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灾逃生技能中有一个"三秒钟呼吸冥想法",就是让被困火灾者进行深呼吸,使头脑尽量清醒,然后仔细审视身处环境,尝试以平时掌握的逃生技巧脱离险境.车辆行驶中的"三秒钟法则"则是告诫驾驶员与前车保持"三秒钟"以上的行驶距离,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庆石化公司也有一个"三秒钟"法则,即倡导员工在所有操作前沉三秒钟,把进行的操作程序再想一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员工的违章操作,给员工上了一道安全锁.  相似文献   

2.
环球要刊     
<正>美国Occupational HealthSafety 2015年第10期企业消防指南美国消防部门向民众强调,公司员工不要救3类火灾:火势超过桌子大小的火灾、冒黑烟的火灾和火焰燃至天花板的火灾。但雇主应给企业配备灭火器以应对某些可救火灾。灭火器距员工的距离要根据灭火器种类进行确定。雇主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灭火和逃生的基本原则,比如灭火要靠近门口站立、逃生时不要使用电梯等。此外,雇主还应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预案中要包含火情上报方法、逃生步骤、紧急逃生路线指示图和员工疏散前进行现场指挥的人员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5月27日,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厂区首次组织举行了大型消防演练,公司千余名员工参加。此次演练分为火场逃生和灭火救火两部分,目的是提高员工对火灾的扑救组织能力和处理能力。图1为员工火速撤离“火场”,图2为义务消防员灭火演示。  相似文献   

4.
火灾逃生管     
不幸在火场遇难的,多是躲避不及,以致在烈焰中丧生。美国一家公司最近为高楼大厦展出一套火灾逃生设备,叫做“逃生管”。它是一条长30m的管子,外层由可抵挡高热与浓烟的铝合金制成,内层是可伸缩的柔软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救生管被送至建筑窗口固定,困在火海中的人钻进逃生管的入口便能一路平安地滑到地面。逃生管每隔2m左右还设有一个拉链做逃生口,万一卡在管中,稍稍移动位置就能找到逃生口,拉开拉链便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套设备引起了美国很多消防部门的兴趣。火灾逃生管  相似文献   

5.
火灾逃生管     
不幸在火场遇难的,多是躲避不及,以致在烈焰浓烟中丧生。 美国一家公司最近为高楼大厦展出一套火灾逃生设备,叫做“逃生管”。它是一条长30多米的管子,外层由可抵挡高热与浓烟的铝合金制成,内层是由可伸缩的柔软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救生管被送至建筑窗口固定,困在火海中的人钻进逃生管的入口便能一路平安滑到地面。 逃生管每隔两米左右还设有一个拉链做逃生口,万一卡在管中,稍稍移动位置就能找到逃生口,拉开拉链便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套设备引起了美国很多消防部门的兴趣。火灾逃生管  相似文献   

6.
<正>冬季是火灾高发期,中铁建设集团市政分公司将所有在施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重点布控,并划分出重点防控区段,确保打好2014年度冬季施工消防保卫战。该公司要求各项目部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火灾逃生常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为重点,部分项目部还聘请了外部单位的消防专家,对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比如火灾发生初期原理的说明,火灾扑救和逃生技能的讲解。此外,项目部广  相似文献   

7.
三、火场逃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报警、逃生与抢险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火场逃生的原则可用16个字说明: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确保安全、迅速撤离”是指被火灾围困的人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离开危险区,不要因为抢救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如果逃生通道封死,在无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要采取过急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顾全大局、救助结合”包括三层含意,一是自救与互救结合,特别要帮助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弱智精神病人逃生,二是自救与抢险结合,应设法扑灭火灾,消除灾情,抢救财物,防止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三是火灾确实难以扑灭时。应坚持“以人为主,救人第一”。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员工聚集场所存在哪些火灾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员工聚集场所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员工聚集在生产区域或危险场所,当发生火灾和其他伤害,或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逃生。主要防范措施有:  相似文献   

9.
何军 《劳动保护》2005,(8):92-93
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6·10”火灾夺走31条人命,造成28人受伤,从事后的情况看,此次火灾的遇难者和受伤者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缺乏基本的自救技能和逃生常识,丧失了逃生机会,最终葬身火海。那么,大火中人们如何才能逃生呢?  相似文献   

