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事故致因模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日常管理中事故致因模型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从事故的影响对象、模型的组成和事故发生的路径3个维度对10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影响对象的涵盖越来越全面;事故致因模型的组成日趋全面,且趋于对模型中各模块给出清晰定义以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故发生的路径描述由链式向系统网状发展;根据充分性和效率的需求对模块化模型和非模块化的模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行事故产生机理的复杂性问题,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首先,在借鉴现有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飞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其次,以军事飞行事故发生过程中不安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线,结合军事飞行事故的特点和当前军事飞行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最后,理论与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刻画了飞行事故致因的多因素相关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它既符合一般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又对军事飞行事故预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梯因其方便快捷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高层建筑当中,随之而来的是电梯事故的频繁发生。本文通过Python语言搜集并处理近年来我国电梯安全事故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围绕人为、管理、设备和环境等4个方面因素进行特征提取,总结归纳电梯事故的各个影响因素。同时用网格搜索模型、随机森林算法等,构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电梯安全事故致因预测模型,并对所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为事故后的及时归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安全信息视角深入分析铁路行车事故原因,基于信息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铁路行车事故致因原理,构建铁路行车FDA(Forecast-Decision-Action)事故致因模型。该模型由行车人员、铁路运输企业和国家铁路局3条事故致因子链和1条事故致因主链构成,进一步归纳总结出3条子事故域、1条总事故域及各阶段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安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破坏事故致因主链或破坏3条事故致因子链,防止不安全物态,可以有效预防铁路行车事故发生。以"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为例论证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ISM法建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层四阶递阶结构模型,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明确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和层级结构,并根据AHP法划分了影响等级。结果显示,个体因素为表层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为深层影响因素,其中国家治理监督因素权重最大。最后,从国家、企业、工人三个层次提出了治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如完善安全标准化、构建安全诚信体系和奖惩制度、完善平安卡制度和强制安全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探讨1种STAMP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深入剖析事故致因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属性特征。基于STAMP系统事故理论模型,从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结构入手逐层定性分析事故的致因因素;引入灰色DEMATEL与ISM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事故间的复杂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划分;运用MICMAC分析计算各致因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度数值并判断其属性类别。结果表明:提出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江西丰城冷却塔坍塌事故中的分析结果与事故调查报告相契合,能较全面地说明各层次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从基础理论、相关定义、分析过程和分析难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与“2-4”模型(24Model),并分别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24Model和STPA总体依照线性模式展开,部分元素可得到对应。STPA的研究对象为系统中的损失,更擅长系统交互研究,研究复杂程度较高,研究误差较大,更适用于单起事故分析;而24Model的研究对象为组织中的事件,事故原因划分更加明确与通用,分析过程简单,研究误差较小,在单起事故和多起事故分析中均可使用,两者都具有较好的拓展性。在应用方面,STPA能够明确指出系统内危险源与损害的联系,但应用过程复杂,致因因素分析主观性强,缺乏对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的研究;24Model原因分析结果全面,应用步骤明确,但缺乏对组织间的交互和设计缺陷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原因的定义和对事故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4种事故致因模型,梳理模型中关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方面的内容,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别用4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原因分析,获得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事故致因模型在直接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合,多米诺骨牌模型、瑞士奶酪模型和卓越安全管理模型由于信息缺失和模型中部分定义不明确,导致部分分析结果难以呈现,事故致因“2-4”模型对各部分事故原因的定义更为明确,可以使事故分析工作变得简单、有序,为事故分析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安全发展,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科技支撑,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利用文本挖掘中的话题模型和创新性构建的层次致因要素话题模型,对我国2000—2015年发生的386起重特大煤矿事故调查报告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分析和研究。发现事故致因隐含的规律及各类事故之间的关联与共性,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致因要素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及致灾倾向,为煤矿安全管理找出重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任崇宝  蓝麒 《安全》2021,42(4):17-26
为挖掘特种设备安全文化价值,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文化水平,优化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效率,从"智慧+"的定义出发,结合安全文化学与安全文化理论提出"智慧+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并剖析其内涵、原则、意义.基于文化传播的"六度传播"理论,构建"智慧+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的四维宣教模型.基于四维宣教模型和"智慧+"思维,提出"智慧+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思维—主体可纠偏框架结构.与此同时,系统阐述"智慧+"视角下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表明:特种设备各主体线上与线下相辅相成是"智慧+"视角下特种设备安全文化的核心宣教模式;应进一步从完善机制、研究标准、丰富技术和发展产业4个层面优化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提出了包含其各生命周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安全评价的评价因素及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神经网络的多次学习训练,评价因素权重得到优化.开发了特种设备模糊神经安全评价系统,以塔机为例对评价因素权重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长期以来被看作仅追求最大化利益,其背后还有着更大安全责任.为了破解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率不高的难题,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特种设备安全效用相关者”的概念,将监管过程中的各个主体拆散重组,指出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果必须遵从相关者间的安全效用规律,只有综合考虑,合理优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效果才能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求,提出并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种设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平台架构、体系和功能设计方案,实现平台功能的RFID技术、数据库技术、整体技术架构、安全架构等技术实现方案等。通过共享整合特种设备各个环节的信息,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机构、安全监管部门等提供具有安全权限的信息服务,有利于实现特种设备物联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广泛调研,对英国有关特种设备的管辖范围、法规标准体系框架、检验机构管理和主要监管环节等进行了研究,可为我国特种设备监管机构、检验机构、涉外生产单位制定政策、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分析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含义、法律地位和作用,介绍了欧盟指令中基本安全要求的主要内容以及和标准的关系等,重点论述了特种设备安全与风险的关系、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的范围、本质安全的含义、特种设备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分析的要求,提出了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评价空中加油软管甩鞭(HWP)现象的安全性,使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法查找出相关系统级危险、不安全控制行为和致因因素共计46条,确定与之对应的44项安全对接约束条件;依据空中加油飞行试验数据,定义可量化的安全检查点,依据安全检查点将安全约束条件分为17类,确定各检查点的安全区间和权重;根据飞行数据确定HW...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人口因素对安全生产违章行为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安全生产违章行为数量与作业人员人口因素之间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实证研究,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第二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及人员数量规模等因素,影响违章行为方式及程度。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显著抑制违章行为的发生;提高作业人员工资将增加违章行为的成本进而遏制违章行为的产生,但这一效果会受到作业人员所持有的风险态度的影响;作业人员规模的增加将提高工伤事故率。建议从提供受培训教育机会、提高违章成本、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减少高危行业作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采取措施遏制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战略矩阵,提出改革完善我国现阶段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