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亲脂性,且稳定性高,能在生物体的多种组织中大量蓄积,并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性作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二噁英类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介导,二噁英等外源性物质进入细胞后作为配体与胞内的芳香烃受体结合,激活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引起一系列的生物效应。根据这一原理,目前已经有很多种生物检测方法应用于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目前常用的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生物检测方法做一个简单阐述和评价,为后续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氟类化合物的检测与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全氟类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已超过50年。近几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开始关注全氟类化合物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已开展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概述了全氟类化合物的特性与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检测技术研究与治理手段研究等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以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烷羧酸为代表的全氟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吸附分离技术分别在全氟类化合物检测与治理中的应用,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中提取方法包括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MAE)、加速溶剂萃取(ASE)等。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种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建立环境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筛查方法为目的,考察酵母基因报告系统方法在水、土壤和动物血清样品检测中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利用该系统,对TCDD标准品和已知毒性当量的环境污染二英标准品进行测试,建立和标准化测定的方法;对各种水样、土壤和动物TCDD暴露模型血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报道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标准样品的毒性当量浓度,可检测到TCDD污染物的下限浓度为0.01 ng/L;可疑河涌水的二噁英类TEQ污染水平在可检测范围内,经过治理后污染程度下降;土壤检测到最高污染水平为(23.06±1.75)ng/kg;TCDD模型小鼠血清含量明显高出正常对照组(p<0.05,p<0.01和p<0.01)。结论:实验证明该报道系统可用于多种实际环境污染样品二噁英类TEQ检测,灵敏度可达ng级。由于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环境可疑较高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快速筛查,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先后经历了污染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等发展阶段,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成熟标准体系框架. 为探究过去30余年相关标准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20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制定现状,重点分析得出现阶段标准制定的领域热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方案和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目前土壤污染物的检验方法是最主要的土壤环境标准文件类型,分光光度法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测试方法. 未来发展任务可从开发污染地块精细化和本土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健全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完善风险调查检测评估与防治相关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切实为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重要的方法基础,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于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减排,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财政经济政策以及微观产业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来共同推动。其中最为急迫的任务是加强对二噁英的基础研究,制定二噁英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减排二噁英有着重要影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筛选、示范和推广。二噁英是一类工业生产中无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和生物富集的特征,可通过空气、水、迁徙物种及产品远距离传输并沉积,并在生态系统中长期累积。相关研究表明,二  相似文献   

7.
二恶英类物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生物快速检测法测定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技术进展,概述了国际通用的二恶英类标准分析方法体系,提出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综述了我国二恶英类化合物分析研究现状并对我国二恶英分析检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二噁英的污染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二噁英的控制问题已经越采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二噁英的毒性、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以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是一类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其分布广,难降解,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能够干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对人和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PAEs的检测方法、毒性效应、分布和降解方法,并对今后PAEs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是一类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其分布广,难降解,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能够干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对人和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PAEs的检测方法、毒性效应、分布和降解方法,并对今后PAEs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Many recent dioxin contamination events have been traced back to poisoned animal feed or feed ingredients. Therefore,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placed limits on the levels of dioxins in food and feed or implemented stri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rograms. The levels in force are generally expressed as TEQ values, which inherently accepts the underlying hypothesis that the effects of dioxin-like chemicals are additive. TEQ determination involves either chemo-analysis, with high-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scopy, or bio-analysis. Bio-analytical methods, more particularly the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 method CALUX, are advantageous due to their high throughput rate and low cost. Moreover, the CALUX methodology detects the overall dioxin-like toxicity, rather than the limited number of compounds investigated by chemo-analysis. Bio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CALUX also differ from chemo-analysis in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antagonistic as well as synergistic effects, which violate the additivity principle, can be detected. The application of bio-analytical methods can facilitate a broader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risks by intensifying the current monitoring programs in terms of both sample numbers and types. Bio-analysis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total dioxin-like activity of the samples under study (hazard assessment); however, chemo-analysis is still needed to identify the predominant contaminants (congener identification) for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噁英(dioxin),是一类毒性很强的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二噁英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二噁英的危害也日益关注。文章从二噁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毒性机理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二(?)(?)类化合物的结构、来源、毒性等简要说明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且从仪器监测(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串联质谱等)和生物监测(包括利用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等)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类物质尤其是几种极毒性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等化合物的检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美国、日本、欧盟POPs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二(口恶)英类POPs削减控制策略、POPs废弃物安全处置策略、POPs污染场地管理修复策略进行研究。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二(口恶)英类POPs可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的管理策略对其进行削减控制,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探索经济刺激手段、加强行政...  相似文献   

