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水蕹菜、生物刷改善池塘水环境效果试验;白腐真菌J610-D对染料脱色的影响因素研究;流化床粉煤灰合成分子筛的研究;WT-FG生物法对垃圾渗滤液中双酚A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网络版摘要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4):319-320
有机固体废弃物富氧气化反应的半经验预测模型研究;流化床工况下石油焦燃烧过程中NO及N2O排放规律的研究;新型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对铬离子吸附性能研究;超声波联合Fenton试剂对间甲酚降解的研究;高效UASB反应器常温处理海带渣废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动力学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电解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条件优化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系统的研究了电解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对电动力学修复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污泥中重金属Cu和Zn去除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采用等于或低于氢析出电压进行电动力学修复时,更有利于提高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增大电极面积,提高了电流强度,有利于污泥中重金属的转化、迁移,从而提高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研究表明,采用低于氢析出电压和惰性电极可以有效避免电极被腐蚀。  相似文献   

4.
网络版摘要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2):110-111
微波作用下H2O2/分子筛协同处理孔雀石绿废水;以工业废弃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温度对SBR法生物除磷的影响;紫外光降解水溶液中邻硝基苯酚的研究;胶州湾东岸典型入海河流综合污染权重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附和生物降解是受污染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归宿的主要途径.论述了PAHs在含水层中吸附过程的特征、影响因素与研究方法,并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PAHs在含水层中生物降解过程机制以及研究进展;介绍了PAHs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的研究开发状况;指出了PAHs与固相介质的吸附机制和竞争吸附行为、高分子量PAHs的生物降解途径和机制及共存PAHs或与其他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归宿与修复技术是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pH对污水污泥中污染物浸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pH对污泥中污染物浸出的影响可以为投海过程中海洋水体酸碱性变化对污泥中污染物浸出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得出不同pH值对污泥中污染物浸出的影响,采用CEN/TS 14429:2005浸出实验对上海5个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硫化物和主要离子的浸出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分别以超纯水和海水为浸提剂研究在相应pH范围内盐度对上述指标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Zn、Cd、Pb和As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浸出量较高,在中性或接近中性条件下浸出量则最低,且海水中Zn和Cd的浸出量比超纯水中高;Cu在碱性条件下的浸出量明显比酸性条件高;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5个污泥样品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浸出量均随pH的升高而增高;仅酸挥发性硫含量最高的S5在海水中有较明显的溶解性硫化物浸出;部分污泥样品中的氮在酸性纯水中有较高的浸出量,海水中浸出量较少;而无论海水或纯水中,磷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均有明显浸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成熟颗粒污泥和某污水处理厂回流、厌氧、曝气、消化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一维、二维分形维数(D1、D2、D′2)及平均粒径在不同统计样本数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统计样本数达到200以上时,ABR中成熟颗粒污泥的D1、D2、D′2值趋于稳定;当样本数达到300以上时,某污水处理厂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D1、D2、D′2值也分别趋于稳定。此外,1#ABR中的颗粒污泥在统计样本数达到350以上时其中位直径趋于稳定,而2#ABR和某污水处理厂4个处理单元中的污泥,在试验样本数下并未达到稳定。基于研究的结果和相关文献的结论,研究认为,如果需要得到稳定的平均粒径结果,可能需要大量的统计样本数,该样本数至少要大于600。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在贮存过程中,不同贮水材质对水中余氯衰减的影响,选取工程上常用的混凝土、不锈钢、玻璃钢、陶瓷和塑料五种材质贮水容器,分别在环境温度为22 ℃和31 ℃两种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材质贮水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规律。结果表明,一定温度下,五种材质贮水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系数由大到小为: K混凝土>K塑料>K玻璃钢>K不锈钢>K陶瓷,即混凝土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最快,其次分别是塑料容器、玻璃钢容器和不锈钢容器,陶瓷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最慢。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某城市污水厂污水和污泥中的酞酸酯类(PAEs)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和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USE-GC-MS)检测其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研究其在厌氧/好氧(A/O)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类PAEs在该污水厂的污水和污泥中均有检出,二级处理出水中4种酞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在0.151~2.419 μg/L。污水中4种酞酸酯的分布规律为MEHP>DBP>DMP>DEP,污泥中4种酞酸酯的分布规律为MEHP>DBP>DEP>DMP。该污水厂二级处理工艺对4种PAEs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去除效率DBP>DEP>DMP>MEHP。  相似文献   

