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通过自建的模拟大气腐蚀系统,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EDX)、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SO2对碳钢初期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用原子力显微镜从更微观的角度观察了在SO2环境中初期阶段腐蚀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SO2污染大气环境中,随SO2浓度的升高碳钢腐蚀加快.在体积分数为5×10(-6)SO2的大气环境中,碳钢和耐候钢表面腐蚀主要以条状物生长,随着SO2浓度的升高,腐蚀产物的形貌发生改变,在体积分数为5×10(-5)SO2的大气环境中,条状锈和胞状锈同时生长.在锈层中S元素以FeSO4·4H2O的形式存在,腐蚀产物中还有γ-FeOOH.SO2在初期阶段加速了碳钢的腐蚀,降低了碳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拉格朗日随机粒子扩散模式和当地实际气象资料,模拟以秦山核电厂为排放源的大气污染物在杭州湾地区的中尺度扩散情况.对代表性年份(1996)各季中月整4个月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各季平均扩散输送特征受季节变化和当地海陆地形分布的影响明显.春夏季(4,7月)以溯杭州湾往偏西和偏北内陆方向的输送为主,冬秋季(1,10月)主要为向杭州湾南岸及外海诸方向的输送.区域平均扩散能力以春季(4月)为强,秋季(10月)较弱.污染物扩散输送出模拟区域的平均时间春季略小于15h,秋季约24h,冬夏季约20h.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氯化铵存在条件下,铜的大气腐蚀行为。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滴定法和电化学等方法来确定铜的大气腐蚀过程和腐蚀产物。结果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铜的腐蚀质量损失变大,平均腐蚀速率变小。在氯化铵存在条件下,铜表面生成了Cu_2O、Cu_2(OH)_3Cl和Cu_2(OH)_2CO_3,其中Cu_2O为主要腐蚀产物,其质量占腐蚀产物总质量的97%以上。结论氯化铵的存在会对铜造成很强的腐蚀,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铜的腐蚀变得严重,但是暴露后期腐蚀速率将会减缓。 相似文献
6.
在沈阳市市区及郊区、新民及辽中两县乡村大气中,进行A3钢及锌历时两年的大气暴露试验,绘制了两种材料在沈阳地区的大气腐蚀图,讨论了大气环境因素对材料大气腐蚀的影响规律,并与同期西南酸雨地区的暴露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昌地区大气腐蚀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海南文昌地区的气候概况,对影响大气腐蚀的气温、大气湿度、太阳辐射、降水等气象因素以及盐雾、沙尘等大气腐蚀介质因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文昌地区大气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腐蚀等级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8.
用ACM技术评估低合金钢大气腐蚀及环境腐蚀严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低合金钢与铜偶合.制成Cu/Fe电偶腐蚀电池(ACM),通过薄液膜下的ACM技术.研究了4种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行为差异,研究结果与其在典型大气环境下的曝露腐蚀结果一致。通过在江津、宜昌(三峡坝区)、武汉三地的ACM长期监测和环境因素监测获得了3个典型环境下ACM腐蚀电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并与Q235钢在上述3个地区的大气曝露腐蚀试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采用ACM技术评估大气腐蚀严酷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铝锂合金的大气腐蚀试验结果评价大气腐蚀性。方法对第三代铝锂合金2297-T87在6个自然环境试验站户外暴露后的腐蚀质量损失、腐蚀速率、腐蚀深度、拉伸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各地区大气腐蚀性。结果2297-T87铝锂合金在团岛、万宁、永兴岛暴露1年后出现显著腐蚀,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约为江津的2倍、西双版纳的4倍,北京的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最低。合金最大腐蚀深度的变化趋势与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观察横截面发现,在万宁、永兴岛、江津暴露后,合金发生严重的点蚀,在腐蚀产物覆盖区域下方形成不规则蚀坑,而在团岛暴露后,合金内部发生晶间腐蚀。合金在江津、永兴岛、万宁、团岛暴露后的拉伸性能仍比较接近,且拉伸强度保持率在90%以上。结论将2297-T87铝锂合金暴露1年后的腐蚀质量损失、腐蚀速率、腐蚀深度作为表征指标,获得各试验站的大气腐蚀性顺序为:北京<西双版纳<江津<永兴岛<万宁<团岛。 相似文献
10.
Cl-、SO24-和NO3-是滨海大气中的主要水溶性阴离子.2005年6月~2006年5月期间,对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滨海大气中主要水溶性阴离子Cl-、SO24-和NO3-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田湾核电站大气中Cl-、SO24-和NO3-的年均值分别为(33.12±53.63)、(53.34±30.34)和(8.34±4.47)μg·m-3;季节变化分析表明,Cl-、SO24-浓度在夏季高、冬季低,NO3-浓度在秋冬季高、夏春季低.气象因素分析表明,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对大气阴离子浓度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滨海核电大气中主要腐蚀性阴离子进行了同时监测,为防止海洋大气腐蚀,保证我国核电工业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在目前常用的计算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内边界层影响的计算模式,根据某待建滨海核电厂址大气弥散实验的实测参数,分别采用本模式和常用模式估算了厂址边界0.5km处的最终评价用事故概率扩散因子和各途径的剂量及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事故概率扩散因子还是个人有效剂量,本模式给出的值都是常用模式的5.9倍。因此,在不能忽略内边界层出现频率的滨海厂址,必须考虑内边界层对事故扩散因子与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抚顺市大气环境质量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分析抚顺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结果表明:ρ(TSP)年日均值为0.255 m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0.3倍;ρ(SO2)年日均值为0.034 mg/m3,ρ(NO2)年日均值为0.035 mg/m3,ρ(CO)年日均值为1.42 mg/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同时也得出各功能区的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特征以及贡献率,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为改善抚顺市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SRB对钢设备的腐蚀特征为点蚀。同时,对SRB的点蚀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钢点蚀的形成包括:萌生过程和发展过程:并且腐蚀介质中的Cl^-是点蚀坑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干片采样法在海滩大气氯离子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海南海滩大气氯离子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饱和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制定监测方案的应对措施,以及测试结果的表征方法。结果 A地区的1号、2号采样点和万宁站海洋平台采样时间为7天、19天的氯离子监测存在饱和现象,3号采样点3个采样周期的监测都没有出现饱和现象。结论海滩大气环境中,海浪高度与空气中氯离子的沉降速率有较强的关联性。缩短采样时间,增加采样次数,适当增加平行样数量和监测点的数量,可降低饱和现象监测结果的影响。A地区海滩氯离子的沉降速率为7.61 mg/(100 cm~2·d),万宁站海滨的氯离子的沉降速率可确定为大于5.99 mg/(100 cm~2.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现直升机极寒环境适应性的快速验证,解决极寒环境考核困难的问题。方法 建立符合极寒环境的铝合金加速试验环境谱,通过腐蚀质量损失、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等测试方法,对加速试验和室外暴露试验后的高强铝合金腐蚀行为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2024、7075铝合金在极寒大气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分别为14.52、10.75 g/(m2.a),腐蚀产物均由AlOOH和Al2O3组成。结论 表面润湿时间和盐粒子的沉积是导致铝合金腐蚀的主要因素,同时冻融循环现象加速了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