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中国政府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意味着适应气候变化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本研究基于对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上存在的资金支持、工程实施机制、产业机构等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就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建议:一是建立稳定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渠道;二是提高适应与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有利于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调整;三是提高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政策的主流化程度和针对性;四是提高生态功能保护区居民的自适应和主动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郑艳 《世界环境》2013,(6):50-53
2013年11月18日,中国政府在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华沙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气候变化已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城镇运行以及民众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其中,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的城市化地区是重点适应区域之—。  相似文献   

3.
路相宜 《环境保护》2022,(16):70-73
<正>今夏,全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国内也出现超强高温天气,并引发话题关注,气候变化成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于近期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中国城市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7,(5):82-83
本期讨论文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就制定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的现实制约,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决定了中国必须把适应气候变化尽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简称适应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与自身努力,尽量消减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为保证适应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把这一战略与现行的相关国家战略密切联系起来,相辅相承,共同促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定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的现实制约,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决定了中国必须把适应气候变化尽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简称适应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与自身努力,尽量消减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防止气候变化的能源效率战略的实施机制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国家能源利用的基本规范和目标要求,提出提高防止气候变化的基本战略,市场机制是国家实现能源效率战略的基本途径,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广州环境科学》2007,22(2):12-12
根据4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人们长期以来对“减缓气候变化”高度关注,而对另一重要方面——“适应气候变化”却重视不够。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更是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制订经济发展计划时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该如此。  相似文献   

10.
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谈判方面,近几年的UNFCCC缔约方大会已将其列为重要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最容易达成共识的议题;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制定相应的适应战略、计划或行动方案在不断加强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管理手段或政策工具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机关和多边开发银行已经检验了把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纳入EIA的内容中的可能性。在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适应仍处于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候风险、损失损害及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功能的同时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区内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及气候治理协同增效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从减缓和适应两个维度提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在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框架下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世界各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英国和新西兰的范例,为我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新一轮的气候变化会议刚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之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3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2009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14.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底刚闭幕的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巴黎协定》签署和生效,全球进入落实《巴黎协定》的新征程。一些国际活动纷纷把新能源、气候变化列入重要议题,2017年世博会也将"未来的能源"定为主题。近日,《世界环境》就相关话题,专访了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世界环境》:2017年6月10日至9月10日,世博会将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举办,把主题定为  相似文献   

18.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尘埃落定,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给出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历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减排协定,《巴黎协定》首次确立了包括全球温升、适应和资金在内的三项长期目标,其中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设定为2℃,并努力限制在1.5℃内。《巴黎协定》框架下的国家自主贡献是一项涵盖了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内容的综合行动计划,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巴黎协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世界环境》2010,(2):63-65
<正>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Climate Change Act),这使英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气候变化法》一方面用法律的方式承认气候变化问题,另一方面旨在推动英国向低碳社会转型。《气候变化法》的核心在于确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  相似文献   

20.
吴静  朱潜挺 《环境保护》2020,48(5):12-17
后《巴黎协定》时期,在多层治理理论框架下,城市参与气候治理已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之一。城市由于人口、经济的高度集中,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直接性,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驱动力和执行力。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城市参与气候治理的两种模式,即基于城市政策法规的气候治理和基于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气候治理,为我国城市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基于此,结合目前我国城市气候治理行动,从城市节能减排和气候适应两方面,梳理了我国相关试点工作,最终提出了我国城市参与国家气候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