10.
固体废物焚烧炉飞灰中重金属是造成自然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城市废物焚烧炉处理的调查研究,寻找到两种行之有效的固体废物焚烧炉飞灰中重金属萃取络合剂.进一步分析研究,给出此类萃取剂的萃取最佳时间为飞灰溶解处理之后20 h;萃取液最佳酸度为pH 3~10;萃取液最佳浓度为1.5%,使固体废物焚烧炉飞灰中重金属的萃取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飞灰热处理过程中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温熔融管式电炉试验装置,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了高温热处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过程中飞灰减重率和重金属挥发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飞灰热处理后的收集物进行XRD实验。结果表明,Cd和Pb在小粒径飞灰中含量较高,Zn和Cu的分布与飞灰的粒径分布相似,Cr富集于相对较大粒径的飞灰中。热处理过程中,1 150 ℃和1 350 ℃时飞灰减重率增长快,而在650~1 050 ℃之间减重率增长缓慢,仅从8%增加至17%。飞灰中重金属经热处理后,挥发率依次为Pb>Cd>Cu>Zn。XRD实验结果表明,Pb主要以双金属氯化物(KPb2Cl5)形式挥发。  相似文献   

12.
湿式烟气脱硫系统同时脱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湿法烟气脱硫装置(WFGD)可去除烟气中绝大部分Hg2+,但对单质汞的吸收效果不明显,因此研究提高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单质汞的氧化率的方法对控制汞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WFGD及在此系统中各种添加剂的脱汞性能,认为在添加剂中,气态的臭氧、液态的次氯酸和氯化钠稀溶液、 黄磷乳浊液、氢硫化钠溶液及EDTA的汞去除效果较好,且不会被SO2大量消耗,可在WFGD系统实现同时脱硫脱汞;而气态的氯气,液态的K2S2O8溶液虽然也有较好的汞去除效果,但因易被SO2或亚硫酸盐溶液消耗,当在WFGD系统中用其氧化单质汞时,需要对脱硫塔进行分层或其他改造,使烟气中的SO2被吸收后再控制汞,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近30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及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家,该领域研究重点关注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污染物空间分布、源解析等;常用评价方法为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统计学评价。其中,地积累指数与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受背景值准确性影响较大,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方法受限于变量相关性;评价指标呈现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向生物有效性发展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毒性等相关研究仍呈上升趋势;土壤铅、镉的污染评价相关研究最多,近些年对于砷、锌与铜等的污染评价逐渐受到更多关注;源识别、空间分析、生态风险仍将是近期内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还原剂甲烷价廉易得,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简称CH4-SCR)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NH3-SCR的催化还原技术。现有的CH4-SCR催化剂中,分子筛类催化剂因催化活性高而被广泛研究,但由于其水热稳定性不好,使得非分子筛负载的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主要包括固体超强酸和氧化物两大类。综述了这两类催化体系在催化活性、反应机理及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CH4-SCR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向烟气中添加HCl气体进行零价汞的催化脱除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Ti/粘土、活性组分(Co)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零价汞催化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HCl含量20×10-6的模拟烟气中,焙烧温度为400℃、Ti/粘土为15 mmol/g、Co含量为5 wt%(以CoO计)的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Co-Ti-PILCs)在空速为1.0×104 h-1、温度为300℃时零价汞脱除效率为86.7%。  相似文献   

16.
新型转式垃圾焚烧过程中脱氯脱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有机垃圾焚烧过程钙基添加剂对HCl,SOx生成特性的影响,分别在自行设计的中空水冷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转式焚烧炉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特性,能提高HCl、SOx的脱除率,可抑制有害气体的生成;同时也研究了 HCl,SO2气体同时存在时,钙基添加剂对脱氯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垃圾填埋场中氮素转化的关键酶之一,硝酸还原酶在填埋场氮素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的垃圾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酶学测定方法为基础,对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的最佳测定条件为:垃圾样品的风干温度为30℃,分别加入1%的KNO3溶液2.0 mL和1%的葡萄糖溶液0.5 mL,抽气7 min后,置于20℃的培养箱中培养36 h。在该条件下对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RSD小于1.66%,说明该分析方法结果可靠,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8.
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生态风险与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有效性密切相关。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定义;概述了用于研究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生物模型(小鼠、猪、兔子等);总结了用于研究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几种体外方法,包括模拟人类肠胃消化(PBET、SBRC、UBM等)和底栖生物消化;分析了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未来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重金属生态风险的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研究了有机垃圾焚烧过程中温度、水分、无机氯及有机氯对几种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焚烧垃圾过程中焚烧温度对重金属分布特性的影响特性不一,重金属锌和铅容易转移到气相中去,而重金属镍和铬大部分是以固态形式残留在底渣中;水能与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反应,引起物质转变,影响重金属的分布;氯的存在也影响重金属的分布特性,氯的参与使重金属更易向飞灰或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20.
氧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2O2或HNO3氧化的方法制备了新型吸附树脂ZH-07和ZH-08,同时研究了它们对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静态吸附和脱附特征,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氧化后的树脂ZH-07和ZH-08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作用,可以提高它们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