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为主体和核心的地理信息学在煤矿环境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对地理信息学及其应用于煤矿环境管理的优点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煤矿环境信息采集,监测,评价,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所具备的功能,讨论了GIS与环境监测结合的必要性,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不同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和应急监测三个方面阐述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一些基于GIS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GIS空间信息表达处理及综合分析的优势,使得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分析更加快速、实时、有效.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也将获得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建设内陆水体污染遥感监测信息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设监测数据库是现代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延伸,可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遥感监测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能为抚顺市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存储及查询支持,对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水库及河流各种污染物信息量大的特点,该数据库有适用应用软件支撑,并有数据输入、修改、删除、查询、输出、处理及生成各种图表等功能。笔者对建设内陆水体污染遥感信息数据库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测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管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IS技术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把它用于非点源(NPS)污染的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国外在该领域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这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启示。本文阐述了非点源污染与GIS技术的特点及二者结合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并以一些实例说明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将GOPS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概括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水下地形测量4个方面.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在上述4个方面的应用情况.随着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3S等信息化新技术在环境监测科研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以3S(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的一些信息化新技术在环境监测科研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通过对这些技术实际应用的分析说明,探讨3S等信息化技术在环境监测科研领域更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城市空气质量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的目的和必要性,然后从技术选择、系统数据流程图,系统、功能、等5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然成为我国落实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友好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较为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环境监测治理技术亦在不断的更新与优化中日益完善。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环境监测治理技术主要以数字化监测系统为主,通过地空一体化监测技术,不仅能够更为全面地获取控制质量数据信息,同时凭借系统中强大的信息数据整合、计算功能,可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文章首先简要阐述现代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系统框架,然后以某城市区域为研究背景,重点对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有效应用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某矿山早期无防渗尾矿库防渗处理措施—直线排列集水井群回收拦截技术应用的实例,简述其技术应用所应具备的条件,简要介绍工程设计参数的论证过程,预测集水井群回收的污水量,并利用其下游监测井对项目实施前后水质对比,说明这一技术的实际效果,并阐述这一方法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河入海径流通量是影响流域排海污染物通量的关键参数,也是实施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的技术难点。本文对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监测的两项关键技术,即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和流态监测技术方法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比对河口的河流段、过渡段和潮流段地理位置以及水动力特征,分析在不同河段设置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断面的可行性。同时,研究分析入海河流过渡段流态监测的4种方法即代表点、代表层、代表垂线和组合式测流法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最后以闸坝影响、过渡段、地形复杂和水深较浅的辽河在线监测试验基地为案例,利用其2016年丰水期在线连续监测数据,对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的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江河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河流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河流水环境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已广泛用于水环境管理。开发河流水环境可视化仿真系统是推进河流水环境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基于GIS平台,结合Vega虚拟现实仿真工具开发河流水环境可视化系统,不仅能够将各监测站点地理信息、河流水质信息等在GIS上展示,还实现了河流虚拟现实漫游的功能,为提升河流水环境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软件保障。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河流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随着该区内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区内绝大部分河流已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笔者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流水质历年监测资料,并结合实验室实测数据和实地考察,简要地分析了该地区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河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变化趋势,以期为该地区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可为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基于2018年8—9月天津市河流现场调查获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大型植物、陆生植物)数据,构建包含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在内的河流IEI(index of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态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对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生物栖息地评分和水质状况确定参照点位,采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候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部分指标权重,最终得出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结果.结果表明:①IEI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等级为“健康”的样点占18.8%,“较好”的样点占28.1%,“一般”的样点占40.6%,“较差”的样点占6.3%,“差”的样点占6.3%,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一般”水平.②相关性分析表明,ρ(NH4+-N)和ρ(CODMn)超标是造成天津市水质达不到功能区标准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河流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IEI评价法能够较为敏感地响应研究区面临的环境压力,适用于评价研究区河流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所导致的河流干涸、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研究了我国北方典型城干涸河流生态恢复与环境整治模式。借助遥感、GIS技术、环境监测等手段,对研究区域--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以绿代水”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在对河流进行生态输水、水资源合理管理与调度的同时,选择适宜的研究尺度,提出了恢复流域内自然植被的“绿色滹沱”模式,即:河道中心区--乡土草本滞洪补潜;缓冲区----灌木束水导流、杨柳护堤造岸;过渡区-林果防风固沙。最后,还提出了滹沱河区域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建议。论文为城市干涸河流的生态环境整治与区域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地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湖泊水质遥感监测是基于经验、统计分析或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选择遥感波段数据与地面实测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建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实现的.在运用遥感技术对湖泊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中有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网络模型有较强的水质识别的容错性,水质状况识别的可信度.今后,神经网络模型、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及RS与GIS、GPS的结合运用等将是遥感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界河(黑龙江)水质质量监测及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全面开展了枯、平、丰水期的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覆盖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及主要的一级支流。基于现状水质调查结果以及已有的历史长序列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黑龙江干流全年以Ⅳ类水质为主,乌苏里江干流全年以Ⅲ、Ⅳ类水质为主。部分水域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偏高;支流松花江水质污染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经造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中海洋环境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入海河流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通道,海洋的陆源物质大多经河流迁移入海,因此入海河流的水质状况及污染物输送量成为陆地对海洋影响的中心问题.该研究通过系统调研,综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有关入海河流的微塑料入海通量与丰度的内容与方法研究;据最近研究估计,陆源的微塑料通量占海洋环境塑料碎片总量的64%~90%,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运输的塑料碎片(微塑料和大塑料)总量为0.41×106~4×106 t,但全球模型是否适用于特定流域仍需校正和检验;从方法学角度而言,对微塑料丰度数据的采集是研究河流微塑料入海通量的基本前提,并且目前缺乏统一的监测和分析等研究方法,使得不同河流之间通量难以直观对比,加之实测数据不足,导致入海河流中微塑料的陆源分析及定量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将微塑料运输量与河流流量高度耦合的数据优化方式,以基于水动力模型阐明微塑料在河流入海过程中的迁移及转化机制.此外,应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密切的国际合作,建立统一的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全球微塑料研究的基础数据库信息,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微塑料污染.   相似文献   

19.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large rivers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activities within the catchment (urban and rural) throughout the whole river basin. However, tradition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mes undertaken by individual agencies normally relate to specific objectives, such as meeting quality criteria for wastewater discharges, and fail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basin-scale impacts, especially in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s. Ideally, monitoring in large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 should be harmonised to provide a basin-scale assessment of sources and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ac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current water quality issues in the Danube River Basin and evaluates the approach to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 the context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a basin-wide management pla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monitoring programme in the Danube are used to sugges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at could result in mor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water quality data an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causes and impacts of variations in water quality in other large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