15.
利用EROD生物测试法快速筛选二噁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_s和PCB_s总的TCDD毒性等价指数(TEQ_s)最高,分别为1090ng/kg和996ng/kg。说明湖中二  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同时,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  类化合物数量少得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在本研究中,EROD生物测试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适合于对环境样品中的二  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量筛选,而HRGC/HRMS-MID对生物测试所获得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有效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产生二噁英污染的概况,为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对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节点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再生锌二噁英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Level Ⅲ逸度模型,研究了我国环境介质中二英的平均浓度水平和迁移规律. 比较不同尺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Level Ⅲ逸度模型可以应用于较大尺度的研究. 数据显示,虽然我国二英排放总量较大,但是环境介质中TEQ(指二英毒性当量质量浓度)平均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大气中TEQ平均值仅为4.26~15.10 fg/m3,土壤中TEQ平均值为0.013 5~0.115 0 pg/g,沉积物中TEQ平均值为0.445~2.300 pg/g. 达到稳态时二英的外界输入影响较大,且主要的迁移过程是从大气到土壤.   相似文献   

18.
王肇嘉  秦玉  顾军  蔡文涛  朱延臣  李强 《环境工程》2021,39(10):116-12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有二噁英等有机物和Cr、Hg等重金属,是高度危险的固体废物,已成为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飞灰中二噁英的不同解毒技术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指出具有较大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和低温热解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可实现二噁英高效降解,且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局限性是该技术需要依托熟料生产线,飞灰水洗预处理投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低温热解技术可高效实现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局限性是存在二噁英从固相转移至气相,通常集成其他气相二噁英降解技术,如催化氧化等技术,可实现气相二噁英的高效降解,能耗及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并对飞灰中二噁英未来的降解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飞灰二噁英解毒技术的实用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市三家钢铁企业烧结机为例,对排放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监测,分析各组分的含量,进一步研究排放废气中二噁英的种类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依据现行的标准二噁英排放浓度达标,但是南京的排放水平远高于国外排放水平。分析成因,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的二噁英主要是在料层中生成的,主要以多氯二苯并呋喃存在,为减少烧结过程二噁英的生成,可以从改变工艺、控制原材料和增加处理设施等方面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气态氯化氢的形成,防止再合成物和其它前驱化合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This is the first to elucid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PCDFs),and 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the waters from Kanzaki River,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heavily polluted rivers in Japan.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toxic equivalent quantities (TEQs) in waters from the mainstream exceeded the Japanese environmental standard (1.0 pg-TEQ/L).The PCDD/PCDFs were dominated by highly chlorinated DFs,which predomin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WHO-TEQs,suggesting that the main causes would be the incineration-related wastes.To find the sources,the dioxin congener concentrations in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from its tributary small waterways were determined.Abnormally high WHO-TEQs were detected in a water (50 pg-TEQ/L) and a sediment sample (41,000 ng-TEQ/kg dry weight) near the industri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s (ISWIs).The PCDD/PCDF characteristics agreed well with those of the incinerator-related wastes as seen in the mainstream.These facts indicate that the dioxin pollution in the mainstream could be largely related to the industrial wastes from the ISWIs.Here,a TEQ apportionment method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yrogenic sources to the WHO-TEQs.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ios of the pyrogenic sources to WHO-TEQs were more than 80% for river waters from the mainstream,indicating that the elevated WHO-TEQs in the mainstream had been largely caused by the ISW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