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拟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各种主要故障,并对变压器的实际运行环境进行模拟。该装置可以为在线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局部放电检测等变压器安全方面的研究课题提供物理对象,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0kV级电力系统连续出现几次电力故障,导致数次公司内部区域性停电,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属于典型的电力安全运行事故。本文由此展开分析,并延伸到老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现状及如何保障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讲述了一起110 kV电力变压器内部发生高温过热故障后的分析和诊断过程,文章通过多种溶解气体分析法如特征气体法、三比值法、四比值法、总烃安伏法等对故障进行分析,准确判断了故障类型、严重程度,并准确判断出故障的大概发生部位,从而对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提出策略参考,并在设备解体中印证了检修前的分析和判断,确保了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局部放电超声监测的方法,论述识别局部放电过程的超声信号特征,采用超声监测方法对局部放电源的位置进行三维定位,获得局部放电发生时间历程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构建包含设备、人员和环境多因素防御屏障的立体安全屏障模型,该模型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和突变特征;探讨典型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操作过程中设备、人员和环境3类防御屏障的缺陷和漏洞,分析催化剂评价试验操作失误的原因,发现设备取样口设计不合理,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人员操作执行不到位,取样环境狭窄等缺陷为主要因素。结合管理类因素给出减少3类防御屏障缺陷和提升屏障质量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立体安全屏障模型可以用于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利用该模型分析安全事故和安全事件,可以识别评价试验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提升催化剂评价试验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孔令文 《安全》2011,32(6):39
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必须像对供电用电系统那样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保证接地装置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工必须对电力系统接地装  相似文献   

7.
输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综合因素影响,会出现发热、放电等缺陷,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有的红外测温、紫外电晕检测及可见光成像手段单一。研究放电电信号与紫外成像图像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紫外成像电晕测试模型,实现放电强度的量化,设计光学系统和电子集成电路,联合红外成像技术,实现红外、紫外及可见光三波段共光路检测技术,集成度高,可获得设备检测的多维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设备的绝缘缺陷。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运行压力大、工作温度高,锅炉本体系统多且复杂,锅炉内部检验对锅炉运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广州市近4年电站锅炉定期检验情况,以南沙区某运行小时数超10万的电站锅炉内部检验为依据,对电站锅炉内部检验中检验要点、检验方法以及典型缺陷进行阐述与总结,及时跟踪缺陷处理状况,消除电站锅炉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在役球形储罐的定期检验中,焊缝非裂纹类埋藏缺陷超出相应标准时,需要按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但常规无损检测方式无法满足评级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球罐非裂纹类埋藏缺陷的TOFD在线监测方式,不仅满足TSG21-2016的评级要求,也可对含缺陷的球罐进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
SF6电气设备在内部存在局部放电或过热缺陷时会产生分解组分,特征气体组分CO指示内部绝缘缺陷,是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判断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电化学传感器法检测CO含量易受干扰的问题,研究可调谐激光红外吸收光谱法对痕量CO的定量检测技术。简单介绍了可调谐激光的光谱理论、谐波检测原理和CO的红外吸收特性,为TDLAS结构设计、硬件设计及选型奠定了基础。选用DFB激光器,设计制作光电转换模块、光源驱动模块、红外多次反射池以及电路和软件部分,研制出可调谐激光CO检测装置,去除干扰组分的影响,提高CO检测精度,可检测至1μL/L的低限值。装置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满足标准要求,定量检测CO准确性高,有利于正确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