10.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在火灾发生时给逃生人群规划最优的安全疏散方案,基于CCRP算法开发1种火灾情况下受容量限制的动态疏散算法。该算法模型将发生火灾的建筑布局信息表达成节点连接弧形式,鉴于可预测危害蔓延对火灾逃生过程中疏散通道封锁时间的影响,为建筑网络图上的节点赋予“危险时刻”属性,逃生人员通过节点的时刻必须小于该节点的“危险时刻”才能规避火灾危险;基于eclipse软件平台,通过动态疏散算法与相似Dinesh算法应用实例对比仿真分析,验证基于CCRP的动态疏散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计算出的逃生路径保证逃生人员在最短时间疏散出去;且其具有安全性高和耗时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矿井火灾中受风流变化和烟流蔓延影响的人员逃生路径规划问题,构建火灾时期人员逃生三维仿真模型。首先,建立巷道网络三维结构模型,作为展示平台;其次,基于通风网络解算模型与烟流蔓延参数模型,解算巷道网络中的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气质量分数;然后,确定矿井火灾巷道当量长度的影响系数,并依据火灾逃生路径规划算法得到人员逃生路径规划结果;最后,以国内某矿山为例,对火灾时期人员逃生进行三维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依据矿井火灾情况的不同,可以掌握火灾时期的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气质量分数等参数,得到理想、可行和紧急等3种类型的逃生路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纽约西格玛医药公司,开发了用于火灾时逃生的安全袋,称为“安全出口”的透明尼龙袋。它附有一根绳子。遇火灾时,逃生者只要将其套在头上,拉紧绳子,便可防止浓烟窜入袋中。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然而,高层建筑越多,楼层越高,火灾应急逃生的问题越突出。当突发火灾时,如何才能快速疏散建筑内的人员?给消防安全提出了一大难题。使普通电梯具有“应急逃生功能”,无疑成为防火应急逃生可行性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多数人心理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  相似文献   

16.
基于Pathfinder和FDS的火场下人员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行为对疏散的影响,以上海静安区失火大楼为背景,运用试用版灾难逃生软件Pathfinder,对人员行为进行模拟.实验得到了人员在不同行为模式下逃生时所用的时间和楼梯间内拥挤情况,并探究家庭成员的行为对逃生的影响.利用Pathfinder进行SFPE模式和指导模式模拟以确定哪种模式中的行为属于安全的疏散行为.以《建筑防火规范》规定的允许疏散时间为标准计算出规定时间内的疏散的人数,从而确定处于危险状态下的人员数量和时间.建立了一个简化的高层建筑模型,采用FDS模拟软件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了火灾模拟,得出了烟气蔓延速度、温度、CO浓度以及能见度的变化规律,为高层建筑火灾烟气的有效控制、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纽约的西格玛医药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安全出口”的火灾逃生用透明尼龙袋。这种透明尼龙袋,由特种尼龙制成。它附有一条绳子。遇火灾时,逃生者只要将其套在头上,然后拉紧绳子,不仅可以防止浓烟窜入袋中,避免眼睛、喉咙等遭受浓烟的侵袭;而且袋内的空气,可以让逃生者维持7分钟的正常呼吸,以便让逃生者在这段时间内逃离火灾现场。该透明尼龙袋能承受178℃的高温。套在火灾中逃生者的头上后,能保持袋的形状。逃生者逃离火灾现场取下后,只要放在没有浓烟的地方,袋内便会再度充满新鲜空气。火灾逃生用透明尼龙袋@成茹 $《纺织科普》…  相似文献   

18.
1原路脱险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人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  相似文献   

19.
杨凯  吕淑然  王超群 《安全》2013,34(2):4-7
针对矿井火灾逃生困难的问题,本文以木成涧煤矿矿井为背景,利用FDS软件建立其通风系统的三维模型,通过在巷道安装探测器来检测温度分布和烟雾浓度的方法来检测火灾情况下烟气的蔓延、能见度以及火灾温度的分布,通过对FDS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烟气、能见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火灾对人员逃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矿井火灾时人员逃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注重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提高消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但火灾的发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火灾都是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共发生火灾事故100万余起,伤亡近2万余人,事后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死亡人员是由于没有逃生意识和没有有效逃生方法造成的,因此,注重人的逃生意识培养成为杜绝或减少在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