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现实情况,从回收网络、处理情况和优缺点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我国五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个体户回收处理体系、民间回收处理体系、供销社回收处理体系、生产商回收处理体系和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处理体系,并提出建立“个体户+公司+拆解基地”合作关系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废弃物认识的深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已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工艺技术以及回收体系状况,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发展研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废弃物产生国,由于废弃量大、经济价值高以及不当处置污染严重,对电子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迫在眉睫。日本在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本文从政策法律、回收体系、资源化过程三个方面对日本电子废弃物管理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电气产品更新速率急剧攀升,随之来的就是电子废弃物的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且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不乐观,大部分废弃电子电气产品被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回收后简单地拆解掉,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壤,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威胁.面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参考国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几点建议,探索如何妥善回收和处理电子废弃物.  相似文献   

5.
电子废弃物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其不合理处置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作为一种潜在可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概述了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建设电子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对于构建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子废弃物的危害及回收利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危害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长,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电子废弃物成为世界上数量增长最快的垃圾."电子垃圾",主要包括各种使用后废弃的电脑、通信设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电器产品.电子废弃物不规范回收处理易造成污染.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很多可回收再利用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玻璃等物质.严格意义上讲,这些电子废弃物,不应称其为电子垃圾,而应称作电子旧货.伴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废弃物污染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电子废弃物具有危害性和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8.
机械分离回收方法处理电子废弃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正成为1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针对电子废弃物增长较快,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现状,从电子废弃物的增长性、危害性、潜在价值等方面,阐述了电子废弃物的主要特点;从电子废弃物的拆解、破碎、分选等方面,阐述了电子废弃物机械回收利用的一些方法。指出电子废弃物的机械分离回收与其他回收方法相比,污染小、效率高、方法简单、成本低、容易规模化。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废弃物机械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在工业上的应用与发展,可为国内在这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从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建设一套专业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点为基础,中转交投中心为纽带,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循环利用能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子废弃物的污染及其回收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废弃物"(E-waste或Waste from Electronic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又称为"电子垃圾",电子电器产品在达到使用寿命后就报废成为了电子废弃物.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电器设备的广泛运用,电子废弃物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电子电器产业起步早,更早的面对了电子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为了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在国策、法律、制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电子垃圾处理的新领域.结合国外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政策及技术对中国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日本JST—RISTEX、NPO生态推进机构主办的中日“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制度建设”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中日专家就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自前报废的电脑、电视机等“电子垃圾”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垃圾,为人们提出了一道新的待解环保难题。现在将电子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的成套技术已经问世。2005年11月21日,总体工艺流程符合中国国情和循环经济要求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成套技术”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程》2006,24(3):53-53
彩电、冰箱、电脑等电子废弃物未来不再成为环境污染源。未来三到五年,上海将筹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三级网络体系,在每个区都设立一个回收分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电子废弃物将被分别重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属于逆向物流。阐述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物流的特点和模式,系统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物流框架,重点阐明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中各责任方的安全职责:电子产品生产者具有全面责任;消费者具有经济责任和物质责任;政府管理部门具有宏观调控和监督协调责任;物流方有微观控制和安全保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大量废旧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废弃物正以惊人速度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们健康。为此,中国将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业试验基地,填补国内在电子废弃物专业化处理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子废弃物存在着产量大、资源化率低、污染危害严重等问题,其回收处理形势十分严峻。文章简要阐述了典型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概况,总结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方面的相关立法管理和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当前国内回收体系存在的弊端,并对最新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进行了重点评述,分析了其在完善我国电子废弃物正规回收体系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和重要意义。同时,就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发展,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子废弃物现状与回收处理探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伴随着电子工业和信息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 ,电子废弃物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伴随着电子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和我国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场”。介绍了我国及世界上电子废弃物的现状与处理状况 ,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具有的潜在环境污染性与可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资源性的双重特性 ,探讨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循环经济之路 ,及其相关的政策、方法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电子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过程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地研究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发展情况,将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及法律法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一方面,它可以促进中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化领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为环保部门有效地实施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意义,重点研究了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塑料、玻璃的回收技术,以及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现状。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使我国的电子和电器制造业及电子废弃物处理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德国基于生产商延伸责任制(EPR)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代表了一类典型的竞争型的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模式,其中包括法规制度约束、经济激励机制.对建立我国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回收再利用系统有一定的启发.首先介绍了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各利益相关体的责任及相互关系;然后重点分析回收处理运作体系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分析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德国"竞争 集体"模式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目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指出应采取的措施及发展方向,为我国建立经济又环保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