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次生水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对于水利设施除直接造成堤防、堰坝等水工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形成堰塞湖,以及引发其他自然变异并形成水灾。在某些情况下,地震次生水灾所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还要大。本文在分析地震史料和重点现场查勘的基础上,将地震次生水灾从成因上和破坏机制上划分为六大类;提出了地震次生水灾的重点防范区;总结了地震次生水灾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所应采取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具潜在危险的地段,并提出了防御措施,这对减轻或避免黄河下游地区因地震活动而引起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及建筑体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房屋结构:生命的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及建筑体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物品摔落砸伤.房屋倒塌砸伤,水灾、火灾、滚石、泥石流,滑坡、毒气泄漏、危险品爆炸等伤害。从人们感受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坏大约十几秒钟,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进行有效避震。  相似文献   

6.
直接灾害是山区震灾的主要方面,但有时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及水灾等次生灾害也会大于直接灾害。由于山区交通闭塞、通讯困难、经济和文化欠发达,这给地震的预测预防、抗震救灾带来了特殊的困难。因此,必需建立和制定以自救互救为基础的适用于山区特点的体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震、风灾和水灾是当今世界上危害最大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瞬间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是地震。历史上是如此,在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高度集中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据统计,公元前2000年——公元1899年重要破坏性地震有1195次,造成严重灾害的有862次;从1900年至1979年的80年间共发生M≥7级地震1541次,其中176次发生在亚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城市是由各个系统工程组成的网络化、中枢化城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各类自然灾害已经对城市构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广泛性、强破坏性位于自然灾害之首。地震对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网络系统产生的毁灭性破坏,使城市机能消失,城市生活濒于瘫痪。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常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瘟疫、冻灾、毒气、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中叶以来不同时段的中国水灾格局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以县域为基本统计单元。以年均水灾次为基本指标,以数字地图技术支持下,编制了一套信息来源不同、时段相对连续的中国水灾格局图。分析表明:中国水灾格局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西分异;水灾高值区呈现团块分布,与地貌格局关系密切;近百年来全国水灾中心呈现由黄淮海平原向东北、西部和南方转移的趋势;近50年来,华北成为水灾低值区,水灾由东向西形成4个梯度区。这些研究为揭示水灾格局对水灾过程影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根栋 《灾害学》2000,15(1):51-55
根据我国水灾的有关资料 ,研究了我国水灾的基本特点 ,分析了水灾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 ,提出了根治水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旱,涝,地震灾害的时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英  刘厚赞 《灾害学》1995,10(1):63-68
分析了山东地区历史干旱、洪涝和地震灾害时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发现旱涝与地震灾害一样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准周期活动特征,且地震与旱涝具有一定相关关系.如内陆大地震多与干旱活动相继发生,海域地震多发生在洪涝活动时期;破坏性地震前多发生干旱,震后又常有洪涝相随等。进而对山东旱涝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期。文中还对上述现象的成因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40年自然灾害总况与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马宗晋  赵阿兴 《灾害学》1991,6(1):19-2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次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台风登陆的频次每年达七次;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连年不断;危及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安全相当严重。本文介绍了中国近40年自然灾害总况,现有的受灾害威胁的状况和防御能力,最后提出了监测、预报、抗灾、防灾、救灾和援建为要点的减灾系统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的自相似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杜兴信 《灾害学》1995,10(2):1-6
本文分析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和致灾损失的频次—大小关系,结果表明,普遍服从幂指数分布律,表明存在自相似性和可用分数维度量。地震和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自相似最明显,分数维可在2~3个量级区间成立。不同文种、致灾因子和致灾损失的分数维值似与成灾机理、影响因子的复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如何减轻我国村镇居住建筑地震灾害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七省、市近200个村、镇后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兴起一个居住建筑更新换代的高潮,但是几乎所有的村镇建筑都忽视对地震的预防,没有进行必要的抗震性能设计。如果全国村、镇房屋抗震性能低下的隐患如不加以迅速纠正,在未来可能的地震中必将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为此呼呈政府领导应该重视这一现实,并迅速抓住目前这一村、镇建筑大发展的时机,全面实行抗震设计,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15.
黄民生 《灾害学》1993,8(3):50-54
本文根据福建省历史上自然灾害事例概括出洪涝、干旱、地震、水土流失、冰雹、寒害等自然灾害特点。并从地理位置、环流因素、地形、地质构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福建自然灾害形成的背景原因。最后针对福建省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基本参数研究(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建国 《灾害学》1994,9(4):65-73
本文在大量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自公元1368年至1949年的旱灾、涝灾、风雹、冻害、潮灾、山崩、地震等自然灾害年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7.
震后灾害链生机制及其对汶川地震城镇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级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导致次生山地灾害极度发育,影响到震后灾害的活动特征及其相应的减灾对策。震后松散固体物质急剧增加、流域微地貌变化明显(沟道堵塞严重)、水文变化利于侵蚀和洪峰,使得灾害群发链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泥石流),8月中旬灾区各地因强降雨而大规模爆发泥石流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掩埋重建城镇,给地震重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从以汶川县映秀镇为例,在阐述灾害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震后灾害链的形成条件、成灾过程以及对城镇重建居民点的危害特点,进而提出灾害防治措施,为灾后城镇建设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灾害综合研究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安宁 《灾害学》1994,9(3):12-16
本文着重讨论了灾害的成因综合分析问题。以地气耦合的观点在小区域中研究了甘肃天水1654年7级地震、甘肃武都1879年7级地震与当时大隆雨和大冰雹的相磁成因问题。从大区域中研究了1954年长江大水与同年6月17日安徽合肥5级地震的震害特大的问题。又研究了河南驻马店、河北内邱、湖北五峰大水与构造的关系,并研究了该地区发生地裂缝地下气体逸出影响大气降水的成因问题。又以同样观点讨论了浙江登陆台风深入陕西延安地区与1957年12月4日蒙古8.4级大地震发生的关系,并与日本的同类灾害作了对比,以论证地气耦合的综合灾害成因分析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灾害地学背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必虎  彭加亮 《灾害学》1997,12(1):28-33
根据特征致灾因子的差异,将中国城市灾害类型大体上划分为沿海台风暴雨洪涝地面沉降型、北方干旱缺水风沙地面沉降型和南方洪涝渍害地面沉陷塌陷型等三大类型区。分别用上海、北京、武汉作为三种案例地区,讨论了以上三种城市灾害类型区的主要灾害及其地学背景。指出除了自然地理的因素外,人类在城市灾害致灾因素中也通过开采地下水、设计防洪排涝设施等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从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人手,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