾矿库周围部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Ni、As、Cu、Hg、Zn含量存在积累和超标情况,尤以Cd的超标率最大,Ni和As次之;Pb、Cr含量能够满足标准限值要求。总体上,铀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中未受重金属污染(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的分别约占1/3;土壤受重金属中度污染占21.4%,重污染占12.2%。主要污染因子为Cd,其次是Ni和As,该区大部分土壤环境质量未受到Cr、Pb、Cu和Zn的影响。铀尾矿库周围土壤正以Cd、Ni、As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形式出现积累,应加强对铀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采集阜新海州井工矿矸石山周边的表层土壤样品,研究煤矸石堆积造成的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并分析其污染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尽管研究煤矸石山只有10余年堆积历史,但煤矸石的风化和淋溶已导致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累积性污染,研究的五种重金属Zn、Pb、Cu、Cr和Ni中Ni和Cu的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距煤矸石堆距离的增加大体呈现下降趋势。重金属形态分析数据显示土壤中重金属以不活泼的残渣态为主,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单元素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rNiCuPbZn,其中Ni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根据焦作矿区矿井水水质,通过试验选择最佳药品及其药品的最佳投药量,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争取使矿井水得到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潘北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的技术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北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是以煤屑为主的悬浮物严重超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净化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pH值、色度等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作为煤矿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里彦煤矿矿井水水质和处理规模确定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主要建(构)筑物,并进行经济分析。里彦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后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宿煤矿矿井水涌水量、水质情况及处理后水质要求,确定矿井水净化工艺、技术参数、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矿井水净水处理后水质已全部作为生产和生活(洗澡)用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北宿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复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北宿煤矿矿井水涌水量、水质情况及处理后水质要求,确定矿井水净化工艺、技术参数、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矿井水净化处理后水质已全部作为生产和生活(洗澡)用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利用煤矿塌陷盆地作为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煤矿井下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的工艺原理、特点、工程设计及其产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矿井水水质特点的分析,对传统的矿井水处理工艺和新型的重辅强化分离水处理技术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符合谢一矿矿井水水质特点的扩容改建处理工艺,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徐庄煤矿矿井水水质的分析,阐述了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处理方法,并最终确定了以反渗透工艺为主的深度处理工艺及相关设计参数。矿井水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杨村煤矿矿井水净化利用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国家对水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各地对地下水取水和外排污水收费越来越高。合理开发、利用矿井水资源摆上了议事日程,将煤矿矿井水净化后作为饮用水,真正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在缺水矿区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陶一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个要素,根据煤炭资源破坏与浪费、土地资源破坏与压占、水资源破坏与浪费、崩塌与滑坡、地面塌陷与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污染等8个指标,采用要素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陶一煤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得出该矿地质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